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已
15900700000024

第24章 他人型赛马(1)

在很早的时候,年轻人就知道有三种方式可以赚钱:(1)跟富人联姻;(2)以漂亮、干净且合法的方式窃取;(3)结交合适的人。

有些年轻人设法跟富人结了婚,后来往往后悔当初因为金钱放弃了爱情;有些孩子找到了窃取的办法,后来却发现这些方法并不如他们原来所想的那样合法。但是大多数年轻人都忽略了第三种方法,他们以为凡事需要自己亲自来做。

真是糟糕的想法。你应该结交合适的人。除了家族型赛马和配偶型赛马之外,这种他人型赛马是最有可能帮你赢得人生这场比赛的马匹。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他人型赛马是他们的终极选择,因为你很难将爱情和事业有机结合,而且也几乎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与此同时,要想大获成功,他人型赛马是最难以驾驭的一匹坐骑。

所以我们必须万分小心地选择和借助合适的人,以帮助我们取得荣耀和成功。不过,这种小心所得的回报也相当丰厚。

罗伯特·斯旺森(Robert Swanson)的家里不曾有一个人完成过大学学业,他要打破这一局面,而他所选择的学校麻省理工学院,是全美国最负盛名的理工大学。

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后来的结果证明,在他选择自己的赛马时,该大学的招牌对他极有帮助。

在麻省理工的第一年,斯旺森的成绩不好,在全班处于三流之列。有点出师不利。上二年级时,他弃学化学,转学管理。在从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毕业之后,他进了一家颇有名气的银行,即美国花旗银行。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年之后,斯旺森找到了他的第三匹赛马:克莱恩那·帕尔金斯风险投资公司,这是旧金山一家富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公司。

该公司初创之时就取得了诸多成功,包括投资康柏电脑公司、莲花公司、坦丁姆公司以及太阳微系统公司等。

斯旺森在克莱恩那·帕尔金斯公司并没有待太久,不过这段不太长的时间已足以使他对基因拼接这门新兴科学产生了兴趣。

此前两年,两位生物化学家赫伯特·博耶(Herbert Boyer)和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从两个独立机体上取出了DNA链,将这两条DNA链黏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全世界第一个克隆体。博耶和科恩将他们的新技术称为“DNA 重组”。

斯旺森当年28岁,他瞄准了自己的第四匹赛马: 赫伯特·博耶。在二人初次会面结束时,双方同意每人出资500美元,从而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共同开发DNA重组技术。斯旺森负责资金和市场营销事宜,而博耶(他后来赢得了诺贝尔奖)负责科研工作。

博耶的研究卓有成果。在最先面世的6项生物科技产品中,有4项是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的研发成果,分别是:人体胰岛素、α-干扰素、人类生长激素和抗凝药物TPA。

1980年10月14日,在他跟赫伯特·博耶首次会面之后不到5年,斯旺森鸿运当头。基因技术公司在这一天上市了,那是美国历史上预计发行股票最多的时候。当日收市时,罗伯特·斯旺森的身家涨到了近5亿美元。

那一年,他32岁。斯旺森的成功表明,在恰当的时机站在恰当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毋庸置疑,如果你想在当今社会中取得成功,那么你必须把握时机,虽然这一时机未必尽善尽美。赫伯特·博耶代表着机会之窗,而对其他人来说,他就是一匹他人型赛马。因为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不大可能单凭个人实现自己创意的商业化。

机会之窗开启了两年多的时间。有多少人曾经阅读过基因拼接和DNA重组方面的信息然而却无所作为呢·(单单在《国家调查》中阅读过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体方面的信息的人就至少有1000万)。

有多少人曾如此说过:“很有意思,不过我又不是生化学家。”斯旺森也不是生化学家。

人生缓慢向前。新的机会不断涌现,又飘然而逝,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每个人都是生逢其时又逢其境的,关键是要在机遇来临而又不曾消逝之时对其进行识别。这就是斯旺森的优势所在。

忘记昨天吧。就算当投资银行业务几乎就等于批准行窃之时你并不在华尔街工作,那又怎么样·就算当几乎每家电脑公司都能产生大批百万富翁之时你没有生活在硅谷,那又如何?

