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考试模式
16001000000011

第11章 考前准备(2)

第三个途径是去各地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那儿的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会给你满意的答复。最后一个途径是通过热线电话咨询,如北京的“青春热线”(64051039),“中小学生咨询服务中心”(64015043),上海的青少年发展问题咨询指导总站咨询专线(62471811)等。

【案例】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分数

现在许多家长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孩子的分数。其实分数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时甚至只是反映了一种假象。

有一次,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把孩子所在班级全体学生的成绩表拿来给我看。问我,为什么大家的分数都这样低?我发现成绩单上大多数学生不及格,甚至一些尖子生的成绩,也只在及格的边缘。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的学生年级越高,考试的分数越少。小学的时候一般要得90分以上,80分就是差的了。上了初中,各门功课都能保持在80分以上,就是相当好了。等到了高中阶段,每一门功课若能不低于60—70分,也就相当不错了。到了高三阶段的模拟考试,分数就更低了。不信你看看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每门只要不低于50分,大多数都能被录取。考试分数逐渐降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的课程增多了,内容复杂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考试的题目难了,一旦降低考试试题的难度,学生的成绩就会立刻提高。

众所周知,分数只是衡量学生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当学生的水平不变时,分数的高低与试题的难易程度有关。试题的难度降低了,大家的分数都高;试题的难度增加了,大家的分数就都降低了。但有一点变化不大,这就是相对分数,即成绩的排名次序变化很小。

目前,我们所参加的考试有两类:一类是过关水平考试,如平时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以检查教学效果为目的。还有学生的毕业会考和社会上举办的某些资格考试等,只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即可过关,取得某种资格;还有一类考试是竞赛选拔性质的考试,例如高考,是通过名次来决定考生命运的。试题简单,大家的分数都好,水涨船高,录取分数线也高了;试题难度大了,大家的分数都低了,录取分数线也低了。潮起潮落,关键在于学生内在的相对水平,在于名次的高低。

对于出题的专家们来说,所出试题的难度最好是有明显的梯度,以便使不同水平考生的分数明显拉开,使考生的成绩确能反映出考生的水平。若达不到这一目的,所出的试题就是不成功的。因此,出题的专家就要反复研究当前学校的教学水平,研究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在所出的试题中,有些试题是大多数学生可以做出的,有些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做出,甚至连每道试题能做出的考生的百分比都已估算出来了。然而专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每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交替变化。

因为高考中只有做出那些有一定难度的试题,才有可能取得高分,所以各个名校的教师们绞尽脑汁,反复研究历年来的考题,试图寻求突破的契机。应考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攻擂的一方,只有将学生平时训练的难度提高,以至于超过高考的难度,才能确保在高考的攻擂中取胜。

然而,此时又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平时训练的难度大大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极大地摧毁学生的自信心;二是如何在应考复习的短期内,使学生的现有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前面的有关章节中,我已经多次论述过,要想取得考试的成功,一方面是要了解自己的基础和考试难度之间的差异,以便做到知彼知己,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寻找一条达到目标的途径。如果不能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只靠提高平时考试试题的难度,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作为学生,应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关键是通过考试要找出差距,争取每次都有所收获。作为家长,不能对孩子的成绩过于强求,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分析成败的原因,必要时可找有关专家咨询,给孩子以特别的指导。而作为教师,则应在研究学习、考试和教学规律上下功夫,以求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给予特殊的指导。

此外,每次考试的成功与失败,首先是老师的成功与失败,因为每个战役的胜负,首先取决于决策者的运筹帷幄,而过于责备学生的努力程度,则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BT2〗考生与考场

一、熟悉考场

考试前一二天,考生应该熟悉考场。在比较重要的考试中,一个学校的考生可能被分到另一个学校去考试。对于这样的考生,熟悉考场尤为重要。是骑车还是步行去考场?大约在路程上要花多少时间?在哪个考场?在哪个座位?座位是靠门的还是靠角的是向阳的还是背阴的?厕所及其它设施在哪儿?靠窗户的座位若下雨是否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这些问题在临场准备时都应该尽可能弄得一清二楚。否则,一些意外情况会让你陷入应激状态,抑制你的灵活的思维能力。譬如害怕迟到而气喘吁吁地赶到自己的座位,这时安神平气的功夫却会耽搁你的作答时间,也影响你作答的质量。因此在考前要确定一下从住所到考场所用的确切时间,每次争取提前一刻钟赶到考场。有时你的表可能出现问题,你最好能与人结伴前往考场。

又譬如,如果你在开始考试时才发现窗户透过的阳光直射你的座位,这时抱怨着急只会起消极作用,而若你早有心理准备,这些事件引起的心理冲击和注意力分散作用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高考之前,尤其应该熟悉考场。这是因为,高考是严肃认真、规模巨大的全国性考试。虽然每个考生都可称得上是久经沙场,而且考前也曾接受过若干次模拟考试。但真正到了高考这一天,单就考场气氛而言就是不同寻常的。这时,若不能迅速适应考场气氛,激活知识储备,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就可能手足无措、捉襟见肘。而熟悉考场更是适应考场气氛的前提条件,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因为它为考生带来信心和安全感。

