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我们的器官会说话
15896100000012

第12章 手臂透露出的秘密(1)

手臂泄露了健康的秘密手

你知道吗?人的五个手指代表不同的脏腑,有6条经脉循行: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经络在手指尖部开始交接。其中,大拇指对应着肺经,主心脏和肺;食指对应着肺、大肠经络;中指有心包经通过,对应心、肝脏和血液循环系统;无名指为三焦、心包经络,对应脏腑是肺;小拇指对应心脏和小肠经络,主肾脏、循环系统。

五根手指,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五根手指又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各主不同的脏器,互相关联、相互补充,才保障了全身气血的顺畅。

当某根手指出现症状时,可能所对应的脏器就会出现问题:当拇指出现疼痛现象时,可能是心血管、肺部疾病,同时还伴有咳嗽、气喘、心慌、心烦等症状,如果按压拇指,可以缓解症状;当食指疼痛时,可能是肺、大肠疾病,如果经常按压双手食指,则能刺激肺、大肠经络;当中指疼痛时,则可能是肝脏、心脏疾病,可以按压双手中指,能缓解症状;当无名指疼痛时,可能是肺脏疾病;当小指疼痛时,则可能是肾脏和小肠疾病,伴有尿频、尿急、腰酸、腹泻等症状,出现这种症状,可以按压双手小指。

按压是保健手指的最主要方式,由掌心向指端方向,力度适中,频率一致,每次5分钟左右。另外,如果同时刮手指,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因为经常刮手指,能够通经活血,对大脑和脏腑都有保健作用。这里有一个口诀:常刮拇指健大脑,常刮食指胃得健,常刮中指可强心,常刮小指壮双肾,常刮无名指肝得和。

在做刮手指保健操时,在每个手指的背部刮50下左右,就能有良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五指是与五脏相连的,手指与腑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的盛衰都可以通过五指的按摩来调节、滋养。同时,应经常关注手指出现的一些症状,关注手指,就是在关注脏腑的健康。

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和生活,有时身患大病也全然不知,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对疾病的疼痛已达到某种免疫地步的原因。于是,一直到了疾病恶化后才稍有感觉,那时再匆匆忙忙地去看病,恐怕已经晚了!事实上,只要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就能很好的预防和改善。比如手也存在两种隐患,如果平时多注意一些细节,疾病是不会缠上我们的。

第一大隐患:手很麻木,提不住东西。

吴冬最近经常感到两手酸胀,还伴有麻木感,当握着筷子夹菜吃饭时,总觉得使不上力气,食、中指麻木、僵硬,有时候麻得难受,他都难以入眠,慢慢地,不仅手麻,胳膊也开始感到麻木、使不上力气了。

手部麻木,这是手部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它也是多种疾病的信号提示。一般是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颈椎病是引起手部麻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好发的疾病之一;上肢神经卡压,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血液不通畅,手部得不到血的供应使活动受限,引起麻木;中风是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见疾病,虽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发生中风,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症状,应多加注意,警惕是否有患中风的可能;如果患有糖尿病,早期症状也会表现出手部麻木等。

所以,对于手麻现象不能忽视,应立即去医院咨询、就诊。平时要经常做一些缓慢活动颈部的保健操,枕头一般以7~9厘米高为宜,不高不低,软硬要适中,保持正确的睡姿,这样可以避免颈椎局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压导致手麻。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来说,出现手麻现象,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平时要注意饮食保健,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等营养素。

第二大隐患:“鼠标手”带来的困惑。

在互联网时代,电脑越来越普及,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电脑了,巨大的压力,激烈地敲打着键盘,终于练就了一双“鼠标手”。“鼠标手”是一种职业病,也就是狭义的“腕管综合征”。长时间打字或移动鼠标,使腕关节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会导致食指和中指僵硬疼痛、麻木及拇指肌肉无力感。每天持续用2~6小时电脑的人,都可能患上“鼠标手”这种病。

为什么用电脑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鼠标手”呢?这是因为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就必须背屈一定角度,手腕长时间的弯曲加上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致使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鼠标手”。出现“鼠标手”时,还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常常感到手指、手掌、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硬、发麻、酸痛等;有时候疼痛难忍,甚至可以迁延到胳膊、上背、肩部和脖颈;拇指伸展不自如……

显然,“鼠标手”已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如何预防被“鼠标手”缠身呢?

