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理财家
15891600000016

第16章 少年理财故事(2)

12岁那年,康迷上了一件很特别的玩具,他请求妈妈给他买下来。“妈妈让我从零用钱里省出这笔开销。”康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攒这笔钱。这个经历告诉他,他必须对自己的财务需要负责。事实证明,他能攒下多少钱,完全取决于平时省下多少钱。

当康来到卡罗在悉尼的办公室,卡罗告诉他,世上并不存在构建财富的魔法。财富来自于你对资金的管理,并且让你的资金成长壮大。“我们积累资金的方式是赚钱或者储蓄,或者意外得到财富。之后的事情就是让这样钱为你工作。”像康这样的年轻人可以把钱存入高利息账户,如果他想赚钱上大学,这对他是最佳的投资方式。但如果想实现长期的财富增长计划,他就需要对这笔钱进行投资。“如果进行储蓄,每年花掉存款利息,最后账面资金总额不变。”卡罗说,“当你进行投资,你就会有两个机会:你的账面资金在增长,同时你会获得分红。即使每年你把分红都花掉,你的资金依然是增长的。”当然,红利也不是每年都会有的。你要知道,增长曲线的变动本身就没什么规律。涨跌无常的情况,很容易让康这样的年轻投资者陷入恐慌的情绪之中。

在股市的一个波动期中,康已经意识到了,股市是一个变化莫测的地方。5年前,他这个年龄的投资者会更乐意相信股市只涨不落。

引起股市波动的原因很多,这种波动很多时候折射出股民的心理预期。你的心理预期会导致股市升降,这与存银行的本质不同,卡罗说:“如果没有风险,你也就不可能有太高收益。”但是随时间的推移,这个市场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卡罗给康看了过去80年间澳大利亚的股市走向图表。线条是上下波动的,但总体来说,走势是上升的。“过去很多年间,股市更多时候呈上升的趋势,而非回落。”他说。

“投资者经常会为股市波动的风险而不知所措。”卡罗说,“而最大的风险在于,很多投资者没有更多时间来研究股市,以安全度过股市的波动期。”卡罗解释道,在华尔街股市下跌之前投资的人都会赔钱的,除非他们在高点已经卖盘出局。而市场低迷时持续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以后会获得更大收的益,这是价格规律在起作用。

卡罗让康假设,他是一家养牛场的农场主,现在有5000美元可以投资一支新的股票。当每头牛价格是100美元,他可以买进50头。但是如果牛的价格降到50美元,他就能够购进两倍数量的牛。在低价时期买进,可以拉低平均的买进价格。即使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种平均价格拉低原理的解释也是通俗易懂的。

康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很快举一反三,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如果股市一直下跌又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卡罗解释说,你应该做一个市场研究,看看这个市场是否有未来。另一个方案就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多元化的投资原则很令康惊讶。康说:“我原来以为只要找对投资方向,再把钱都投进去就可以了。”卡罗说,多元化投资在短期内可能会削弱你的回报,但年复一年地寻找那个最正确的投资方向也是希望渺茫的。卡罗给康看20年间业绩最佳的资产类型,有的年份是国际股票,有的年份是本土股票,有的年份是债券,有的年份是基金。每种投资项目都有收益的年份,明年哪种项目会有突出表现,你只能猜测,但很难把握。

“多元化投资,就像你准备去墨尔本呆上一周,你需要把每种所需的物品都带上一点,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卡罗说。

康说,当他懂得,投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他感觉恢复了信心。“我觉得,现在你可以投资有风险的股票,只要你有时间研究如何度过波动期。如果你分散投资,安全系数就会更大。”另一个有用的信息,是他理解了股市如何运作,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当市值在下跌,往往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卡罗最后想提醒康的事情是,做一个财务规划的地图是必要的。“现在你已经知道了要去哪儿,以及如何抵达。你应该不断察看这幅地图,而不是只知道起点和终点。在你能停下来的一系列站点,检查一下你的进程,然后思考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第三节)戴尔的少年传奇——赚钱从12岁开始

1965年出生的Dell,在《Forbes》排出全球100大科技富翁中,排名第四,创造了公司市场价值十年内上升36000%的奇迹,使其总值超过了收入比自己多数倍的Compaq、HP,成为PC厂商之王。

