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立志篇
15894000000021

第21章 鉴真六次东渡

鉴真,是我国唐代的高僧,俗姓淳于,江阳(今江苏扬州)人,鉴真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他生于公元688年,父亲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鉴真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佛教很感兴趣,14岁就出家当了和尚。

经过个人的苦心学习和师父的指导,鉴真的佛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使他在45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名扬四海的高僧,由他授戒的门徒就有4万人之多。

当时,日本深受当时我国唐朝的影响,大力提倡佛教。他们依照唐朝修建佛寺。日本政府还派荣叡和普照两位僧徒到唐朝学习佛学,并打算聘请唐朝的高僧去日本传授戒律。

荣叡和普照曾在洛阳、长安学习佛法,他们听说鉴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就想请鉴真到日本去。公元742年,荣叡、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访鉴真,向他说明了来意,鉴真见他们这样诚心,就问身边的弟子:“你们有谁愿意接受邀请,去日本国传经?”

在场的僧侣谁也不吭声。过了半天,一个名叫祥彦的僧徒站起来说:“如果去日本,路途遥远不说,中间还隔着茫茫大海,还没有到日本可能性命就不保了,所以不敢去。”

鉴真说:“为了传播佛法,怎么能顾惜个人的生命呢?你们既然都不愿意去,那我去!”

僧徒见师父态度这样坚决,都很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师父东渡日本。

唐朝法律规定,未经政府批准,私人是不准出国的。普照通过宰相李林甫的哥哥、信奉佛教的李林宗的帮助,才得以获准出国。但是很不巧,正当他们要开船远航的时候,浙江一带发生海盗事件,沿海关防检查十分严格。鉴真的弟子如海和道航发生纠纷,惊动了官府,结果他们的船只被没收了,所以这次东渡也没有成功。由于气候恶劣,他们接下来的几次出海也都没有成功。

公元748年的一天夜里,鉴真和弟子们登上大船开始了第五次东渡。他们不久就遇到了大风浪。船行到浙江海面时,狂风大作,惊涛撞船,他们只得在一些小岛附近避风。直到十月才继续启航,没想到刚行到中午,海面上突然刮起暴风。船上的人,头晕无力,呕吐不止。船上的淡水用完了,只好喝海水,喝后腹胀难忍。他们一连在海上漂了14天,才靠了岸。上了岸才知道已经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振州。

这时候,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荣叡因旅途颠簸,患病去世。接着,鉴真因为南方暑热,得了眼病,双目失明。不久,跟随鉴真多年的弟子祥彦也去世了。这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并没有吓倒鉴真。相反,他东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公元753年,鉴真所乘的船抵达日本九州岛,东渡终于成功了。这时鉴真已经66岁了。公元754年,鉴真等人到达奈良,受到了热情接待,住进东大寺。鉴真的到来,震动了日本各界,他们从早到晚前来拜谒慰问。日本天皇还把全国传授戒律的大权托付给鉴真。鉴真在东大寺的佛像前设起了戒坛,举行盛大授戒仪式。天皇、皇后、皇太子依次登坛受戒。从此以后,不论什么人,如果没有经指定的戒坛受戒,就不能取得僧籍。

鉴真在日本天皇赐给他的一块宅地上建造了一座新寺院,叫做“唐招提寺”。他亲自参加唐招提寺的修建。这个建筑结构精巧,布局合理,气势雄伟,反映了唐朝建筑的特点,是日本奈良时代遗留下来最宏伟的建筑物,对日本寺院建筑影响很大。从此,鉴真就在唐招提寺中讲律授戒。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最有影响的寺院。

鉴真精通医学,他带去了许多药方,还亲自给人看病,介绍中草药知识。他还带去了中国的绣像、雕像、画像、书帖等,对日本的美术界很有影响。

鉴真在日本整整度过了10个春秋,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和两国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763年,76岁的鉴真在奈良病逝了,被葬在唐招提寺。

言行导航

鉴真在东渡之前就是一位很有名望的高僧了。他为了把佛经传播到日本,冒着生命危险,六次东渡日本,但是五次都没有成功,直到第六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戒律,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中有远大志向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功名,而是想方设法使众人受益,把自己的所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