今天就是今天,今日的机遇不会出现在昨日的成功之中。(这就是通往事业之峰的共同之路,它崎岖坎坷,危机四伏。)你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今天(而不是昨天)我可以利用谁到达成功之巅峰?

汤姆·珀金斯(Tom Perkins)就是这样。尽管他的克莱纳·珀金斯风险投资公司与斯旺森已经分道扬镳,但他并没有怠慢斯旺森。当斯旺森来找他的时候,他提供了10万美元,助其创建了基因技术公司。珀金斯的赌注得到了回报。基因技术公司上市当天,珀金斯的4年投资已经价值3.5亿美元。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除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之外,珀金斯还成了基因技术公司的董事长。

珀金斯借助于斯旺森,斯旺森也借助于珀金斯。你的最佳赌注绝对应该下在他人型赛马身上。你要到哪里才能找到这样一匹强健的坐骑呢?

找一个老板当坐骑

你的老板就是个自然而然的跳板。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如果你为之工作的人并不是合适人选的话,你就应该立即发出急救信号,并做好“弃船”另谋高就的打算。你与你老板之间的关系是你事业生涯中最为重大的单项因素(无论其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要精心挑选老板(如珀金斯曾是斯旺森的老板)。

你应该更多地审度你为之工作的那个人,而不是你为之工作的那家公司。他是否有前途?如果没有,那么谁有?要始终尝试为你所能找到的最聪明、最有能力的人工作。如果你的老板前途光明,那么很可能你也一样。

无论你相信与否,有些人喜欢为无能之人工作。估计原因是他们觉得,如果老板是个庸才的话,那么他们自己就如鹤立鸡群,更能脱颖而出。但实际情况通常恰恰相反,高级管理层往往会认为整个团队都能力欠缺。如果他们对某项工作心有不满,他们会把相关的每个人都剔除出局。你怎样才能选择一个老板当坐骑呢?你应该着眼于哪些特征?

如果你询问某个人际关系方面的专业人士,比如猎头,向他们询问哪些特质能使人走向成功,那么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诚实、才智以及自信心等。拥有这些特质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些不过是基本素质而已。许多人都拥有这些基本素质,但却不是能充当坐骑的好老板。下面是一些除了这些基本素质之外你应该寻找的特征。

些许懒惰

工作狂、事无巨细型的老板都不是理想的选择对象。在内心深处,他们宁可事事亲为。你永远不可能与这种老板建立起一种不可或缺的关系。你要找一个稍微有点懒惰的老板。

与那种事无巨细型的老板相比,这种老板会放手让你做很多事情。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你的能力就会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而他就会更加倚重你。如果你打算在这家企业长期干下去的话,你就需要让他们对你产生这种依赖感。

少许狡猾

你的他人型赛马不应当是一个鹰级童子军。现实世界并不是由那些目光敏锐、到处寻找老太太以帮助人家过马路的人组成。虽然这种人确实存在,但他们不是社会主流。占据主流的是那些眼神狡诈、想方设法牺牲他人以成全自己的人。在这种人面前,稍稍狡猾一点或者处事圆滑一些往往更好。当你的未来老板的对手们永远都捉摸不透他的意图时,你的候选坐骑就占据了有利地位。因此,如果你的老板略微有些圆滑,那你就找对人了。

多些政治精明

企业并不是理性机构,里面充斥着许许多多自我意识极强之人。

能在这样一群人身边工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鲜有老板具备这种能力。它要求此人能慧眼识人,也需要在个人自我意识成为障碍之时有对其进行压制的意愿。你的候选老板应该表现出这种能力,尤其是如果他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的话。通用汽车里上演的政术和手腕比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国务院以及白宫加在一起还多。

一种武士心态

要找一个知道如何赢得重要战斗的老板。外面的世界竞争激烈,而且随着企业的全球扩张,这种竞争一年比一年甚之。[我们就此现象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商战》(Marketing Warfare)。]如果你的候选坐骑是勇士型的,敢于迅速拿起武器杀进战场,那么也许你得到的是一匹获胜之马。但是在下注之前,切勿匆忙行事,先看看他能够打赢几场战斗。死武士可成不了好坐骑。