二、适应考场气氛

当考生来到考场时,会发现:很多家长满怀希望地与即将走入考场的孩子在低语;一些警察在四处巡视;许多别的考生都站在考场外边,有的略显紧张而又带着期待看着考场的门;有的在不停地看表;有的三五个人围成一堆议论着什么:考场的外面划着白色的警戒线……。这种特殊的景象自然会使你感到焦虑和紧张。面对这种特殊的气氛,你不妨这样想:

“这是决定我将来走哪条路的重要考试,我自己、师长都希望我会成功,我也相信过去的努力会给我带来好运。这些警察、警戒线并不可怕,它是为了维护这场考试正常秩序,保证我们考生之间公平竞争而设置的,它让我感到安全。别的考生做什么现在与我无关。好了,一点紧张是正常的,大家都一样,但我觉得我现在状态不错。一点正常的紧张是使我考试迅速进入兴奋状态的大好条件,更能使我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用类似这样的自我提示可以让你感到自然平和、充满信心。如果你仍然感到有些别扭,也可以做点简单的放松练习,如做几下深呼吸,可能会使你平静些。

三、把握出题倾向

临近考试的时候,许多学校都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或老师为考生押题做保。有些考生就寄希望于押题后的最后一搏。其实,考试所覆盖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从理解到应用,从基础到难点,应有尽有。所以,出哪一部分的题,以什么方式出题都是很难预测的。或者说,押题的命中率不会令人满意。而且如果考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仅把押题做为应付考试的唯一手段,或对押题寄予太高期望,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考试范围虽然广泛,但毕竟有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限定。也就是说,试题一般不会超纲。而且,考试的主要考察对象都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考试说明范围内对重点基础内容进行适当预测还是可行的。这里面有一个把握出题倾向的问题,一般来讲,以往(尤其是最近几年)出过的题今年就不会再出,但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却有可能再度出现,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涵盖在新的试题里。如同一道数学题可以有不同解法一样,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问法,目的仍是考察对本段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举例来讲,“□”很容易判断为正方形“◇”算不算正方形呢?这就需要透彻理解和灵活掌握正方形这个概念。试题往往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所以,把握出题倾向时需要考虑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表里俱变”,不但出题方式变了,而且考察的内容也变了。例如,去年考的是自由落体,求的是下落时间,而今年考的是上抛运动,求的是上抛距离。

二是“表异里同”,试题所考察的知识内容可能不变,但考题以新的形式出现。这种出题方式的可能性很大,因为重点内容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变再变,永不重复。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通过历年试题的分析对今年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预测,然后着重复习去年或近几年没有涉及到的基础内容;相对来讲,第二种情况的预测可能更有效些,预测的目的和考试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旨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针对以往考试的试题做“变式训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考察问题的解题方式。我们不妨将两种预测方法结合起来,融入到考前复习当中去。

总之,考试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掌握各学科、各单元、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都是最基本的,也是必考无疑的。只要把功夫下到教材上,下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至少能保证70%—80%的预测命中率和答对率。考高分的学生并不在于他们会做多少难题,他们的成绩反映了对基础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果中等,乃至中下等水平的考生能在双基内容上与高水平考生不相上下,那么他们最后的成绩也会难分高低。经验告诉我们,在全面、认真复习的基础上适度把握出能使考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内容,能使他们有的放矢地解决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但绝不能死押题、押死题,置基础知识和全面复习于不顾。

四、调整考试动机

〖HT〗每个人从就读开始,到步入考场那天为止,始终都在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大目标”

而努力。当你心力焦瘁、疲惫不堪的时候,还时常以此大目标作为鼓励自己奋进的动力。可见,在考试复习过程的背后,始终隐藏着这样一个助你前行、催你奋进的原动力,这就是考试动机,也就是你心中的那个“大目标”。考试动机对考试成败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因为复习过程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此动力支配下进行的。动机作用的取向和强弱直接影响整个考试复习进程。因此,考试动机的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考试动机作用最强大、影响最深刻呢?

首先,要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外部压力下产生考试动机的。来自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激励成为这些考生参加考试的决定因素。这些考生的考试动机并非发自于内心,他们只是被动地承受外来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这种外部动机的作用十分有限,影响也不深刻。外部动机引导下的考生在考前和考试过程中表现出信心不足、动力不强,有的敷衍从事,有的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都无助于考试的成功。从一定程度上讲,内部动机是由外部动机转化而来的,但内部动机作用下的考生不单是为了应付外部压力和期待去考试,而是意识到参加考试是对自己知识和才能的一次检验,是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一次挑战。内部动机的作用比较强大,而且不易受各种挫折的影响,持久性强。所以,实现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应成为调节考试动机的首要环节。每个考生在投入考试复习之前都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而考的问题。是为了向父母交差吗?是随波逐流、无可奈何吗?是为了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吗?要时刻提醒自己,参加考试是实现自身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起点,是踏上人生之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眼下时机已到,机不可失,我们何不在这次难得的挑战面前一展自己的风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