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我们的器官会说话
15896100000010

第10章 潜伏在脖颈和咽喉上的危险信号(1)

关注你的颈部健康

现在得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这种病正像毒虫一样侵蚀着人们的健康。我们知道,颈椎位于人体的特殊部位,一旦得病,不但危害头颈,还可牵动全身。颈椎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致残杀手”,10%~15%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上肢瘫痪或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的症状。庆幸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的颈椎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病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积极预防、科学治疗,就能很好地防治颈椎病。

一般来说,颈椎病有五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轻的一类,也是最常见、最容易诊断的一种。一般在青壮年身上发生的居多,个别也可在45岁以后才首次发病,这种情况大多见于椎管矢状径较宽者。以颈部酸、痛、肿胀及不适感为主,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处于某种体位,个别患者上肢也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一般患者躺下后症状减轻,站位或坐位加重。做向上引颈试验,颈部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

神经根型颈椎病:这种类型的颈椎病比较常见,其主要症状是出现根性痛。在发病早期即可引起患者注意,所以患者前去就医的时间早,其治疗效果也非常好,90%以上的患者可以治愈。由于疼痛症状是从颈部向远侧手腕部放射,因此,又称之为“下行性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这一类的颈椎病患者较少见,但此型患者不仅症状严重,且大多数是以“隐性”形式发病,其患者多为中年人。他们逐渐出现手足感觉障碍及肌肉乏力。开始感觉轻微,通常突然有一次跌倒或全身出现“电击式反应”,方才引起注意。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突然,50%以上的患者是突然发病的,原来可能毫无症状,也没有什么预兆,只是颈部向某个方向转动一下,当即出现眩晕,甚至感到天昏地暗。

交感型颈椎病:这一类型颈椎病的症状为颈枕痛或偏头痛、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咽喉不适有异物感、耳鸣、听力下降、心率不正常、多汗或少汗、肢体麻木、疼痛、胃肠功能紊乱。

有的患者可能会同时患上两种类型的颈椎病,这类患者被称为混合型的颈椎病患者。当自己的颈部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颈椎病呢?下面这几个症状已明确为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你符合以下其中一种症状,即表明已患有颈椎病。

1.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疼痛,而向下加压则加重疼痛。

2.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你可能患上了神经根型颈椎病。

3.闭着眼向左右旋转头颈,可引发偏头痛或眩晕,你有可能患上了椎动脉型颈椎病。

4.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或(与)下肢肌力减弱及肌体疼痛,你有可能患上了脊髓型颈椎病或是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症。

5.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般感觉,你有可能患上了脊髓型颈椎病。

总的来说,颈椎病的症状十分多样而复杂。其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有眩晕、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具体来说,患者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些患者出现下肢僵硬,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犹如在棉花上行走;另有一些患者甚至可以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更有少数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等。

当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会在每一个颈椎病患者身上表现出来,往往是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患者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

颈椎病的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患者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不会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无论如何,即使是一丁点儿小症状,都不要忽视,最好去医院就诊。

引起颈椎病的原因很多,其发病过程也非常复杂。下面介绍几种可以引起颈椎病的发病因素。

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较高。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外伤:在颈椎蜕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患者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较重。引起颈椎病的外伤包括交通意外、工作和生活中的意外、创伤及运动性损伤等。

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有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代谢: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人体代谢失常,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常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精神:调查显示,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发作或加重时,患者的情绪往往更坏,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环境:当外界环境寒冷、潮湿时,容易使颈椎肌肉、韧带痉挛,使颈部肌肉平衡失调,颈椎出现不稳定现象。

工作姿势不当:有些职业如办公室人员、打字员、编辑、作家、教师、会计、刺绣女工、手术室护士等,因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工作,易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或头颈常偏于一侧引起局部劳损,所以从事上述几种职业的人最好每40分钟左右活动活动,防止患颈椎病。

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的人总是长时间玩麻将、打扑克、看电视,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易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颈后肌肉和韧带组织超负荷,容易引起劳损。

睡眠姿势不当: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处于睡眠中,当枕头过高、过低或枕的部位不当时,易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关节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劳损。因此,喜欢卧高枕者及有反复“落枕”病史者易患颈椎病。此外,躺着看书、看电视时头部长久保持单一姿势的人,也易发生颈椎病。

颈椎病的危害非常大,有可能导致眩晕、中风、视力下降、胃病、乳房疼痛等。如果自己是颈椎病的高发患者,一定要积极预防。

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学会自我调养,这样才能更好、更健康的生活。怎样进行自我调养呢?

一是适度休息。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会休息,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和受累组织的修复。脊髓型、椎动脉型等颈椎病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病情恢复过程中,则应减少工作量或暂停工作,并应生活规律,饮食平衡,力戒烟酒。

二是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体位。坐着工作应尽量避免驼背、低头,不要伏在桌子上写字,看书时不要过分低头,尽量将书和眼睛保持平行。看书、写字、使用计算机、开车等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工作50~60分钟做1~2分钟头颈部活动或改变姿势。

此外,在工作期间和工作结束后还可做一做保健操。可根据不同职业和工作体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肢体对抗平衡操。如端坐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做操时,可以伸臂仰颈操为主。长期站立仰头工作的人,在工作间隙,可做抱膝、躯体弯弓动作。当因工作引起重度肢体疲劳时,可用40~45℃的热水浴15分钟,同时自我按摩疲劳的软组织,以消除疲劳。另外,在长时间工作中,每隔1小时左右,应做短暂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活动,以改善颈肌疲劳,恢复最佳应力状态。每天早晚应坚持必要的锻炼。

三是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颈椎病患者在喝水、刮胡子、洗脸时不要过分仰头;看电视时电视机摆放位置应与眼睛平行;切菜、包饺子、织毛衣等家务劳动,时间不宜太久并要经常改变姿势。

四是日常生活中要加强颈肌锻炼。加强运动,坚持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这样有助于预防颈椎病。在工作期间或工作结束时,可做头及双上肢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保持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应加强颈部活动,常做颈部保健操,并纠正不良姿势。尤其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运动锻炼。

五是防止外伤。注意避免颈部的意外伤害,既要防止头颈部外伤,又要预防慢性劳损。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低头工作人员,不宜长期连续作业,工作期间应多做颈部运动和按摩。注意合理的休息,低头或在计算机前坐l小时后需要活动放松颈部10分钟。

六是注意颈肩保暖和避免负重物。注意颈肩部保暖,防止受凉,减少发作诱因,夏天不要在空调房间呆过久。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