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理财家
15891600000010

第10章 理财活动(3)

人情消费向长辈看齐。不少学生反映,他们的人情消费是从成人社会交往活动中学来的,尤其是跟长辈学来的。某初级中学一个初三学生,为了庆祝自己在初中阶段中最后一个生日,发请柬,邀请了20多名同学,在市内一家小饭店开了两桌宴席,据悉一次性花费就在400元左右。于是又引来一些同学争相效仿,类似现象,不胜枚举。学校老师普遍反映,如今不少中小学生崇尚高消费。一学生表示:“主要是由于面子问题,别人请你,你不能不去,你去了,就不得不回请。还好这样的次数不多,一学期也就一次吧。开销尽量控制在200元以内吧。”

2.用品

用品消费向名牌看齐。学生的这项消费高得惊人。虽然很多学校对学生的仪表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穿校服,不允许化妆等等,但是穿一穿运动鞋,用一点护肤品不算违背学校的规定吧。我买一部手机放在口袋里,学校也管不着吧!一双名牌运动鞋,如Nike,Addidas,Reebok等,特别是篮球运动鞋,全价会在500~1200元左右。一辆前后减震的山地自行车也要在500~1000元之间。护肤品要买也不能只能一件,一定会买一套,稍微好一点的价格也要在300~600元左右吧!还有手机,1000元应该是很普通的价格了。

二、青少年花钱要取之有道并用之有道

消费支出这么大,孩子不得不绞尽脑汁。这里“取之有道”的“道”,意思仅仅局限于道路、途径的意思。先介绍几种途径吧。

▲途径一:父母给的零花钱

对孩子只要有用钱的要求,再谨慎的父母也绝对不会吝啬这点费用的。乐观地讲,孩子大了,每位父母都尝试着给子女一定的零花钱,锻炼他们的理财能力和理财的信心。父母也意识到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读书的孩子也需要一定人际关系的应酬。狭隘一点讲,没有哪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用钱时捉襟见肘,因为子女的行为毕竟代表着父母的脸面嘛。所以孩子一定要好好利用父母的这些心理,并以此为借口,争取尽量多的零花钱。

一般来讲,父母会以周为时间单位给子女零花钱,每周20~100元左右。

这是孩子能够得到的基础钱,就像成年人的基本工资一样。如果学校收取课本费或班费啊,反正和学校相关或者和读书相关的一切费用都可以向父母申请补贴。

孩子一定要保持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要获得父母绝对的信任,这样才能在基础钱之外,要求父母“加薪”或者发“奖金”。如果一旦父母知道你在肆无忌殚地乱用零花钱,那么你的零花钱很有可能直线下降。

▲途径二:自己打工挣零花钱

去哪里寻找打工的机会呢?其实,最好的机会就是在家里,孩子可以主动申请帮助父母做一些刷碗,清扫房间等家务活,并要求父母支付一定的劳务费作为奖励。

大学校园一般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带薪的工作机会,大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帮助学校工作并获得报酬,这通常被称为勤工俭学。在国外,绝大部分中小学校也是如此,所以建议孩子们可以主动和学校相关部门联系,如申请图书馆的管理员等,并要求一定的报酬。

▲途径三:争取奖学金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以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是好好学习,不仅能天天向上,而且还可以钱包鼓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许多学校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纷纷设置各种各样的奖学金,而且一些企业为了打响企业的知名度,也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作为学生的孩子们,一定要对得起自己,更不要辜负他们的美意。而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

▲途径四:发挥一技之长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孩子们一定要培育自己的一技之长。比如说,你某门课程成绩优异,那么一定要争取参加一些相关竞赛。如果你是擅长体育,那么一定要争取在学校、或者在区里、市里的比赛上拿到名次,这些都是有奖金的,而且会让你的前程豁然开朗。

▲途径五:领取压岁钱

逢年过节,一定要大把大把地捞取压岁钱。其中有两条技巧要牢记,一是父母走亲访友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和他们一同前往。二是在给长辈或者是父母的朋友拜年的时候,要多说吉利喜庆的话。

另外,好好学习也是可以拿到压岁钱的。比如说,你在升学期间,去了一家非常好的初中、高中、大学读书,那么你家的亲朋好友便以资助你读书费用为名义慷慨解囊。这虽然不能完全定义为压岁钱,但是可以保证,金额绝对不会比压岁钱少。总之,好好学习,绝对不会有错。

青少年对金钱还要用之有道。理财的理念对于孩子来讲十分重要,如果理念错误,行动也一定错误。孩子至少应该懂得这样一些道理:

