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理财家
15891600000015

第15章 少年理财故事(1)

少年理财故事

大多数世界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精力,总结一下他们这方面的观点,能给我们的理财带来参考和借鉴。

1.规划自己的“钱”程

理财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规划自己的理财目标、计划等。IBM前董事长沃森就要求他的儿子从上初中时候起做每周的零花钱支出计划、每月的收支目标,使儿子很小就树立了商业意识,最后也成了IB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良好的理财习惯创造了其灿烂的一生。

2.能省不如会赚

摩根财团的创始人老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和开杂货店起家,发家后对子女要求严格,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几个孩子于是都抢着干家务。最小的托马斯老抢不到活干,于是每天买零食的钱都没有,非常节省。老摩根知道后对托马斯说:“你不用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挣些钱。”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能干活的点子,零花钱渐渐多了起来,他最后明白了,理财中赚比省更重要。

3.“辛苦钱”最值得珍惜

钱如果来得太容易就不会珍惜,如果心中觉得这是“辛苦钱”,就会觉得这些很珍贵,会更好地珍惜。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到16岁时,决心自己创业,他时常研究如何致富,但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宣称有发财秘诀的书,便急匆匆去买,打开一看,全书仅印有“把你所有的钱当作‘辛苦钱’这几个字”,他感慨万分,并把这当作祖训一样要求子孙后代牢记。

4.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在家庭理财中切忌将钱摆在超越一切的第一位,这样会伤害夫妻、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卡内基就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他说:“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无能为力了。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第一节)美国小“大款”创业致富各有各的招

赚钱,当然是越早越好。如今,就连十几岁的孩子都参悟了其中的道理。美国最新一期《人物》周刊报道了一批小“大款”,虽然只有十几岁,但他们的生意却做得红火,有的已成了百万富翁。

小明星开了冷饮店

美国加州洛杉矶东北部帕萨迪纳市有一家名为“烘烤冰”的冷饮店,客人时常能看到一个十来岁模样的女孩在柜台边忙碌。当他们问她“都在做些什么工作”时,女孩的回答总让人吃惊。

她就是这家冷饮店的老板卡米尔·温布什,从2003年创业至今当了一年多的老板了,冷饮店第一年为她带来了12万美元的进账。她的“招牌菜”是冰淇淋三明治,是用刚烘制出来的点心和冰淇淋制成的。

卡米尔的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是邮差。14岁的卡米尔在美国很有知名度,不仅因为开了冷饮店,还因为她是从艺多年的演员。两岁起,她就经常出现在银屏上。在著名的美国电视喜剧节目《伯尼·麦克秀》中,卡米尔也有精彩表演。她还曾先后于2002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电影奖。

与其它小“大款”们比起来,这位“小明星”的创业资金应该不算少,但这丝毫没有让她松懈。她非常勤快,有时还亲自干重活,完全没有大老板的架子,这也许是她的成功之道吧。

变废为宝网上卖羊粪

去年4月,丰克和席佩尔所在的基督教学校举行了一次募捐拍卖会,每个学生都要捐献一些东西进行拍卖,用以募集资金。丰克家住农村,马路对面就是农场,里面有很多羊。于是,他与母亲一道,将一些羊粪装到袋子里拿去拍卖。拍卖时,很多人觉得好笑,但羊粪却赢得最大一笔拍卖款。

后来,他和好友席佩尔想去参加夏令营,他们的父母让他们自己去筹钱,丰克再次想到了收集牲口粪,卖给那些有花园的家庭。

开始并不成功,因为捡来的牲口粪没晒干,气味奇臭。他们最后只卖出了3袋粪,赚了不到20美元,这其中还包括一位好心的女士给的小费。不过,第一桶“金”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努力下,牲口粪生意越做越大。如今,这对“小老板”卖出了近26吨牲口粪。他们的销售手段也颇为先进,大部分是通过网上卖出去的,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2万美元。

“我会成为盖茨”

5岁时,汉普森最想要的生日礼物是台收款机;8岁时,还是小学生的汉普森就在学校里经营一个糖果贩卖机。可以说,汉普森从小就有经商头脑。

去年,15岁的汉普森在一个星期内,帮朋友卖掉一窝小狗,共获利1200美元。

这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金矿”。于是,还在上高中的汉普森做起了幼犬买卖中介人:收购和销售幼犬,其中大部分在网上完成,他的网站也成了著名的犬类育种网站之一。

现在,生意做大了,他还雇了两位员工:53岁的母亲芭芭拉负责接听电话,21岁的姐姐负责打扫狗笼。

今年,汉普森的公司有望盈利7万美元。不过,他并不满足,希望扩大生意,包括卖外国狗及狗服装等。他说:“有一天,我会成为比尔·盖茨。”

