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16016100000010

第10章 文化变迁:从高山到平地(3)

当政府计划好某个村要搬迁时,通常都是先由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去做工作,找村委的领导和村里年纪比较大的、威信比较高的几个村民代表开会,做通他们的思想,再由他们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做好村民的的思想工作。对于接纳地的村的思想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去做。正是有了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引导,有了董主任孜孜不倦努力工作,才有了今日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2.村支书:支持与努力

下山脱贫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不只是政府部门,也需要村委的支持,特别是村支书的支持。一个村没有一个好书记,这个村也是搬迁不下来。有一句话叫“火车开得快要车头带好”,九龙山村的老支书邓寿明书记就是这样的“好车头”。董春法主任说:“如果当年邓书记不同意搬迁,那今天整个村都还没搬迁下来。”

邓寿明书记自1978年担任九龙山村村长至2002年主动要求辞掉村支书职务,共走过25年村长和村书记的工作历程。看到山上村民的贫困生活,他感到很内疚:自己一个村支书却没有能耐改善村民的贫苦生活。恶劣的生存环境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只能认命了。尽管这样,老支书还是会担心村子的未来,担心村子无法延续下去。这期间,邓书记的思想也在发生着转变。1982年,村里有人要去到南海当上门女婿,他并不支持,认为出去一个,村里就少了一个人。1988年以后,他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认为村里条件太苦,生活贫困,劝年轻人到外面去,不要呆在这里,有人家要就去给人家当儿子,还动员他们去外面当上门当女婿。就拿他的两个儿子来说吧,大儿子1989年参军去到海宁,小儿子去了杭州打工,老书记写信给他们叫他们以后不要再回来了,死都要死在外面,不要死在九龙山。九龙山建村几百年,老百姓过得这么苦,他心里觉得很酸,曾多次伤心地流泪。

当得知县里鼓励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时,邓书记便派人去找扶贫办的董主任,主动要求整村搬迁下山。虽然政府批准了他的请求,可一个更大的难出现了,全村85%的人都不支持搬迁,如何才能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呢?他首先对村委的其他六名成员作工作,如果他们思想通了,群众的思想也就好做了。开始时7名村委委员中只有他和一位经济保管员同意,另外5名成员都反对搬迁,经过多次开会讨论,最终支持搬迁的人数达到6人。得到村委其他委员的支持,邓书记更是信心百倍的给村民细心开导,把山上的恶劣环境与山下的便利条件进行对比,还把对山村未来自取灭亡的担忧告诉大家,这让村民逐渐体会到老书记的良苦用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思想,支持下山。当下山买地需要大笔资金时,他又开始为筹集资金而奔走;搬迁下山后,他又不停地为新村建设而忙碌,自家的房子却迟迟未建好。乡里组织几次去考察旅游,他都没去,他考虑到村里现在还没有富起来,不愿拿村里钱去考察旅游,觉得这样做对不起村里人。2002年他主动辞去村书记的职务,想把一点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他向笔者详细讲述了他辞退村书记一职的原因和现在的生活状况:

我是2002年退下来的,从当村长到书记总共25年,是自愿退下。为了不当这个书记,我逃避,逃到外面去3个月。说实话,在整个村里,我也不是最能干的,也不是最差的,人家都是三层楼房建好了,我家两层还没建好。人家一天出去打个零工30元,我一天出去开会才15元,我在想啊,我一生的青春,一生的精力都放到村集体这里去了,别人房子建好了,我自己的还没有建好。想留一点点时间给自己,所以我退下来。下来之后,我在家养鸡,养了两年,大概有3000只,赚了一点钱,才把房子建好。后来俞源乡的敬老院有一个名额,乡里说优先考虑我,乡长说打了很多次电话我都不在家,最后通过别人打电话到我家里才找到我,第二天我马上到乡里,他说敬老院的工作500元一个月,我叫他让我考虑一下,但他第二天早上就到我家来,他说:“老邓,你现在还能干,再过5年你还能不能干,现在是一个机会,国家创办敬老院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待遇方面我想会慢慢给你提高的。”就这样我去了敬老院,一个月500元,现在提到750元。我要在那里工作15年才能领到养老金,现在才做了3年,还要12年。如果我不做了,做了多少年,就给多少个月的工作给我,当作退休费,比如说我在那里干了10年,每个月工资是1000元,要是不干了,那就给我10个月的退休费,一万元。

