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16000400000012

第12章 教师专业发展(3)

大量的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科课程过深、过剩,如有86.2%的人认为“我的学科专业知识能适应中学教学”,而对此问题的否定判断只占0.8%;第二,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窄、过陈、缺乏人文科学基础,也即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如对于“我的科技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适应中学教学”这个问题,有186%的人持否定态度,39.2%的人表示模糊;第三,重学科课程知识而轻教育理论课程。教师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很多人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26.7%)或模糊(21.5%)。有36%的人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般思想不了解。有42.5%的人对我国教育目的表示模糊,有36.6%的人不懂教育的历史等。这说明了教师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同时也映了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训练薄弱,教育课程不受重视,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研究不够重视等。其他有关资料也反映出,有50%以上的高师毕业生由于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外的其他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的基础,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考查、开展科普、健体和审美活动等。事实上,教师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标准。

(三)教育实践能力差

从关于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临床技能的调查结果中,发现教师实践能力都比较低下。如至少40%以上的人不经常与学生谈话和与学生保持接触,70%以上的人不大使用信息交流技术;对“我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恰如其分地挑战环境、努力开发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问题,有43.9%的人表示模糊。对“我能投入到与每个学生友好人际交往中”这个问题表示“否定”与“模糊”判断的分别占38%和37.9%。另一些关于高师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高师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教学工作能力和研究操作能力均差,如班主任工作、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和教育科研合格率低于60%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高师教育在课程上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脱离基础教育实际需要,如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也逐渐萎缩、流于形式,导致了教育实践能力偏低的状况。

(四)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

由于我国的高师教育长期忽视师范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没有让他们接受特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致使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薄弱,科研能力缺乏。调查显示,有31%和38.9%的人对“我对教育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具有反思的习惯”问题持否定和模糊态度;有87%以上的人未达到平均每年发表一篇文章的指标,分别有27.4%和60%的人对“我具有对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表示否定和模糊。另据有关调查表明,师范毕业生由于缺乏创造能力和个性,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在教育教学上引发出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陈旧,害怕变革;用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学生,局限于单一模式,排斥多元化教学模式;否定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实行满堂灌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惟一标准,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等等。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优化

进入21世纪之后,不少国家在大力进行教育与课程改革时,都不约而同地把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作为突破口或视为决定性环节。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是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不大力提高,就不能适应教育与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成功也将是不可能的。未来学校和教育的质量、人才的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因此教师素养结构的优化,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师正在实现着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的历史性嬗变,这客观地要求教师素养建构起新的结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教师专业化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孕育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与时代,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教育理念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作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二)形成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

教师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第一,处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这是要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同时还是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

第二,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第二个层面。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有教师专业的特殊要求。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其次,教师要对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这使教师有可能与科任教师在教学上取得协调,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再次,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多种表现形态。第四,教师需要掌握该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以及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创造意识具有重要的、远远超出学科知识所能提供的价值。

第三,教育学科类的知识,它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学生、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在这方面,要加强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对人的认识和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案例谁之过?

“老师水平低的,我一般听半堂课就走人了。如果一堂课很无趣,我还在听,唯一的解释是,这个老师正在用点名来保证课堂的虚假繁荣。我走不了,但会讲话,我会看书,一般不会理这个老师。”

武汉一所高校大四学生肖同学正在准备考研,可那些味同嚼蜡却又不得不忍受的课常常打乱他的复习计划:“偏偏讲得不好的老师喜欢点名,经常用‘再不来上课,就不用考试了’这样的话来威胁我们。”他“很想了解这些老师的心态”。

大学课堂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趣、无聊,而“讲话、看书、不理老师”则是学生们普遍的应对策略。他们“上课时低着头,面无表情,不看你,也不回应你”,某大学新闻系余老师形容她的课堂是“一潭死水”。

“再有激情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也都是赶紧把备好的课讲完,落荒而逃。”余老师说。