小发明赚了百万

斯塔舍夫斯基不但爱梦想,还能让梦想成真。1995年,10岁的他跟着父母去夏威夷度假。在潜水时,他发现了一只大海龟,想让爸爸也看看,但无论怎么喊,爸爸都没听见。他非常恼火。

“那也许是个很疯狂的想法,”斯塔舍夫斯基说,“但我就是想在水中说话。”回到加利福尼亚的家中,他便潜心研究水中对讲机,有时整天泡在浴缸里。

两个星期后,“水中对讲机”诞生了。新发明一经诞生,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一家大型玩具公司一次订购了5万件。有这么大的市场,斯塔舍夫斯基成立了一家公司。后来,他又有8项此类发明。

如今,19岁的斯塔舍夫斯基已是圣地亚哥大学一年级学生。早在2001年,他就将公司变卖,潜心学习。

不过,赚钱对他来说,的确非常简单,此前的那些发明已为他带来100多万美元的收益。至于他的下一项发明是什么,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兄妹俩成了“巧克力农场”主

埃莉斯3岁起就跟着祖母做巧克力,从此就再也没停下来。她的妈妈凯瑟琳回忆说,那时家里的微波炉中,到处都是融化的巧克力,但是,“我让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经过7年的“研制”,1998年,埃莉斯10岁时,她做的巧克力果然不同凡响:巧克力的形状像黄牛、小猪、小海龟,栩栩如生。

埃莉斯决定在网上销售这些“杰作”。她的想法得到了商业“奇才”哥哥伊万的大力支持。伊万为此拟定了商业计划书,兄妹俩还从银行贷了5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建立一个名为“巧克力农场”的网站。

经过6年的发展,埃莉斯和伊万的麾下已有40余名员工,公司年均收益100万美元。去年,兄妹两人还夺得美国邮政创业大奖。如今,伊万是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埃莉斯还是高中生。

18岁成了公司的执行总裁

第一眼见到沙扎德,你会觉得他与其它商人没什么区别:一丝不乱的头发,衬衫整齐地塞在半正式的褐色裤子中,口中不时出现诸如“企业运营成本”、“人力成本优势”等专业词汇。

他是一个典型的百万富翁,特别之处在于:他只有18岁。

沙扎德可谓是神童,3岁时就在父亲的电脑上玩耍;5岁学会了画画;6岁能毫不费力地演奏小提琴;8岁就开始上计算机课;10岁设计了第一个网站,并开始分析股票;12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上了CEO。

沙扎德的公司主要提供计算机技术解决方案,2004年公司年利润达100万美元。

这位巴基斯坦移民家庭的独生子,还能说包括英语在内的5种语言。对于过早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沙扎德显得并不在意,他说:“思考公司的战略,让我感到快乐。”

(第二节)两位外国少年的钱

“等我有钱了,就……”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对很多小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并且往往与“等我长大了”联系在一起。财富与成熟,成为无数少年心中的梦想。本节所讲的两位外国少年,就未坐等两者慢慢来临,小小年纪就懂得如何去理财,尽快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这两位十几岁少年的头脑中,已对各自未来的财务状况做出了明确规划,并且在其打造财富的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一、马特的储蓄计划

马特·科斯罗夫正在计划一场伟大的战役,他将于明年用两个月的时间,进攻茫茫的雪原。这个19岁的男孩就读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专业是机械工程。他希望去加拿大的雪原上纵情地滑雪。可是无论怎么计算,这项体育运动都将耗资不菲。

“两年前我就开始有这个想法,这两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积极努力地存钱。”马特说。“如果拥有12000美元或15000美元,那做起这件事就相当容易,可是我现在只有1/3的钱。如果我能在那儿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呆上3个月,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如果不能,我也需要攒足够的钱玩上2个月。”聚会、手机费、交通费,足以让一个年轻人身陷债务,但马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从8岁那年开始,他就开始为各种爱好而实现存款计划:电动玩具、吉他,现在则是越洋旅行。他有一份稳定的管理基金,进行长期储蓄,另有一个为加拿大之旅准备的在线储蓄账号。

