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谦恭篇
15894200000021

第21章 谦虚勤学的沈括

世界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把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称作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时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他从小就跟着在外地当官的父亲走南闯北,到过四川、福建、河南、江苏等许多地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后来,他有机会到国家的昭文馆编校书籍,这里藏有许多民间难以看到的珍贵图书。他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夜以继日地刻苦读书,学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沈括酷爱读书,但不迷信书本,遇到问题总爱琢磨思考。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注释的《古文尚书》,在当时被认为是权威性的著作。沈括在学习中却大胆地提出了好几处疑义,并作了详细的考证。有一年四月,沈括到深山里游玩,看到山里桃花开得正盛,而山下的桃花却早已凋谢了。他联想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觉得非常贴切。可是,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就开得晚呢?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终于弄清了地势、气温与开花时节的关系。

还有一次,沈括到河北去,沿着太行山向北走,看到山崖的石壁上嵌着许多螺蚌壳和鹅卵石,就像一条很长的带子。他想到书上“沧海变桑田”的说法,进行了细致考查,得出了华北大平原是河水夹带泥沙在海口沉积而形成的,而黄土高原则是冲到大海里的泥沙,日积月累,渐渐高出海面形成的陆地。他的这一论断比英国郝登发现流水的浸蚀和搬运作用要早700多年。

沈括不仅爱读书,也很注重实践。他为了制作指南针,做了许多次实验。他制作指南针的办法,光是留下文字记载的,就有四种之多。

他为了算出北极星的位置,连续三个月,每天夜间用“窥管”观察天象,把上半夜、半夜、下半夜北极星的位置都画在图上,一共画了200多张,终于掌握了北极星移动的规律,准确地算出了北极星的位置。此外,他还发明和改进了许多天文仪器。

除了实践外,沈括还虚心向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据林灵素写的《苏沈内翰良方序》记述:“公凡所至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里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求访。”一次,他到河北磁州,看到当地锻坊的工人锻炼纯钢,就把他们的方法详细地记录下来。他还研究了羌族人民冷锻铁甲的方法,研究了冷锻和热锻的区别,为我国冶金史上留下了珍贵的记录。在长期的调查访问中,他搜集记录了很多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如“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治河工人高超关于合龙堵合的先进方法;木匠喻皓所著而早已失传的《木经》一书的内容及其建筑成就;平民天文学家卫朴编制的《奉元历》等等,给后世留下了珍贵丰富的史料。

言行导航

沈括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博览群书,广泛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与他注重实践是分不开的。另外,他还虚心向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这种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后人学习。

我们学习时,不要以为弄懂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扩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