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师德修养
16001200000024

第24章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2)

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是长期和艰巨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它的内容和方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是一个循环封闭的圆圈,而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研究、探索,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国家和社会赋予人民教师的光荣任务。人民教师完成自己的光荣任务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特别通过传授人类经历了漫长历史而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这一途径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人民教师必须锐意进取,刻苦学习,储备比较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切实掌握所授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有关传授这些知识、技能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并不断创新,才能履行好教师的职责,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否则:“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文化科学素质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特别是在今天,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教师只有具备有多方面的兴趣和修养,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机会进一步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深入钻研问题形成朝气蓬勃的智力生活。人民教师如若不能锐意进取,勤奋学习,积累丰富文化科学知识,不断创新,就不能成为一个知识海洋的导航人,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教书育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同时,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教育规律。这不仅是由于在广袤的教育领域中尚有许多规律有待进一步揭示,而且还由于教育教学的环境和条件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战争的指导规律是如此,教育的指导规律也是如此。一方面,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身心时刻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教师的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变化的重复出现,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教育对象。即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心理状态,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教育的外部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发现,不断发明,不断创造,不断前进。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要求

一、要有探索新知识的渴望

二、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三、积极投身实践,大胆开拓创新

一、要有探索新知识的渴望

(一)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

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教育活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切实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技能,不断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必须运用自己的一切智慧和才能,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众所周知,学生的知识是教师在课堂上一点一滴教出来的。教师自身任务完成得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习是否勤奋,业务是否精通。一个学识浅薄、孤陋寡闻的教师,要想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一个深刻的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如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只有严谨治学,掌握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热心教学,精心施教的教师,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精神世界去遨游、驰骋,去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一段话对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教师不懂业务,就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对学生和家长不负责任。从长远的观点看,培养不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必将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果十分严重。这样的教师,人民是不需要的。

(二)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教师掌握渊博的知识,是教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就越能在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把课讲活,灵活运用。孔子认为对待学习要“学而不厌”,荀子认为当教师要“博习”,两者目标一致,可谓异曲同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建议》一书中写道:“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要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这就是要求教师掌握渊博知识的原因。

(三)教师要有探索新知识的渴望

当前在教育领域中,许多新的学科相继涌现,人类知识积累的不断增长,必然引起教学内容的迅速变革。每个教师应该认清这一形势,如饥似渴地探求新知,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的产生呈几何级数增长,出现了知识“爆炸”和知识“老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必然引起学校教学内容的变革,并向广大教师提出严重的挑战。过去,教师用“一桶水”去满足学生的“一杯水”还能应付自如,可是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原来的一桶水已经逐渐老化,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一桶水”经常进行更新、换代、充实变为“活水”。加里宁说过:“既然你在今天、明天、后天就得把你们的所有的一切都贡献出去,但同时你们如果不日新月异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力量和精力,那你们就连什么也不会留下来了。”这就要求教师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自强不息,发愤攻读,不断汲取新鲜养料,要有探求新知的迫切愿望。在科学知识上,力求广博深厚;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精益求精;在学习态度上,做到学而不厌,千万不要骄傲自满,固步自封。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向社会学习,向先进教师学习,力求在短时期内使自己在学识、品德方面真正成为强者,这样才能在当代和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像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展望21世纪美好的前景的时候,一种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爆炸性地向全球扩张,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主张创新发明、设计以及创造性观念、理论等这些以创造性智慧为特征的因素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在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我国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格局的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同时,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如前所述,传统的学习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它通过学习并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与以往大有不同。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原有生活条件并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精神,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迅速地接受新知识,才能创造世界,创新生活。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可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地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基于创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它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