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谦恭篇
15894200000001

第1章 伯夷叔齐让王位

相传夏朝末年,黄河流域有一个小国,因其国君名叫孤竹,人们便称其为孤竹国。后来商汤伐桀,建立商朝,便封孤竹国的国王为孤竹君。到了商朝后期,在这个国家出现了夷齐让王位的美谈。

原来,那时的孤竹君生了三个儿子,其中长子为伯夷,三子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后来孤竹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坐。”于是他就放弃王位,逃到孤竹国外去了。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长不义,于礼制不合。”于是,他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无奈之下,大家只好立了孤竹君的次子继承了王位。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学派,对他们的这种行为非常赞赏,评论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言行导航

孤竹君想把王位传给叔齐,伯夷和叔齐互相谦让,最终两人都放弃了王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伯夷、叔齐那样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团结友爱、谦虚礼让。同样,对待别人也能如此,一方面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要勇于“让贤”,推荐比自己能力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