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15893700000017

第17章 公平教育

我看教育公平

听完《社会事业下的教育公平》讲座,感触不少。思及我们自身,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公平的待遇,但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和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耳鬓厮磨”中,处处都体现到公平。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样真正用好手中公平的尺码呢?

首先,公平从“心”开始。学生的心灵就是我们耕作的沃土,他们离不开师爱的滋养。学生的心灵是娇嫩脆弱的,他们对教师公平与否的敏感程度,有时会令我们都感到惊叹,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更直接、更迅速。这就需要我们在恰当的时机,加强和学生的心灵沟通。每次的大课间活动,是和学生们交流的大好时机,少了一位管头管脚的老师,多了一位好朋友,能够比较多的了解他们的喜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追求。

其次,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喜欢一些美好的事物。老师也是一样,对成绩好、能力强或是守纪的学生总是有些偏爱,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成绩和表现不佳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在这些后进生表现差强人意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将罪责全部归于他们。一项心理调查表明:后进生自卑感和自尊心更强烈,不当的言语刺激或是不公平的行径更容易令他们产生逆反情绪。其实,平等对待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比如,对待优秀学生多一些鞭策,对待差学生多一些激励。这种教育公平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成长的关注上。我想,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做到的。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教师经常督促学生学习,告诫学生如何学做人,但很多时候自己却贪图安乐,不求更进一步。我们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在求知中的孜孜不倦,学习他们在成长中的不断改进。我们要从学生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总结自己工作上的优缺点,以求和学生共同进步,平衡的把握好公平的心尺。

教育呼唤公平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国民普遍提高受教育程度,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的结果,反而扩大了社会差距,制造了人为的不平等,这将有悖于教育的真谛。2005年,是我国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而新的教育制度如何体现公平,则成了意味深长又颇为沉重的话题。2005年春,中央“两会”关于“教育公正”的呼声与建言也是不绝于耳;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问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吗?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摘自《南风窗》)。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评,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

目前,城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问题显得更为严重。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加上新一轮布局调整,基础教育的项目安排与经费投入,以城镇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取向虽然在集中使用经费上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矛盾又暴露出来。新一轮危房改造使农村中小学解决了危房问题,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又使山区小学望尘莫及,其它诸如音乐、体育、美术、图书、计算机及其多功能设施也存在很大差距。城区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信息课、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其余活动课亦有较大空间,这些课程,即使乡镇中心小学也难以开设,更何况农村小学了。诸如此类客观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意识到,但苦于财力限制,经费严重缺口决定了只能突出重点,辐射周围,却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只会一事无成。

第二,城区中小学除了物质资源优势以外,还有着人力资源优势。城区中小学教师大多从农村中小学选聘上来的,各科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与新课改适应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师资配备齐全,课程开起开足;而农村由于学生数的减少,教师编制相当紧缺,面对新教材新观念新课改,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在不断老化。

第三,城区中小学还呈现了教育管理上的优势,管理规范,制度完善,教师与学生的竞争氛围浓厚,并显示出一定的学校特色。

鉴此种种,日益富起来的农民们,面对这种城乡教育差距,他们感慨万千,心气难平,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与城里人一样平等的教育,为了慰藉这颗望子成龙之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转学、借读、陪读,到城里挂户、购房、经商、办企业,最终只是求得一个公平教育的机会,意在改变目前的生存环境,使子孙后代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于是,重点学校的存在使得择校行为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择校?靠什么择校?靠金钱、靠权势,还是靠分数?而事实的另一面是: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许许多多贫困中的农民,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任其破罐破摔,成绩往往靠天收,能考上重点大学是祖上坟山发热,没考上也不会抱怨谁,即使考上名牌大学,那昂贵的学费不异于天文数字,这样的家庭能撑得起吗?

共同富裕、均衡发展、扶助弱势群体、公平享受教育权利等等,这些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手段,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改革开放初期,如果说人们面对分配不公而衍生出吃肉骂娘现象,源于体制转型时期由物质而导致心态失衡的话;那么,在今天普遍解决了生存与温饱问题之后,如何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共同享受改革开发的成果,就是对民主、平等、文明、文化的迫切而又自觉的精神需求。就目前的国情、省情、县情、乡情来看,这种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竭尽全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而不是人为拉大差距,制造新的不均衡,广大农民是可以理解的;但媒体屡屡爆光的教育内部腐败和高校招生腐败,以及“学权交易”“学钱交易”却是难以原谅的,因为旧的事实存在的不平等尚未消除,新的人为的不平等又将产生,它只能对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带来更大的冲击波。可以这样说,地球上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追求教育公平将是他们最起码最恒久的责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民生连着民声,教育公平作为民生之基,自然成了全国“两会”的关键词。温家宝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把教育公平提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原因显而易见:促进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是在实现人在起点上的公平,而教育的公平恰恰是实现起点公平的开始,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也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量、突出重点。

首先要从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入手,全面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教育问题不容轻视。农村特别是部分偏远山区的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根软肋。经济落后、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在困扰着农村教育发展。尽管在农村已经普遍实行了“两免一补”,但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以及师资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工作环境条件差,教师的待遇远不如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也留不住教师。因此,仅仅解决了农村孩子有书读的问题,离教育公平还很遥远。当前在这几个方面我国政府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今年全国财政投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其中80%将落实到教师的工资待遇上。但是仅靠中央财力远远不够,只有各部门实实在在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投入人、财、物力,才能真正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其次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总体布局应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该说,在这三大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略显薄弱。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办出特色。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的教育,使学生有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意识,乐于做一个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要大力加强职业学校和企业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紧密联系,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技术能力特别是新技术能力的培训。根据当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比较大的特点,遵循终身教育的思想,进行重大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要改革高考制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加大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近年来的盲目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管理粗放以及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已经逐渐凸现出来。现行的普通高校招生制度也日益受到人们的责难,比如人为的地区差别很大,不同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同样的高考成绩录取结果迥然而异,这很难体现教育公平。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应该是稳步的,实实在在的,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不能把大学办成“大家学”。牺牲质量而追求数量,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导致不少高校毕业生素质不高、实际能力差、就业难,也说明了现下的盲目扩招不过是揠苗助长。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应该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内在的统一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