邓书记在众人面前流过4次眼泪,不为别的,只为九龙山村能下山脱贫。县里有关部门重视他们,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他激动地流泪;没钱支付宅基地的费用,董主任说会尽量帮他们想办法,他又一次激动地流泪;村子搬下来以后,有一些人风言风语,泼冷水,灰心了,他也伤心地流泪;提到下山脱贫时,他又高兴地流泪。不过九龙山村终归下来了,变成俞源乡的样板村,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老百姓都是说下山脱贫好。董春法主任谈到邓寿明书记时,总不忘提起一张照片:

九龙山的书记很有意思,有一次一个报社记者要我送他两张照片,我选了一张在九龙山村与邓书记的合影,照片上的邓书记头发老长,蓬起来,胡子垃渣,人瘦瘦黑黑的,很难看。我把那张照片拿出去是因为我是第一次到九龙山,觉得很有意义,但邓书记动员我不要拿那张照片去,形象太不好。后来形象大不一样了,头发也漂亮起来了,服装也漂亮起来了,好像变了一个人,各方面都讲究起来,过去是一点都不讲究的。现在生活质量大提高了,卫生观念也改变了。你现在到新九龙山村,可以看到天天有人扫地呢,很干净。

对于过去的形象,邓书记自己也这样说:

当时还照有一张黑白相片,有蒋岩金书记、老董和我,拿着规划图。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过去我是那样子的,那年我正好50岁,今年是61岁,拿那张照片与现在的照片相比,看起来还是现在显得年轻,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为了下山,思想负担重,人开心不起来。

的确,现在的邓书记精神抖擞,能够做非常精彩的汇报,没有人能想到他曾经是一位不太会表达的书记。下山后由于经常有省市委领导到村里来视察,从开始时不会讲到现在的精彩汇报,邓书记的变化实在是大。

3.村民:搬与不搬之争

在实施下山迁移中,政府一直坚持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搬迁的群众必须自觉自愿,思想通的,愿望强的先搬;思想不通,愿望不强的,决不勉强。高山深山群众吃尽了山高路远、生存环境恶劣的苦头,单从愿望上来说,大多数群众是希望搬迁到山下平原地区的。但愿望终归只是愿望,真要搬迁下山,一开始还是有很多人顾虑重重。

九龙山村搬迁下山之前,为了干活方便,村里已经有几户人自发的搬迁下山了。但是当全体村民知道九龙山村要搬迁下山时,全村近85%的村民表示不同意,7名村委委员中中人有2个人支持搬迁,可见大家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经过多次村委和村民会议,邓书记把县里、乡里以及董主任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情况一次一次的跟村民讲清楚,他们的思想也慢慢在改变,尤其是县委蒋岩金书记来过之后,群众思想一步一步跟上,也一天一天的发生转变。从1996年3月份开始就不断地做工作,开会时有人说这是在做梦,不可能的;有人说自己没钱,建不起房子,还不起贷款;有人说山下没饭吃;还有人说这是“空口说白话”。就这样,对于“搬”与“不搬”,村民之间产生很大的分歧,发生激烈的争吵。随着一次次村民会议的召开,支持搬迁的人数也在增加,原来一部分反对搬迁的村民也开始转向观望的态度,随大潮。最后,经过多方的努力,绝大多数的村民都转变观念,同意搬迁。但也还存在一些“顽固”分子。邓书记就向笔者谈起这样一个人:

村里有个老党员,现在不在了,当初我入党的时候是他培养的,我们要搬下来他是不同意的,他说早知道我是这样的人,当时就不该让我当书记,他还说把全村人带到下面去吃什么,吃泥土啊。泥土都还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

