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已
15900700000027

第27章 伙伴型赛马(2)

当今好莱坞的霸主是乔恩· 彼得斯和彼得·古伯( PeterGuber),这一对电影巨人为我们带来了《雨人》(Rain Man)、《蝙蝠侠》(Batman)以及《紫色》(The Color Purple)。索尼最近购买了他们的制作公司(古伯-彼得斯),并任命他们为哥伦比亚电影娱乐公司(Columbia Pictures Entertainment)的联合董事长。索尼的出价相当高。在他们于1980年开展的一项生意中,索尼出资2亿美元,其中4 500万美元进了古伯和彼得斯的腰包。在哥伦比亚公司,他们不仅可以分享利润,并分到5 000万美元的红利,而且每人每年还有275万美元的薪水,并且薪水会随着生活成本变动进行调整。此外,如果哥伦比亚公司的评估价值升高的话,他们还将共享其所增价值的8.08%。

古伯先生是乔恩·彼得斯的第二匹坐骑,后者原本是好莱坞一名美发师,因为制作了一部史翠珊主演的电影而声名鹊起。拥有两个法律学位和一个MBA学位的彼得·古伯有足够的资历和经验(他曾经是哥伦比亚娱乐公司制作部门的主管),他能使这家电影公司走向成功。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无论(结果)如何,古伯和彼得斯都不会输,他们已经预先得到了大部分钱。

唐·辛普森(Don Simpson)和杰里·布鲁克海曼(JerryBruckheimer)是另一对在好莱坞大有名气的组合。他们是《闪舞》(Flash dance)、《壮志凌云》(Top Gun)以及《妙探出差》(BeverlyHills Cop)的制片人,二人刚刚与派拉蒙影业公司签下一个史无前例的5年合约。该制片公司给他们签了一张3亿美元的空白支票,用于制作5部电影。这一对合伙人可不经派拉蒙公司过目,直接对这5部影片进行甄选、剪辑以及推广。“他们投入资金,我们投入才智,然后大家电影院里相见。”辛普森如此说。

伊斯梅尔·麦钱特(Ismail Merchant)和詹姆斯·艾沃里(James Ivory)已经共同制作电影长达27年。他们最为成功的电影是1986年出品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该片赢得了3项奥斯卡金奖。事实上,麦钱特-艾沃里制片公司还有个合伙人,从该公司创立之初她就开始与之合作,她就是露丝·普劳尔·雅布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除了负责服装和艺术指导以外,她还撰写剧本。

电影界里另一对获利颇丰的搭档是吉恩·西斯科尔(GeneSiskel)和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他们的节目《西斯科尔与埃伯特》(Siskel&Ebert)在175个城市播出,是最为成功的影评节目。这一对影评人已经合作了12年。

搭档并不一定就得是好朋友。西斯科尔和艾伯特在社交中就没有交集(艾伯特单身,而西斯科尔则已婚并育有孩子),他们只是每周会一次面以制作节目。但是他们的关系一直令二人都从中受益。他们每人的年薪都超过了1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他们在报社工作的收入(他们分别效力于芝加哥的两家报纸,这两家报纸是竞争对手)。

商业合作伙伴

除了企业家之外,长期合伙关系在企业中是很罕见的。首先,把两个合伙人放在一个机构的一个部门里很难。为什么不呢?为什么不与一个永久性的搭档合作,就算是在同一家大型企业里?这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对率先进行尝试建立伙伴关系的人来说,这片土地可能会有大量产出。

广告公司已经尝试建立伙伴关系好几年了。他们常常会组建起一个创意团队,其中包含一名艺术总监和一名文字撰稿人。这种安排常常是临时的,只在偶尔的情况下,某个团队才会形成一种长期关系。

真正的团队常常在某家企业的上层运作。汤姆·墨菲(TomMurphy)和丹·伯克(Dan Burke)已经合作管理了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18年,此外还有西北航空公司(North west Airlines)的阿尔·谢奇(Al Checchi)和加里·威尔逊(Gary Wilson)。

威尔逊在1963年初次遇见谢奇,当时他在华盛顿特区谢奇的叔叔手下一家咨询公司里谋到了一个职位。1974年,他进入万豪公司。

1975年,他聘用了谢奇。1982年,谢奇到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市的巴斯机构(Bass Organization)工作。1984年,在他的帮助和策划下,巴斯机构拿自己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阿尔维达一块不动产换取了迪士尼公司25%的股份。随后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帮助迪士尼制订了一份战略计划。就在同一年,威尔逊以首席财务总监的身份加盟迪士尼。