▲理念一:合理规划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疑惑,如何规划零花钱呢?建议孩子们,不妨按照《钱不是长在树上》这本畅销书的作者戈弗的储蓄基本原则,配置自己的零花钱。原文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孩子可以将钱放在3个容器内。第一个容器的钱用于购买日常必需品,第二个容器的钱用于短期储蓄,为购买“芭比娃娃”等较为贵重的物品积攒资金,第三个容器中的钱作为长期存款放在银行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体的操作就是把压岁钱和其它一些大金额入账的钱放进第三个容器之中,可以放在银行里储蓄。有的孩子要问了,可以用来投资吗?我们的建议是量力而行,多听听父母的意见。孩子们可以把日常零花钱——父母给的和自己劳动所得的60%~80%放进第二个容器中,用来作为“迫不得已”的大宗消费。当然如果能放进第三个容器中则是更好的选择。其余的20%~40%当作日常零花钱用。

▲理念二:减少开支

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根本无法体会盲目消费的恶果。《华尔街日报》的个人理财专栏作家有过这样比喻:孩子花钱不懂得克制,就像狡猾的首席执行长碰到一个百依百顺的董事会,或者销售员可以大肆报销一样。这就是说孩子乱花钱,不仅吞噬了自己,也在毁灭着整个家庭。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吃喝玩乐是人的一种欲望,虽然欲望是不能压抑的,但是也不能漫无边际地泛滥,必须适度。对于读书的孩子来讲,这个度就是把吃喝玩乐看作是长期学习后的一种的放松,一个月娱乐了一次的频率是比较正常的。

▲理念三:不要赚父母的钱

很多孩子一旦缺钱,首先想到是向父母要钱,似乎从父母那里拿到越多的钱越能证明自己的“身价”。如果你说他不劳而获,他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帮助父母刷碗了,当然应该有报酬了。”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作为孩子,一定要认识到父母给你一个刷碗获得报酬的机会,不是想和你建立一种雇佣关系,而是想让你体会到一分劳动,一分收获的道理。从整个家庭的角度来讲,做些家务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是子女对父母的回报,就像多年以后,你在床头照顾父母一样,难道你还要收费吗?而且家庭内部的资产转移,从大人手里到孩子手里,你们家的财富总和根本没有任何变化,你花多少钱,你父母的账户上就会少多少钱。

▲理念四:永不攀比

永远都不要攀比,俗话说得好,“人比人,累死人”。不要看到别人穿了名牌衣服,自己也买一件,与他一决高下。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一样,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环境来考虑自己的消费水平,并向父母申请一定的日常零花钱。一般的看法认为,孩子的零花钱是家庭收入的1%~3%为宜。就是说,如果父母每月的收入共有10000元,那么作为子女的你,应该得到的日常零花钱应该介于100元~300元之间。

▲理念五:压岁钱是要还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压岁钱。其实,你得到的压岁钱,是你的父母和亲朋好友礼尚往来的结果。你在收取压岁钱的同时,你的父母也在向别人支出压岁钱。你所得到的压岁钱,只不过是父母手中财富的一种变相转移罢了。所以,为人子女的你如果不愿意把压岁钱交给父母,那么一定要妥善处理。

典型的例子

李同学是一名中学一年级的学生。他说,自己虽然努力抑制开销,但是每月的零花钱还是余额不多。先让我们为他归纳一下消费清单,再帮他分析吧,以2004年3月份为例。

项目费用(单位:元)总计入账父母的零花钱200200支出计划内零食0130音乐0影视0动漫0体育0书刊0娱乐30饭局90自行车修理费5班费5计划外一双Reebok跑步鞋400400

父母从小就告诫李同学要节约。所以,他现在基本上没有吃零食的习惯,自己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很多零食不利于健康。虽然他也非常喜欢音乐、电影、动漫,但是为了节约,他会尽可能地从网络上下载,李同学解释说,家里安装的是宽带,上网的时候顺便下载一些歌曲,毕竟不用付费嘛。李同学也非常喜欢运动,尤其是篮球,但他会选择在室外的篮球场打球,因为街头篮球也是免费的。李同学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学,所以省去了交通费用。

3月份,李同学和好友去KTV唱歌一次,平摊下来费用是每个人30元,还有和同学共享饭局4次,平摊的费用总共为90元。

从李同学的消费清单中,可以看到他3月份是透支消费,他的总共支出为130元+400元=530元,而他的实际入账只有200元。李同学说,他这是挪用了一部分压岁钱。正是因为他买了一双Reebok的跑步鞋,才导致严重透支。李同学解释,Reebok运动鞋穿起来非常舒服,而且冬季保暖,夏季穿起来也不热,一双鞋能穿两年到三年左右,如果把成本平均摊到每一年,或者每一个月,也不是很多。看来李同学这笔较大的支出并非完全盲目。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李同学这个月不买那双运动鞋,那么它将有200元~130元=70元的节余。