一、8岁就想高中毕业

Michael Dell(迈克尔·戴尔)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从小天资聪颖,人称小神童。小学三年级的Dell在杂志上看到一则广告:“只需通过一次简单的测试,就可获得高中文凭”。Dell挺喜欢学校,无意逃避,但那时的Dell,就有一种强烈的走捷径的思想。他对日复一日的教育制度已经不太耐烦,既然有一种快速而简单的途径,他怎能不跃跃欲试?于是,小Dell准备连跃9年,申请考试,以获得高中文凭。一天晚上,一位测试公司的女雇员找到了Dell家,她说明了来意,令Dell的母亲惊愕不已,从浴室里叫出八岁的Dell。无论是测试公司的人还是Dell的母亲都认为这只是Dell的一个恶作剧而已,但实际上,Dell对这件事的确是很严肃、认真的。

这种着迷于消灭中间环节的个性,可以为未来Dell为什么越过中间商,创新地实施直接销售找到某种程度的解释。

9岁时,他从父亲手中获得了第一本支票,开始了自我理财的经历。而真正让Dell尝到“直接”甜头的是在12岁。Dell朋友的父亲是个贪婪的集邮迷,受到感染的Dell和他的朋友自然也对集邮情有独钟。为了集邮,12岁的Dell到离家不远的中国餐馆打工。他开始阅读集邮杂志,发现邮票价格总在不停地上涨。Dell的母亲是股票经纪人,从小的熏陶使Dell开始从邮票中嗅到了商机。Dell从拍卖商那里买来邮票,也将邻居们的邮票汇集过来,在《Linn邮票杂志》上刊登“Dell的邮票”的广告。结果大出意外,Dell一下子净赚了2000美元。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笔买卖,也是他第一次认识到削除中间商的巨大威力。

二、中学时比老师挣得多

在暑假,16岁的Dell得到了一份报纸订阅推销的工作。从反馈中,Dell注意到潜在的客户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刚刚结婚的,一类是刚刚搬家的。进而他又发现,刚刚结婚的都要到法院登记领证,这些信息是公开的。Dell雇了一大批中学生到休斯敦地区16个郡的法院搜集新近或即将结婚的人的名录和地址;同时他还找到专业抵押的公司,从最大的抵押者那里寻找最有可能搬迁的人。然后Dell按地址寄去署有他名字的信,并承诺提供二周的免费服务,从而争得了很多客户。这是Dell第一次尝试到“市场细分”的甜头,后来这一策略成了Dell成功的最大秘诀。

Dell一下子获取了数千名订户,成了《休斯顿邮报》的主要销售商。一天,中学的经济学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计算每位学生的税收回报,当时Dell的年收入已达1.8万美元。起初,老师还以为Dell一定是忘了小数点了,因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老师一年的收入。

Dell还有新的爱好,那就是计算机。在15岁生日那天,Dell为自己定购了一台AppleⅡ,一买到家,他就将这台昂贵的宝贝拆解了,父母大为气愤,以为Dell是要搞坏它,实际上他只想看看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与许多真正的计算机爱好者不同,Dell没有迷恋Apple,IBMPC一出,他就移情别恋,认为IBMPC比Apple更有潜力,而且Dell又挖掘到了商机。他发现,一方面本地的一些计算机批发商接手的PC机无法及时出售,而另一方面用户又无法得到他们所希望配置的计算机。于是,Michael Dell就到批发商那里将积压的PC机以批发价买回,再在机器上增加一些特性,如更多的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然后在当地报纸上注销很小的、只有一页纸的广告,以低于零售价10~15%的价格出售这些计算机。后来,Michael Dell回忆说:“由于批发商的高价与用户得到服务有差距,这给我作直销创造了机会。

他买来内存、Modem、磁盘驱动器及更大的显示器,将机器升级,然后卖出去,赚得利润,家里就像电脑铺一样。

1982年全美计算机会议在休斯顿召开,Dell第一次大开眼界。他来到Seagate的摊位询问价格,对方问:“你是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吗?”Dell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专业术语,他真正感受到了计算机商业的气息。

三、开着“宝马”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