大量实战技巧

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事关成败。你的老板坐骑应该表现出激发他人热情的能力,有人称其为“拉拉队长”,但是我们称其为优秀推销员。里根(Ronald Reagan)就是一个堪称完美的领导型人才,他善于表达并推销自己的观点。谁还会在意他午觉时间过长或者粗心马虎疏于细节呢·(记住,些许懒惰对一位老板来说是一种美德。)

他是一匹优秀的坐骑。

你会注意到,我们从未说善良、慷慨或者热情是一位老板所应具备的特征。不幸的是,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所应具备的美德。也许要实现人的救赎,这些美德是必需的,但是对于成功来说这些却并非必要。作为将军,拿破仑和巴顿也许并不十分讨人喜欢,但是他们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坐骑。也许你永远都不会见过有哪个首席执行官比查尔斯·雷夫森(Charles Revson)和杰克·韦尔奇更难对付,但是这两个人确是商界里的优秀坐骑。在唐纳德·特朗普以及他那强烈的自我意识下工作不可能总是充满甜蜜、一片光明,但是他曾带领他的队伍打过好几仗(有胜仗,也有败仗)。那句老话,好人最后总是输给蠢人,也不无道理。

你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老板呢·奉承是关键。如果你能讨得老板欢心的话,在企业里要升职就会容易得多。

罗纳德·德卢加(Ronald Deluga)是罗德岛布利恩特学院(Bryant College)的一名心理学教授,他调查了陆军中的124名现役男女军人。他发现,那些致力于讨好当权者与那些已经在团体中取得了有利地位并拥有相当权力的人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德卢加指出,陆军是企业等级制度的优秀样本—这一结论是我们衷心赞同的。) 你怎样才能讨好自己的老板呢·奉承,毫无疑问。但最好不要过于直白。德卢加的建议是,锁定一个与你的老板经常接触的人(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同事、你老板的上司或者老板的秘书),然后在他面前说老板的好话,他会把话传过去的。

你该不该在某些时候跟老板意见不一致呢·当然应该,德卢加说,但条件是事后你要潇洒地举手投降。如果能说服你改变想法,老板会感觉非常良好。

奉承会有回报。花钱大手大脚的大老板们有时对自己的骨干下属非常慷慨。露华浓的董事长罗纳德·佩雷尔曼给他的三名主要助手[唐纳德·德雷普金(Donald Drapkin)、霍华德·吉蒂斯(Howard Gittis)和布鲁斯·斯洛文(Bruce Slovin),这三位都是律师]每人每年l000多万美元的薪水。

在史蒂夫·罗斯(Steve Ross)将他的公司华纳通讯公司(Warner communications)与时代公司(Time)合并之后,他以重金对公司骨干进行了奖励。执行副总裁罗伯特·摩加多(RobertMorgado)得到了约1600万美元;总裁办公室的职员迪恩·约翰逊(Deane Johnson)以及公司总顾问马蒂·佩森(Marty Payson)每人得到了大约2000万美元;而首席财务总监伯特·沃瑟曼(BertWasserman)得到了大约2100万美元。

瞄准最高点

更加优秀的“坐骑”是你老板的老板。换句话说,要抬高自己的起点。这一点很难付诸实施。你必须既谨慎又大胆,两者要同时同步,缺一不可。

在一家巨型企业里,下一任的首席执行官将会是某个在事业生涯早期就被现任首席执行官发现并按照接班人进行培养的人,这一点不言自明。(你不可能正好一下就跳进快车道,必须有人把你安排在那里。)能力很可能只是一个很次要的考虑因素。

那你如何才能引起某个比你高出五六个层级的首席执行官的注意呢?或者更难的是,你如何才能令一个你根本不为其工作的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注意到你呢?

在20世纪50年代,当有人要求他试一试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Akio Morita)送来的几个录音机时,大贺典雄(Norio Ohga)还只是东京艺术大学里一个崭露头角的歌剧演员。在众多学生当中,唯有大贺典雄坚持认为录音机是可以改进的。(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来引起盛田昭夫的注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