总的来说,村民对于搬迁下山,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例如:我下去吃什么?我下去能干什么?我下去住哪里?我死后该怎么办,葬到哪里去?这些问题如果都能够解决好,他们就没那么多顾虑了。过去做工作,老年人的思想最难做,年轻人思想开放些,比较受不了爬山的辛苦,相对容易通些;再一个是年轻人喜欢持观望态度,不知道究竟是下去好还是不下去好,看不准,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这些顾虑究其原因可归为三种:

(1)恋土。年老岁大村民,故土情深,舍不得几代人置下的几间老屋和家产,恋土观念重。他们认为“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老人还会考虑墓地问题,他们住在山上,不通公路的,死后不用火化,可以葬在山上;如果到了山下,在通公路的地方,死后必须火化,他们不太愿意;认为自己反正年纪都这么大了,不下山住死后就不被烧成灰;再有些想法是,就算不怕火化,那骨灰盒又该摆什么地方呢。老人的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墓地问题,政府也已经做出了规划。老董说,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就是再三的跟他们讲清楚:你在山上过了一辈子苦生活,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的?走的是什么路?看什么电影?看什么戏?这样的生活都是过得非常艰苦,而下山以后,到平原去,到集镇去,到城里、城郊去,样样生活都好起来,那里看电影,看电视,走路,坐车,骑车,甚至发展到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而山上是连自行车都没有。

(2)怕吃苦。一些人想到下山要买田地、要建房、要还债,就担心起来,担心将来还不起债,担心今后的生活太苦,认为“子孙后代虽然可以享福,但我们这代人是要吃尽苦头了”。有一个村的党员干部说:“什么下山脱贫,下山脱贫我可以预料,一年稻,二年草,三年讨。”意思是下去第一年没有钱建房,只能在宅基地上种稻子,第二年建好地基就没钱了,地基上就长出草来,房子盖不上去了,第三年就只有去讨饭了。该村4/5的人都下山了,那位党员干部却没有下,后来见到下山来的村民都建起了新房,他便也要求下山。下山后,他第一年建房,第二年建好,于是又编了三句话:“一年建,二年好,三年跑”,意思是第一年建房,第二年建好,第三年跑市场了,赚钱去了。还有些人在山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惯了,怕下去后会比较辛苦。再就是因为家庭穷,下山怕没有钱建房子,也怕房子建造不上去,借钱又借不到。因此,有一部分人思想上想搬,但是考虑到自己经济承受力又不想搬。而政府的帮助也只能在统一的政策范围内,不可能给他们一个特殊的待遇。

(3)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下山脱贫好是好,只可惜国家补助太少了”。正因为存在着这怕那怕,实施下山脱贫之初,等待观望的多,积极主动的少。一些村民依赖性强,过多地想依靠国家补助来完成下山搬迁。

三、下得来:搬迁过程

高山深山里的群众要想真正下得来、稳得住、富得快,需要政府和村民做出不懈的努力。先是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高山深山里的贫困村了解情况,看是否存在“七大难”问题,一旦确定为搬迁村,就要详细了解村里的户数、人口数等情况。然后再了解接纳村的情况,看看他们的户数、人口数以及田地的数量,从而知道他们所能接纳的户数和人数。当这些情况都弄清楚后就开始做下山村和接纳村的工作,还要带下山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接纳村去看建房用地、口粮田和公墓山。如果下山村对这个地方不满意,政府就想办法再找一个接纳村,当然如果多数都满意,就直接定下来。在做接纳村的思想工作时,也会带着接纳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上山参观,让他们切身体会高山深山农民的艰难,对他们动之以情,使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双方的工作都做妥后,就开始谈土地转让费,之后便签定下山脱贫土地安置协议书,然后到建设规划部门,由建设规划部门认定这块地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再到土地管理局,审批建房用地。如果涉及到林木的,还需要林业部门批准,涉及到水面的,要水务部门批准,等等。总之,一个山村的搬迁,需要走很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是不可忽视,困难重重的。正是因为有了县、乡(镇)政府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创造出世界扶贫史上的奇迹:14年间,有346个村、14955户、45657人实现下山脱贫。

1.政府扶持:政策和资金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