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16001100000012

第12章 教师行为文明(4)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做到纯洁、健康、标准之外,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注意语言的音量、语调和语速。音量要适中,声音不宜过分压低或过分抬高。语调要柔和,避免粗砺尖刻的语气。语速要适中,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为宜。二是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所谓语言准确,是指教师讲课时要观点鲜明,语意清晰,发音准确,用词恰当,造句符合语法规则,推理合乎逻辑。教师的语言如发音不准,词不达意,含糊不清,就会增加学生听课的困难,使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学习信息,降低学习效果。三是教师的语言要热情、诚恳。教师应将自己的真实感受、思想巧妙地融入到语言中,增加语言的情感,使语言充满热情、诚恳,富于生命力,绽放出生命的绚丽光彩。这样的语言容易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四是教师语言要富有激励性。恰当的鼓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使用激励性语言。教师不但要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且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也应使用激励性语言,以督促其上进。学生犯了错误,只知一味地批评、讽刺、挖苦、嘲笑,是错误的,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十)注意目光的运用

目光能传达人内心的情感,有时,一个目光胜过千言万语。上课时,教师目光要坦然、亲切、有神,热情地注视着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在关注着自己。教师不能向上盯着天花板,或转窗外,对学生漠然无视。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目光应该注视着学生,不要躲闪或游移不定。教师要注意运用目光表达对学生的满意、失望、赞扬、批评等信息,给学生以启迪、鼓励,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考场文明

1在考试前向学生重申考场须知,使学生明确考场纪律和考场规则,以便学生遵守。

2提醒学生考试用品是否带齐,若有学生考试用品不齐全,教师应及时提供帮助。

3于规定的时间分发考试试卷。发卷时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在黑板上写明考试科目、时间、试卷页码等信息。

4提醒学生检查试卷,如发现缺页或其他质量问题,及时为学生更换。

5学生填写卷头完毕后,帮助学生核对信息。

6准时宣布考试开始。考试结束前15分钟提醒学生注意时间。

7考试期间,教师不应对试题作任何提示性解释。

8考试过程中,教师要维持好考场纪律,及时、恰当地处理考试时出现的各种违纪行为。

9教师监考时不应离开考场,不应在考场内吸烟、阅读图书刊物、谈笑、接打电话或做其他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10教师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考试时间。

11考试结束铃声响过之后,即令考生停止答卷并组织学生退出考场,然后按顺序收集试卷,核对考生人数与试卷份数是否相符,最后将答卷排序,密封,填写考场报告单。

三、校园文明

1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者在校园内只能推行,进校门要及时下车,跨出校门后再上车。

2学生和自己打招呼时,自己应面带微笑,和学生互相问好。

3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停放在指定位置。

4在楼道内主动靠右行走。

5坚持在校园内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不说粗话,脏话,不说侮辱、损害学生人格的话。

6自觉维护校园内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7爱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维护校园的自然环境。

8注意爱护校园内的公共财产,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四、办公室文明

1工作期间保持室内安静,不宜大声喧哗、打闹。

2如需交谈,谈话声音应尽量压低,以免打扰别人。

3保持桌椅等办公用具的整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经常擦拭,不应在桌面等处乱写乱划。

4保持各类办公用具的完好,不能将办公用具作为个人发泄不愉快情绪的对象。

5保持室内卫生,地面干净,离开办公室要将椅子推进办公桌下。

6不随意进他人的办公室,若有事需进入他人的办公室,应先敲门,经允许后方可入内。办完事后迅速离开,以免影响他人办公。

7如遇参观、检查的领导,应主动起身问好并热情迎送。

8不迟到,不早退,遇事请假。

9上班时间严禁玩游戏、打扑克、打麻将、干私活、酗酒,努力营造严谨认真、紧张活泼、奋发向上的氛围。

五、会议文明

1开会前准时到场,不应迟到。最好能提前几分钟到场,以免延误会议开始时间。

2带好记录本和笔,按指定地点入座。

3会议开始后,与会者不可随便走动和发出声响;如果迟到,应悄悄入场,尽量不分散与会者的注意力。若有急事必须暂时离开会场,应弯腰悄悄出去,尽量不打扰他人。

4开会期间,教师应保持正确的坐姿,维持会场的安静,认真倾听,做好笔记,不能随便议论纷纷,也不能东倒西歪或呼呼大睡。

5在开会的过程中,禁止当众接、打电话,手机应关机或调成振动状态。

6没有特殊的原因,不能中途离席。

7会议结束后,应主动将椅子放回原处。

8有秩序地离开会场。

六、升旗仪式文明

1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及时到规定的地点参加升国旗仪式。

2队伍整齐,精神饱满,态度认真。

3参加升旗仪式时,仪表要合乎规范,仪态要庄重严肃,穿着要干净整洁。

4升旗仪式开始,教师应端正肃立,脱帽,行注目礼,保持安静,不要交头接耳,不要左顾右看,也不要做其他小动作。

5国旗下发言要准备充分,感情充沛,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6升旗仪式结束后教师方可离开。

