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16001100000014

第14章 教师行为文明(6)

用餐时动作要小,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是男宾,应主动招呼两侧的女宾。自用餐具不宜伸入公用餐盘夹取食物。夹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进食时必须小口,不要大口地塞,食物咽下之前,不能再塞入口。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要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进食时应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更不宜将舌头伸出口外。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是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以冲凉。咀嚼食物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自己手持餐叉或他人咀嚼食物时,均不是跟他人说话或敬酒的好时机。带汁的食物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如有食物留在牙齿上,应用牙签,并用手或手帕遮掩,切忌用手指掏牙。

应尽量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遇有意外情况,如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恐慌赔罪反使对方尴尬。如果想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切忌伸手横越,长驱取物。如果食物是主人亲自烹调的,勿忘给予主人赞赏。如吃到不洁或异味食物,不可吞入,应将食物轻巧地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如若发现尚未吃的菜肴中有不洁之物,不要大惊小怪,惊呼不迭,宜等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喝酒以随意为佳,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进食过程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他人的同意。进餐时不宜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影响进餐的情绪。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太快和太慢都是不适宜的。若是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账,推拉争付是不雅的行为。倘系座客,不能抢付账。征得朋友同意之前,也不宜代朋友付账。

3离席礼仪

食毕,所用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随意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当所有人用餐完毕准备离席时,其他宾客宜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再离席。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移动座椅。

三、公共场所文明

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包括走路、乘车、购物等方面。教师在公共场所除了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保持正确的站姿、行姿、坐姿之外,还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和规则,这是教师文明的重要体现。

(一)交通

教师应模范遵守交通规则。教师应做到:

1骑自行车走右侧自行车道。

2过马路走人行道(或天桥、地下通道)。

3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4横过车行道时走人行横道。

5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注意车辆,不追逐、猛跑。

6没有人行横道的,直行通过,不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7不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

8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二)乘车

1乘车时不带危险品。

2乘车应主动买票。

3乘坐公共汽车、公共电车、火车时,应先下后上,排队进入,不争先恐后,不故意拥挤,不抢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

4乘车时主动为老人、病人、小孩、残疾人、孕妇、抱孩子的妇女让座。

5与他人之间发生互相挤撞,不要恶言恶语,互相埋怨,要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

6保持车上卫生环境,不乱扔东西,不吸烟。

(三)走路

1在路上行走时遇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互相问候,不能视而不见,形同陌路。

2若见到熟人或老朋友需要交谈,应自觉靠边儿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3行路时注意礼让,主动给长者和残疾人让路,帮助老人和残疾人过马路。

(四)问路

1如果向他人问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您好”“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择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

2问路时应下车,不能隔着车窗询问。

3问路时语气要和蔼,面带微笑。

4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即使他人没有为自己提供准确的信息,也应礼貌地对他人表示感谢。

5当陌生人向自己问路时,认真、仔细地给予回答,若自己不清楚,应诚恳地说:“很抱歉,我不太清楚,请再问问别人。”

(五)购物

1到商店、超市、商场等服务场所购物,不可以“上帝”自居,不可以轻蔑的语气和神态与服务人员说话,不要用“喂”“咳”等字眼,要用“请问”等礼貌语言。

2购物时,得到服务人员的帮助之后应说“谢谢”,购物之后也应说“谢谢”。

3如遇人多,应主动避让,不可拥挤或横冲直撞。

4对于店内规定的禁止顾客品尝的食品和试用的物品,不宜品尝或试用。

5购物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大声议论某产品的优劣。

6挑选商品时应轻拿轻放,以免碰翻其他商品。

7如对挑选的商品不满意,应将商品放回原处。

8付款时应主动排队。

9如需退换商品,应向服务人员详细地说明原因,即使不能退换,也不能在购物场所内吵闹。

(六)观看演出

1在影剧院里要保持安静,不故意制造或发出怪声,以免影响他人。

2尽量提前一会儿到场,到指定位置入座,如果迟到,入座时走姿要低,速度要快,声音要轻。

3观看现场演出,要尊重演员,适时礼貌鼓掌,不要有吹口哨、尖叫等不文明行为;演员谢幕时,不能提前退场。

4观看演出时,应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要左右不停地晃动,也不要经常来回走动。如坐累了需调整一下坐姿,动作的幅度应尽量小一些,以不影响他人为宜。

5保持剧场内的环境卫生,不能乱扔纸屑、瓜子皮、果皮、食品袋等杂物,应将垃圾收好,待演出结束后放到垃圾箱内。

(七)游园

在公园等休闲场所也应遵守规则,注意文明规范,主要包括:

1维持公园内的清洁,不乱扔瓜皮果核、烟蒂、纸屑、食品包装袋等弃物,垃圾及时投入垃圾箱。

2爱护公园花草树木,不在树上悬挂物品,不随意进入草坪践踏草地,不攀折树木树枝,不随意采摘花卉、果实。

3不在建筑物、公共设施、树干上随意涂写、刻画和贴挂。

4不损坏园林设施及设备。

5不携带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品入园,不在公园内营火、烧烤、露宿。

6不在园内随意兜售商品,散发传单。

7车辆不随意进入园内。

8不将犬类及其他动物带入园内。

9游园时不影响他人的活动。

案例陶行知:甘为骆驼

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方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自己进入反省室

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南京晓庄学校的初期,曾作过一条规定,即全校师生员工一律不准喝酒,违者要进自省室里反省。

一次,晓庄的农友请陶校长吃饭,农友们敬他一杯酒,陶行知一再解释说不能喝,农友们却坚持道:“您不喝就是瞧不起我们农民,瞧不起我们就不算我们的朋友。”

陶行知没办法,只好把酒喝掉了。农民们非常高兴,把陶校长引为自己的朋友。他们哪里知道,陶行知一返回学校,便立即进自省室里了。

为了苦孩子,甘为骆驼

1941年,在极端困难和不断遇到迫害的严重情况下,陶行知更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反共的阴霾笼罩下,物价暴涨不停,育才学校开支发生了极大困难,常有断炊之忧。他以至于发出了现在“我不得不和米价赛跑”的感慨。国民党政府***长陈立夫乘机向他提出,如同意他们派训育主任,即可拨给全部经费,但遭到陶行知断然拒绝。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刻,陶行知不得不忍痛宣布,全校节衣缩食,每天改吃两餐。他甚至提出要像武训那样用“行乞兴学”的精神来度过难关。1944年9月25日,陶行知在为画家沈淑羊画的《武训画像》题词时,深情地写道:“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陶行知自己节衣缩食,把捐到的涓涓滴滴都拿去哺养儿童。常穿着敝衣奔走于富贵大人和太太之门,他从英国回来之时曾买了一件晴雨夹大衣,穿久了,又脏又破,他便把它翻过来穿。一次去找一位阔大人,通报的人说:“先生,对不起,我们老爷向来不接待这样装束的人,请你回去吧。”陶行知不慌不忙,掏出一张名片来递给他,那人只好恭顺地送进去了。

在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和大家一起穿草鞋、挑粪、种田、种菜、养鱼,他请唐家洼一位出色的庄稼人唐老头教大家耕种的方法,他自己也做了唐老头的学生。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有我们的老师。那时候,大家都是自己扫地、抹桌、烧饭……所有生活上的事不用听差、伙夫,陶行知也亲自参与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