不要在电脑前工作太长的时间,在连续使用鼠标1个小时后必须做放松手部的活动,比如旋转手腕,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手腕多次;鼠标和键盘不要放得太高,应放在一个稍低的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姿情况下,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养成良好的坐姿等。预防“鼠标手”最重要的是减少神经压迫,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要经常多做一些握拳、提指、伸展五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手部麻木和“鼠标手”是存在于手上的两大隐患,对这两大隐患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手掌与人体的各个器官联系得最为密切,所以通过观察手掌,就可以发现机体内部的活动状况。准确地说,手掌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它可以随时反映出人体尚未暴露出的各种潜在“危机”。身体正常、健康的人,手掌感觉应该是温暖、润泽,没有麻木、疼痛等感觉。如果手掌过热、过冷、过潮、过干或出现其他异样情况,都应该引起注意。

当手掌过热时: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手心经常发烫,贴在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会有热热的感觉。有的人还会出现夏天手心热、冬天反倒手脚冰凉等现象。中医学认为,这是五心烦热,即两脚心、两手掌心和“心烦热”。所以说,当手掌过热时,一般是肾阴虚而引起的五心烦热。只要及时自我调理,是可以缓解症状的。比如饮食的调理,忌辛辣刺激、烟酒等食物,因为辛辣食物也容易损伤阴血,阴不制阳,则会手心发热。另外,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生气,因为“气有余便是火”,火热损伤阴血,会发生手心热。

当手掌过冷时:有的人天气一冷,就会浑身发冷,尤其是手脚冰凉。中医学认为,这种情况属于“阳虚”,是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最终导致手掌冰凉。脾胃虚寒、消化吸收系统较差的人,都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消化不良、贫血、疲倦乏力等现象。缓解这种症状的最好措施是:勤运动,勤甩手。早上起来迈开大步,甩开双手,促进气血运行,全身就会暖呼呼,因为一早就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所以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多多参加运动,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工作一段时间后,最好活动活动手,促进手上血液循环;多补充维生素E,对血液循环畅通很有帮助;多吃含烟碱酸的食物,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等。

当手掌出汗时:许多人认为,出汗是调节体温的一种正常功能,所以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可是你知道吗?手出汗与其他部位出汗有所不同,身体其他部位出汗是因为热,而且越热汗就会越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但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掌经常出汗的人,通常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汗。如果你的手掌经常有这种类似的现象发生,一定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一般来说,手掌出汗多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所致,所以手心易冒汗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另外,保持手掌干燥也很重要。

当手掌长茧时:一般来说,经常受到摩擦的部位是很容易长茧,这样看来,手掌长茧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茧是皮肤上的赘肉,我们不能小看它,因为长茧的部位有可能关系到内脏衰退。例如对于女性来说,长在无名指上的茧,则表示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而对于男性来说,则是肾功能衰退。所以,还是多多关注一下长在手掌上的茧吧!

指甲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指尖免受伤害。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每个人指甲的颜色、形状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其指甲的颜色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指甲的颜色、形状来观察一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健康的指甲应是平滑光洁,甲面无纵、横沟纹,也无干扰斑,颜色、密度均匀,比皮肤稍微红一些,轻度红润。不健康的指甲也各有各的特点,比如甲剥离、甲分裂、甲纵沟、灰甲、脆甲、薄甲、嵌甲、反甲、甲纹、甲变色、甲点状凹陷……一般最常见的是灰甲。引起上述疾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营养不良,有的是因为消化系统的疾病,有的则是因为呼吸系统感染,还有的是因为真菌感染。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会使指甲越来越不健康。那么指甲的不健康会反映出身体的哪些疾病呢?

指甲相对较短的人,心脏功能较弱,腹部、腰部以及下半身容易感染疾患;如果是贝壳型的指甲,则脊髓及神经系统方面容易出问题;如果指甲下端半月形较大(指甲的根部,一般人都有小小的白色部分),表示血液循环过快,半月形小,则表示血液循环较差,半月形完全消失,表明到了贫血的地步;如果指甲端嵌到肉里,则容易患神经痛、风湿等疾病。

当然,指甲是随着身体的状况不断变化的,指甲不正常的变化与缺乏各种营养素有关。当体内缺乏蛋白质时,指甲会出现白条纹;缺乏微量元素时,则甲色苍白、无血色,指甲变薄、无光泽;当缺乏维生素A和钙时则指甲干燥、易裂;当缺乏维生素B时,则会出现沟痕;缺铁会导致指甲凹陷,或纵向凸脊;缺锌会导致指甲出现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