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15893700000015

第15章 教育自己的孩子(2)

一直以来,对教师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存在着许多的争议。正如医生的孩子爱生病一样,教师的孩子也往往学业成绩不够理想。这一方面与教师职业很辛苦,以至于很少能有精力去督导孩子的学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有很大关系。很多的老师都感觉到家庭教育的烦恼很多,例如孩子与自己很疏远,孩子的厌学情绪,孩子的退缩行为等等。很多老师都想不通:“我能带出一个出色的班级,怎么就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分析原因,最为关键的是角色的定位问题,他们对子女只有压制和片面的要求,而没有尊重和理解。

我的好朋友是一名幼儿教师,工作很繁忙,由于与老公关系的不和,她将所有的怨气都撒向了孩子,高压让她的孩子没有主见、怯弱胆小,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我的同事最头痛的就是她儿子的教育问题,儿子成天沉迷于网吧,和父母的交流几乎为零。究其原因,是她和老公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一味地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而适得其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首席教养者,第一位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要是不系统进行教育学的教育,不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的话,无论什么样成功的教育工作都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而作为教师,总认为无论是在教育方法、教育经验上都是丰富的,怎么会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呢?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而教师子女在家里如果还像学校一样的生活,他会认为很单调、很压抑,会把自己的心门关闭。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的是作为教师的父母要作一个调整。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角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

作为教师,存在着多种角色,在学校是一名教师,在家庭是一位父母,在社会是一名公民。但是由于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本身就会给自己一个定位。一般说来,其角色的转换是比较困难的,在家庭和社会无形中就会以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致出现了偏差。由于教师这种职业在学生中最具有权威性,所以,教师在家里经常是以权威的角色出现,对待子女也通常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性,说教和压制多于尊重和理解,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教育状况,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很多当教师的父母,在家里不苟言笑,让孩子们既敬又怕。这是因为他们往往在家里还在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的“教师形象”,而忘记了此时此刻是一位父亲或母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边界不清造成的。家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个成长的摇篮,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家,应该是一个宽容、理解、支持的温馨角落。如果教师将严师的角色带到家里,家庭成了学校,家庭成员成了学生,会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感到了一种压抑的气氛,特别是他们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必须严格约束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怎么会与父母亲近?怎么会告诉父母心里话?怎么不会“出去”寻找心灵的慰藉?这样对孩子的“失控”就成为了必然。

为何教师容易教育出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呢?是因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习惯了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回到家后,对子女习惯性地也会要求很严格,而一旦孩子出现一丁点的小毛病,就会严加指责,批评个没完,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就会养成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习惯,总是用超我的范畴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失去了自我,遇到一些正常的挫折就会受不了,而走向极端。

二、对孩子的目标期待意识过高

教师接触的学生最多,各种各样的学生对教师的心理影响很大,尤其是班级中成绩好的学生。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些智力水平很高的学生,他们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能够理解教师的意图,这些学生是教师最喜欢的学生。然而,我们的教师总是将自己的子女同那些智力水平高的学生相比较,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和他们一样,但往往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自己子女的教育上经常有一种失落感,总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抱着这样的心态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很难成功的。

对自己的孩子期待高还有一个面子问题。我是教师,我教育了那么多成功的学生,我的孩子就一定能教育成功,而这里所说的教育成功往往是学习成绩的优异。其实这种心态已经让教师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因材施教,不是所有的教师子女成绩都好,也不是只有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如果一味地强人所难,必将适得其反。

三、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

虽然现在一再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但升学的压力给教师造成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从早晨天刚亮一直忙到学生睡觉还要到学生宿舍维持纪律,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外,还有着巨大的无形的分数压力。一天干下来腰酸背疼,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忙于自己的子女,更别说什么学习和品德的教育了;而且,即使能够挤出一点时间来关心子女,由于平时的工作太累,又有职业规范不能在学校对学生发火,所以就会在子女身上泄愤。这种代偿性的教育无形中给自己的孩子以不公正的待遇。

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再坐在桌前,与孩子谈得最多的还是今天学了什么,作业做得怎样,然后是完成任务似的检查。一位老师说,他的孩子上四年级了,自己没有一天是属于孩子的,除了辅导学习,很少想到(或想到也没时间)与孩子谈谈心、聊聊天,更别说游戏玩耍、外出旅游等。可以说,教师的子女相对地缺少了父爱、母爱,而更多的是师爱。

改变这种现状最关键的是要改变教师的不合理心态,尊重孩子的选择,找准对自己孩子的定位,这样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孩子。

一、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不少教师的子女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并不是很好的,要知道,一种习惯的形成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长期养成的。所以,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和思想情况,经常和他们交流,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尤其是在子女上初中时,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的时期,而这时也是我们教师正年富力强的时期,所以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关心一下自己的子女。

二、给子女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教师子女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学校的教育环境影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给自己的子女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教育的环境角度来说,学校应该是最好的环境,但是,作为教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子女正确对待同校的教师的问题,因为教师子女对教师的认识有时存在着偏差,认为同校的教师和自己的父母是好朋友,不会对自己有过分的批评和过分的要求,因而在学校里从来不怕教师,甚至不听教师的话,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多加教育。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易子而教”。事实上,“易子而教”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能避免孩子的角色偏差。就读于父母所在学校的孩子最容易把父母当老师,把老师当父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老师那里撒娇、耍赖,或者就像怕老师一样怕父母。这对孩子的社会角色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易子而教”能很好地避免这一点。我们必须相信,既然自己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那么别人也就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三、学会角色的及时转换

教师可能是目前我国最辛苦的职业之一,除了正常的上班外,还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教师的心理需要调整,但这种调整不应该在子女身上进行。教师在班级,在学校应该是一位教师,但在家庭应该是一个好的父亲母亲。回到家庭后,我们应该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将工作的压力放下来,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不能用课堂上的口吻,更不能动不动就对自己的子女拳脚相加。

四、以平常心态对待子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但是,我们对待自己的子女应该承认他们目前的现实,对他们的期望值不能太高。要知道,一个班级中四五十位学生中才有一个各方面都表现好的学生,而我们的子女只有一个;所以,不能给子女过多的学习压力,也不能将自己的子女和班级中的最好的学生相比较,因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所以,我们要用一颗正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在孩子成绩下降后,不能有过多的指责,而应该更多地帮助他们找出原因,研究对策。

的确,把别人的孩子培养好是好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也是对社会的贡献。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教师为了培养别人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到头来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对工作也会起着负面的影响。所以希望教师们能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多思考问题,注重角色定位,让自己的孩子也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