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16005000000018

第18章 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会学习的教师(2)

有些老师总是认为“板着面孔”才有威望,学生犯了错误时老师要严厉批评。实际上这种做法收效甚微,而且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学生,尽管本意是“为了学生好”,但学生的心灵一旦受伤,便很难弥补。怎样才能让学生因“心服”而“口服”呢?常言说,“正人先正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朱镕基曾说过“为人比为学更重要”,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具有美好心灵、健全人格,教师就必须从正己开始,一切以自己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当然,爱不等于溺爱,宽容不等于纵容。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句话对那些宽容有余,严厉不足的教师有着很好的启迪与警示作用。自制力有限的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宽容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积极的处理态度,让学生在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同时,进行反思,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21世纪,是人性文明的世纪。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尊重、欣赏、关爱来培养学生成为有着良好的价值取向、热爱生命、充满自信心、上进心和爱心的人。当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时,当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学生时,当把爱的情感注入孩子心田时,当宽容地对待有过失的学生时,教育者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价值。

(二)随时更新储备知识

在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的来源很多,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有道是,“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一名教师的知识如果储备不足,教学中必定捉襟见肘;反之,如果教师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课上举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课堂将是学生有效充电的场所。教师并非人人都博学,但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朝着博学的目标去努力。最可怕的是,有的教师以为自己的学历高,读的书多,就不再充电,不再学习,那他只会误人子弟,他自己也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作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平常要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在知识积累的道路上没有尽头,为了自身的发展提高,为了给学生做一个“教与学”的更合格的向导。

四、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意义

(一)提高学历

英国欧文主张“所有的人从初生到成年应该受到当时最好的训练和教育”。正规教育大体经历小学、中学和大学几个阶段,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取得高学历。在职教师也没有百分之百学历合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大有提高,基本实现学历达标。即小学教师学历达中师毕业以上,初中大专以上,高中本科以上。发达地区,对学历要求更高,小学教师必须持有大专文凭、初中教师要本科毕业,高中教师要进修研究生课程。

美国很重视学历教育,取得大学学士学位上岗的中学教师可以继续念硕士学位,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还可以念博士学位。这是对政府在职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积极鼓励。

我国很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全国各地都实施继续教育的系统工程。教育部明确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按期轮训。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函授、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提高学历是适应职业的需要,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很看重文凭,但求知比文凭更重要。即使是学历合格又称职的教师,包括优秀教师也有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终身教育过程。终身教育使教师从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过程。

(二)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新时代中国教师的神圣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新型人才。一所学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教师。

历来没有一个国家敢忽视学校的德育问题。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大多数的教师政治立场坚定,高风亮节终身不变,但也有少数人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腐败堕落,甚至误人子弟。

“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人才。

(三)更新专业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才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的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占一生所需知识的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学校后教育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那点知识而企望它管用一生。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中国加入wT0以来,外语、经济、法律、电脑信息技术等专业日益火暴,要求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的人越来越多。江泽民主席说过:“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一切知识。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新世纪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崇尚学习我们不会落伍。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四)提高教育能力

过去,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知识垄断和经验权威,强调单向式、灌注式智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把分数当学生的根。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根深蒂固,与现代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矛盾对立,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阻力。旧的教育模式轻视人的全面发展要素,忽略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探究和批判精神,严重压抑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必须改革。中国教育改革正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由传统教育发展为创新教育的转轨过程。

21世纪,中国继续走“科教兴国”之路,这就要求当代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终身学习和创新教育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同年龄和知识梯度的新老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育观和师生观。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学术精神,就造创新人才。

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术,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终身学习无疑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因为学习使人自强、让人发展、教人创新。教师要务实求真,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增长和应用知识,学会怀疑和创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在教与学之间循环发展。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教师也需要向学生学习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教师与学生组成了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不光是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得知识,而且教师也会从学生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获益,这正是“教学相长”这个成语最恰当的解释。因此学生群体是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教学素质的最实用、最丰富的营养源。

很多老师总认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学生应该向老师学习,还有老师向学生学习的吗?其实不然,老师可能在专业知识方面强于学生,但在其他领域,老师不可能处处强于学生。

一、为什么教师需要向学生学习

(一)向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行为。教师要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以前不被发现的优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优点也值得教师学习,并用来鞭策自己做好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对话、沟通,与学生心灵相通,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多向学生学习,扬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

(二)向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新时期,影视、报刊、歌舞厅、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面对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学生涉猎面广、知识面宽,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想去了解、去掌握大量的课外知识。而有些教师以前学的知识已经过时或遗忘,有些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社会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育向生活、家庭、社会延伸,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与学生、家长、社会打交道,学生就是桥梁。有时,教师的知识面、信息量不如学生,教育学生就显得苍白无力。网上的新信息、语言,社会的动态,学生早已知道,但教师不一定知道。有时班上发生的事情,最后一个知道的才是教师。所以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多与学生沟通,多向学生学习,心灵相通,知己知彼,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口服心服,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向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优质教育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都想为子女找一个好学校,找一个好教师。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的学习、生活压力加大。

社会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如果教师不努力学习新知识,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就必然被淘汰。因此,教师要教好学生,就必须知己知彼,放下架子,多向学生学习,多向学生了解他们想的什么、需要什么,以满足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赢得他们的支持,对学生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想方设法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二、教师要向学生学什么

(一)教师应该学习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学生思想单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少,在学校接受到的又是正面教育,眼睛揉不进一点沙子,嫉恶如仇,有强烈的正义感、责任心,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教师要学习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并把它用在教书育人方面。如果教师缺乏朝气,萎靡不振,缺乏进取向上的精神,对工作不负责任,是一定不会受到学生欢迎,并融入其中的。

(二)学习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

学生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探求知识的真谛,要下苦功夫。教师要想学生学习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上不能知难而退,得过且过,要下功夫。教师要有丰富深厚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对多方面知识的渴求。教师要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探索教学的学科规律和有效途径,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挖掘教材,不断反思,提高教学效益。

(三)学生积极锻炼、强健体魄

学生朝气蓬勃,积极锻炼身体,有良好的体魄,能适应学校繁重的学习任务,并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不要以平时工作忙,抽不出时间为借口,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超负荷工作。不加强身体锻炼,致使疾病缠身,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教师要像学生那样,积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要知道,教师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

新课程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提倡学生合作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一堂课质量的高低、学生收获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意识的组织能力。这要求教师要低下身来与学生做朋友,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俗话说“白猫黑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这句话用在教育上也是相当有意义的。作为教师,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