七、与同事相处

同事之间,即使很熟也不能忽视礼仪规范。

1见到同事要热情、主动地打招呼,对年长者应注意使用“请”“您好”等敬语。

2不要随便动同事的东西,使用同事的物品应事先言明。

3尊重同事,与同事交往要注意言谈举止,不能随意讥讽嘲笑同事,也不能有侮辱同事人格的行为。

4对于自己的失误或同事间的误会,应主动道歉说明。

5不背后议论他人,不打听他人的私事。

6不随意打断同事之间的谈话,不随意参与同事与学生的谈话。

7同事有困难,要及时伸出援手。

八、接待家长

1教师应尊重学生家长,学生家长来访时,教师要热情接待。

2如果家长到来时教师正在讲课,教师应礼貌地说明原因,指引家长到指定的地点暂时等候。

3不论学生家长身份地位如何,当家长到来时,教师都应主动起身,和家长打招呼,点头或握手并问好致意。

4互相问候过后,教师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茶或敬水。

5在与家长交谈时,注意语言文明,使用“您”“请”等礼貌用语。切忌训斥、讽刺家长。

6客观、公正地介绍学生的在校情况,多讲学生的闪光之处,婉转地指出不足,以利于和家长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进步。

7当家长对教师的一些做法提出异议时,教师应耐心地予以说明,解释原因,切忌大吵大闹。

生活文明规范

一、日常生活文明

二、社会交往文明

三、公共场所文明

一、日常生活文明

(一)教师要规范自己的作息制度

在工作中,教师一般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安排自己的活动,日常生活中虽然没有学校制度的约束,教师也要安排好自己的各项活动,因为科学的作息制度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有利于身体健康。教师应先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按照时间表的要求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晚上不随意熬夜,早上不睡懒觉;按时运动,增强体质;按时娱乐,放松身心。

(二)教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是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只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应做到:

1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两顿饭之间相隔5~6个小时,切忌暴饮暴食。

2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并且晚餐要清淡,少吃油腻的食物。

3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

4吃饭时要专心,切忌边吃边玩,也不要进行看书、看报、看电视等活动。

5所吃食物要温度适宜,不要过冷,也不要过热。

6吃饭时不打闹,也不要大笑,以免引起呛咳等意外。

7饮食宜多样化,合理搭配,全面营养,切忌偏食、挑食。

8食物宜清淡,少食盐、糖,少喝酒,避免抽烟。

9正餐吃饱,少吃零食。

(三)坚持科学消费

人要生存就要消费,消费是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消费是教师文明的重要表现。所谓科学消费,简单地讲,就是指符合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教师要正确认识消费,用科学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减少无效消费、负效消费和各种形式的非理性消费,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人健康的危害,促进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教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和过度的超前消费。另一方面,也要反对过度的滞后消费,不能只重积累和储蓄,有钱不花。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经济条件为基础,配合自己的收入水平,合理安排消费支出,对于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行为,应坚决杜绝,而对于自己承受能力范围内的,应该花则花,积极消费,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2.调整消费结构

当前我国正在对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等几项进行重大的改革,这些都与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由于未来改革的具体内容尚未明确,考虑到自己的利益问题,许多人都将钱储存起来,不敢花。这就造成了预期消费支出逐渐加大,积累和长远消费的比例逐渐上升,从而使现实需求削弱,进而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持续稳定的提高。教师要明确消费的种类,正确认识积累与消费、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的内在联系,进而合理调整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恰当处理积累与消费、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的关系,不断完善消费结构,充分发挥消费的效益,使消费在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的同时又促进经济发展。

3.增加消费知识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消费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如果掌握了丰富可靠的消费知识,就可以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减少被欺骗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对消费知识知之甚少或茫然不知,一味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那么就会很容易陷入他人设计的消费陷阱。教师掌握了消费知识之后,还要注意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用这些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当购买了假冒伪劣产品之后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商家退货或换货,当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后求助于消费者协会或司法部门讨回公道,养成购物时索要和保留发票的习惯等。在消费中,教师要克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假冒产品绝不姑息和迁就。

4.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消费是环境污染的一大来源,也是消耗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一问题。把握好消费这一环节,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实行“绿色消费”,这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的有效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前,一些人要么没有意识到消费对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意义,要么就是因“环保商品”“绿色商品”的价格较普通商品高等原因,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没有做到科学消费。

作为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消费修养,坚守自己的消费原则,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消费既能满足自我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5.端正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是消费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方面,是消费科学与否的最直接的体现,因此,要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就必须端正自身的消费行为。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消费行为,这些行为既危害了个人的利益,又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是非科学的消费行为,我们应坚决反对。例如,在饮食方面,许多人坚守“口味比营养重要”的信条,“好吃的多吃,不好吃的就不吃”,暴饮暴食,挑食偏食,任意糟蹋粮食。在穿着方面,一些人信奉“美观第一位,是否舒适或者有利于健康第二位”,无论服装、鞋袜、帽子还是手表、眼镜,全部力求华美,甚至不惜“虐待”自己。还有一些人信守“洋货比国货好”,过度崇尚名牌,所有服饰全部买外国产品,全身着名牌服装,穿名牌鞋,戴名牌帽子。住房方面,一些人因为事先缺乏量入为出的理性思考或没有充分考虑购房后收益变化等风险因素,而使自己沦为“房奴”。在婚、丧或其他庆典方面,一些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在餐桌上比阔斗富、大肆铺张,形式上追赶潮流,追求奢华,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文化娱乐方面,一些人过度放纵自己,形成了酗酒、赌博、听不健康的音乐、看黄色书刊和录像、进不正当的酒吧和舞厅等不良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