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明礼篇
15894100000023

第23章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不辞辛苦,亲自去请他。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再请诸葛亮。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叫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道:“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没能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得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再次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在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言行导航

古语云:“事无礼不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礼待人、说话和气,不仅能得到别人的好感,而且,你办什么事还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支持,进而给你制造好的条件,使你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不难看出讲礼貌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交际中,要想获得成功,人际关系很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15%的才干加85%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以礼相待,文明礼貌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不但要讲礼,还要讲节,讲究礼仪。一个讲礼貌的人就能给人美好的感受,并能获得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