虽然现在家中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李同学还计划在上大学的时候买一部笔记本电脑。如果按照现在的每月节余来计算,距离李同学上大学的时间还有2年5个月,那么他总节余就会有70元×29=2030元,好象和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差距太大了。

所以建议李同学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就应该尽可能地节约开支,尽量把每月的娱乐和饭局压制在40元以内,即使加上其它消费,每月的支出也争取不超过50元,这样李同学每月就有150元的结余,在大学读书前就至少会有4350元的个人财富了,再加上压岁钱,如果能拿到奖学金——一般大学都会有面对新生的奖学金,奖励在高中或高考中成绩突出的学生——那么李同学笔记本电脑的梦想基本上可以实现了。

父母的责任当然不仅仅是辛苦赚钱供养子女,更要传授子女理财之道,让孩子消费时懂得节约,储蓄时能依据戈弗“三个容器”的基本原则。当然,学校对孩童的理财教育也同样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六节)青少年理财新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孩子们手中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零花钱的使用是没有丝毫节制的,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对于尚处在青少年时期的我们,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此时,我们需要一套非常适用于青少年的理财方法,来合理支配自己的金钱。

首先,要确定出你想用金钱来完成的十个愿望,将它列在纸上。要知道金钱有一些秘密和规律,要想了解这些秘密和规律,前提条件是,你自己必须真的有这个意愿。然后从中找出自己最重要的愿望。原因是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想要得到更多东西。你最好把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座大的邮购商店。如果你给一家邮购商店写信说,你想得到更多的东西,那么你什么都得不到。即使你在信中写道:“请给我寄一些好东西来!”你依旧什么都得不到。我们的愿望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确切地知道自己心中渴望的是什么才行。当然,并不仅仅因为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就能真的实现,这还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

明确了自己的愿望之后,你就要每天看一遍这张愿望清单,让自己想象着使用所想要的东西时的情景,这并非实在做白日梦,而是通过想像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相信一定能够实现它。下一步就是建立一个“梦想储蓄罐”。你可以随便拿一个罐子,把它作为你的储蓄罐。然后在这个罐子上写上你的梦想。你目前要把最重要的几个愿望各准备一个储蓄罐。一旦储蓄罐准备好,你就应当把省下的每一分钱放进去。

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到银行开一个账户,因为如果你存钱进去,你每年将会拥有银行所付的利息,当然存的钱越多,利息就会越多。

此外,还要学会怎样来分配存钱到银行,放入梦想储蓄罐和自己用的一部分。比如你可以将每月零用钱的50%存入银行,40%放入梦想储蓄罐,剩下的10%当作零用钱。

好了,说到这里,相信每个人都应该能管好自己的零用钱,原你们的愿望早点实现!

(第七节)适合青少年的工作

无论是是否相信,你可以找到或创造出很多适合于青少年的工作。以下为国外某杂志为青少年推存的工作,相信能给您一些启示。

1.宠物保姆。当你的某个邻居要外出长期度假的时候,他可能会有一只宠物需要照顾。同时,当人们在某段时间内需要长时间地连续加班的时候,如果你在这段时间带着他的宠物外出散步并照顾它的话他会为你付费的。

2.为你的父母工作。如果自己的妈妈或爸爸拥有一家公司,他们可能会需要你的帮助,即使他们也是为一家公司工作,他们可能也会为你在那里找到一份临时工作。(同时你也可以在你父母的朋友处寻求帮助。)

3.家教。很多青少年都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每小时5元到20元的家教工作。如果你在某一门功课上有很高水平的话,你可以能够从帮助其它同学更深入地学习该门课程方面赚到更多的钱。

4.救生员。在全国的很多地区都很缺乏救生员,有的救生员每小时可以赚到10元,如果你拥有此方面所需要的必要技能的话,可以考虑这份工作。

5.野营。你也可以在暑期的野营活动中寻找到一份工作,帮助野营照料小孩、平整和看护营地、准备食物或其它的日常事务。

6.符合你兴趣的工作。如果你喜欢与小孩子在一起,你可以寻找离你较近的白日护理中心提供帮助。如果你喜欢户外活动,可以联系本地的公园部门。如果你喜欢电影或娱乐,可以在电影院或娱乐活动中心寻找工作。

7.割草、犁地、铲雪、园林护理。这些都是非常类似的工作。一旦你的客户知道你非常擅长此类工作的话,他们可能会在其它的季节利用你的服务进行此类工作。

8.百货公司。此类工作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经常享受到雇员才有的购物折扣,以及你从销售额中所抽取的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