无论是对谢奇还是对威尔逊来说,在迪士尼建立的关系给他们带来了丰厚回报。谢奇从中获利5000万美元,而威尔逊则收获了6500万美元。1989年,阿尔·谢奇和加里·威尔逊从这些钱中抽出一部分,再加上大量借贷资金,以36.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西北航空公司。

商业合作伙伴关系的潜能尚没有被充分挖掘。不过,当两个彼此信任的人一起合作时,奇迹就会发生,他们往往能完胜各自的竞争对手。

婚姻伙伴

当双方既是商业伙伴又存在着婚姻关系时,情况将会如何呢·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职业大军,尤其是成为高级管理人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有婚姻关系的合伙人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组合,而并非会对工作造成妨碍。如果二人的婚姻令人满意,那么他们彼此之间会有更为牢固的承诺。他们之间往往更坦率,也更诚实。(商业中的最佳伙伴关系往往跟婚姻中的关系十分相像。)

迈克尔· 鲁比( Michael Ruby) 和梅里尔· 麦克洛克林(Merrill McLoughlin)最近被任命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的联合编辑。关于他们的任命,没有任何异乎寻常之处,除了一点,那就是他们已经结婚3年。“大家对他们二人都评价很高。”该栏目的一位高级编辑说,“他们的意见常常惊人的一致,而且他们二人相加就有了40多年的经验。他们就是《新闻周刊》中的奥兹(Ozzie)和哈里特(Harriet)。”

阿瑟·奥滕伯格(Arthur Ortenberg)一直在经营他自己的纺织公司,而他妻子是一名服装设计师。结婚19年后,他们决定创办一家服装公司,目标顾客群为美国职业女性。“我自己也是一名职业女性,我一直想使自己看起来漂亮些,而且我觉得你无须花很多钱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他的妻子说。

1976年,他们用自己的5万美元存款加上从亲戚朋友那里筹来的20万美元成立了丽资-克莱本公司(Liz Claiborne)。13年后,丽资-克莱本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该公司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位居该行业第二,仅次于V.F.服装公司。

丽资·克莱本和她的丈夫阿瑟·奥滕伯格是一个绝佳例证,他们证明了夫妻档的强大力量。可是当婚姻关系破裂之时,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这就是夫妻档中不利的一面,其中一个最佳案例就是道格(Doug)和苏茜·汤普金斯(Susie Tompkins)。与奥滕伯格和克莱本一样,汤普金斯夫妇也是合作创建了一家时装公司,名字叫做埃斯普利特(Esprit de Corp)。这家公司也曾取得巨大成功,1989年它的全球销量超过了10亿美元。

在创建这家价值数亿美元公司的道路上,汤普金斯夫妇的婚姻关系开始破裂。他们的个人差异渗透进了公司之中。苏茜希望为职业女性设计服装,而道格则希望生产些比较独特的服装。然后双方都通过与员工结成同盟来反对对方,以暗中破坏对方的举措。销量和利润于是一路下滑。

经过几年的混乱之后,道格·汤普金斯最终同意将自己持有的50%股份卖给由其妻子苏茜·汤普金斯所掌控的一个投资集团。

寻找伙伴

在寻找合作伙伴时,态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你必须保持思想的开放。

在社会中,大多数人热爱社交,但是在生意场上,许多人都是独行大侠。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同事视为竞争对手,而在典型的大型企业里,事情也确实如此。然而这种态度却蔓延到了与其他人的关系上,许多大型企业里的人往往变得非常刻薄、强悍且挑剔,特别是在跟供应商打交道时。

在你能找到一个合作伙伴之前,你必须先找到一个朋友。但是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得力的合作伙伴,仅有友谊还远远不够。你必须学会尊重伙伴的意见,即使它跟你的意见相左。对许多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难以做到。许多人不会尊重任何他人的意见—如果该意见与自己的看法不同的话。如果你也存在这个问题,那么你得先解决自己的这一问题,然后再努力寻找伙伴。

相互尊重是一种黏合剂,它能令合作伙伴团结一心,无论是在时运不济之时,还是在一帆风顺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