马特的父亲是一位理财规划师,这对他的理财习惯无疑是有帮助的。“大多数人缺少对储蓄的规划意识,习惯把赚到的钱随手花掉,”马特的父亲杰夫·威恩说。“实现储蓄的方法是做一个家庭财务预算。设想一下你有什么梦想需要实现,这是储蓄的一个良好的起点。然后设想你的薪水比现在少5%,或10%,甚至是20%,把那部分用于储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削减开支?”“直接扣除一部分薪水用于储蓄,这是不错的方式。但是我们最终希望客户参与整个过程,所以储蓄计划应该是一项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战略。”马特对这套哲学显然已经了然于心。“我常常给我的同学讲这个理论。他们都还没有储蓄概念,而我从8岁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即使我想要什么东西,但我也知道自己不能从储蓄基金里往外拿。很多朋友为此挪用了储蓄基金,结果什么钱也存不下来。”十几岁的少年所需要的花费是相当简单明了的,每周坐火车出去和朋友玩的交通费是一笔常见的开支。“我的工作是餐厅服务员,幸运的是,我经常会在值班期间得到小费。所以,每周我都能把所赚的薪水存进账户,除非我要出去玩,那样的话我就得提款了。”马特说。

马特把他的储蓄投资于信托银行在线现金管理账号。“我计划去旅行,所以不要求太高的投资回报率。”他说。“我选择12月相对短期的投资,和一般的现金管理账号一样简便,回报率约5%,风险很低,我不必担心选错了投资年份,导致账面金额缩水。”从17岁那年,马特开始投资管理基金。谈起他的远期财务规划,他说:“我并没有预期在大学毕业之际可以获得一大笔钱,只希望能支付我将面临的一些费用。我也很乐意届时储蓄一笔住房基金,大学才毕业时,这笔支出不会太多,但是意义非凡。在去加拿大旅行之后,我也愿意去其它地方度假和旅行。”马特的稳定管理基金包括澳大利亚本土和国际的一些股份、不动产、债券及现金。他通过一家在线经纪公司E·Trade实现这笔投资。相比于全程服务经纪公司,在线经纪公司的服务费用更为低廉。马特每个季度两次查看他的基金情况,“它的运行和业绩相当不错。”马特说。“我正在考虑通过收费低的管理机构,把这笔钱转移到一套部门基金中,它能帮助我更自觉地储蓄,并且,假如日后我的目标有变,调整投资的弹性也会更大。”滑雪计划只是马特想通过自律和储蓄实现的目标之一。“我八岁时,第一次有了一个储蓄目标——买一个玩具娃娃。我从生日、圣诞节的零钱里储蓄,并且为家里打扫房屋赚钱。我14岁到15岁的阶段,很想要一把新吉他,我请求父母资助一半的支出。为了攒够我的那一半钱,我把送报纸的报酬全部攒了下来还给他们。”“我12岁以后,有几次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结果花费超支。这时你就会想:啊,天哪,我把钱全花光了,现在怎么办呢?就为了出去打一场高尔夫球,也不考虑你甚至没钱支付绿地的费用。有时候你会被诱惑而消费,而我确实想出国滑雪,你这样想想就明白了。”理财师的指点在凯洛·康的身上,有着这个年龄段男孩的许多特征。他喜欢运动,他想上大学,他希望几年之后买一辆车。但在有些方面,他又是很特别的,他有着超前的思想和规划。他打算如何为上大学进行资金准备?他打算如何买下自己的汽车?他打算如何筹到买房子的巨款?康的母亲写信给《个人投资者》杂志,说她的儿子从每周10美元零用钱里,攒出了1500美元。现在他希望了解,应该如何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这个年龄的男孩能够抵制诸多诱惑,攒下如此巨款,令我们非常惊讶。从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增加财富而投资,这样一个孩子将会有怎样的成就,这点也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二、康的投资计划

投资者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东西我如果早20年知道就好了。”康今年才14岁,20年以后,他从投资中积累的经验,无疑将使他更接近财务独立的梦想。

为了引导康在投资上走入正轨,我们请来了悉尼一家公司的财务规划师保尔·卡罗,他将担任一天康的投资导师。他也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一个天才的年轻人,没有大把资金,甚至没有收入,有的只是未来的大把时间,他将在投资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卡罗曾经是一所中学的教师。他的任务不是给康提供专业的理财建议,他知道这对康为时过早。卡罗将引导康深入地了解财富增长的规则,卡罗认为,孩子们应该从小就学习这样的知识,就像学习数学、英语一样。

康实现两个目标。近期的目标是为大学教育积累足够的资金。长远的目标,用康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怎样成为富人。后来他承认,他希望获取一些内幕,帮助他迅速成为有钱人。“我觉得,这是如何选择股票的问题,只要你做出正确的决定,你就会迅速得到很高的回报。”康的这种想法在初级投资者中很常见,他们听多了其它人迅速致富的传闻。但这样的故事显然并非投资的本质。卡罗说:“某种程度上讲,投资不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投资是一件长期的规划,里面涉及到各种规则。”从母亲的教导中,康已经了解到这个可能性。“我妈妈经常说,你不要指望短时间内就能暴富。”他说。从母亲身上,他也学到了遵守规则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