她发现,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渠道多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85后”大学生心高气傲,吹毛求疵,不谦和不宽容,不轻易服人。老师们似乎有点儿“镇不住”学生了。

艺术系学生小钟有点儿“可怜”她的“邓小平理论”课老师。“那是个老教师,不会用多媒体,讲得又枯燥,下面乱哄哄的。他也想跟我们搞好关系,就让我们每人写一张纸条,对他提意见。我们写了,也没见有什么用。有一次实在闹得厉害,他就大吼一声:‘我不想上你们的课了!’然后又拼命克制住自己。软硬兼施却总是失败,成了全年级的笑柄。”

而小钟不喜欢另一位老师的理由是:“他整节课都站在讲台后面动也不动,只能看到上半身。仔细听一下,讲得还可以,但声音太小了,听着费劲儿。”

余老师有一个学生小段,老师们一致评价专业素质不错,却和其他学生一样从不积极听课,从不主动发言。“他似乎觉得,上课回答问题是一件没有必要、很无聊的事情。”

“他不说,可你能感觉到这种态度:你这个老师也就这点儿水平。”尽管已经身为教研室主任,面对小段时余老师还是觉得有一些挫折感。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余老师有一种被嘲弄的感觉。

由于小段的动手能力比较突出,而余老师恰恰对电脑并不太在行,在上“报刊版面编辑”这一课前,余老师决定由小段来给同学们演示电脑排版。尽管她提前两周就嘱咐小段做好准备,可临到上课的前一天,小段突然向她请假。他提出的理由并不很充分,余老师还是批准了。可第二天,当她走进教室时却惊讶地发现小段就坐在同学中间。

那堂课最终还是由小段来主讲。看着他娴熟地演示编排程序,余老师承认自己动手能力真的不如学生,但心里还是忍不住生气。虽然不断告诉自己也许只是个误会,“但他的眼神和表情让我觉得,他是故意的。他不想得罪老师,又想让你急一下”。

现在的学生,两个字:挑剔!一些教师摇头感叹:学生挑剔老师的知识水平、上课技巧,还要挑剔人格魅力和管理学生的技巧。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正在逐渐消失,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赵老师感觉压力最大的是一门关于网络的课程:“很多学生都有开博客、开网店的经历而我没有,他们往往知道的比我多、接受得比我快,这样学生的课上着都心虚。”

尽管每次都用心备课,赵老师仍遭遇过学生当堂“叫板”。一次给广告专业上课时,一名大四学生很不客气地站起来直言:“老师,你说的这些网上都能查到,我们想听实用点的。”

赵老师感觉“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之后两三天都无法平静。她认为学生不满的原因,固然有在就业压力下功利性地排斥理论课程,但更重要的是,自己非广告科班出身的专业背景,也无法让学生服气。

赵老师本科学计算机专业,跨专业考研读了传播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她仅在研二时学过一学期的广告学课程,相比之下,这些已经在广告专业浸淫了4年、又开始实习的本科生们,似乎真的有底气“小觑”这位硕士老师。

有人曾做过调研发现:“有的老师点名点20分钟,一节课去了一半。然后开电脑,电脑又坏了,弄半天。学生都很理性,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课堂上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要来听课?上课是有时间成本的,他会比较,投资在课堂的一个小时,比自学一小时,哪个收获更大。”

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没有变,只是“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那么懵懂了,他会看破你这个老师,知道你是什么水平。如果老师没有给学生一种崇高的感觉,学生对老师就没有敬畏感。在学生身上找不到价值,老师会更加敷衍塞责”。

要想真正让课堂“火”起来,主要责任还是在老师身上。专家认为,教师应重塑神圣感和责任意识,重建课堂磁场,把远离课堂的学生“拉”回来。

如今是网络的社会,专业知识每天都在更新,如果我们的教师队伍还留停在只用几年前所学的去教学生,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令学生反感,因为学生现在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师队伍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可以让学生喜欢到教室里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