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导弹的威力有多大
16016500000015

第15章 天降神兵——空地导弹(1)

军用飞机(包括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等)作为作战平台,其武器在相当长的时期主要是机枪、航炮、炸弹等。20世纪40—50年代,一种全新的武器——导弹,开始装上飞机,逐步成为空战的主兵器,成为飞机对付空中、地面、水面目标的“杀手锏”。

按攻击目标,广义的空地导弹包括用来攻击地面目标的空地导弹(主要指通用战术空地导弹)、攻击水面目标的空舰导弹(亦属反舰导弹)、攻击雷达的反辐射导弹、攻击装甲目标的反坦克导弹。

(第一节)空地导弹的基础知识

空地导弹是由轰炸机、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等作为载体,从空中发射,以攻击地面或水面目标的一种导弹,是现代空袭战的主要进攻武器。空地导弹的外形有些与空空导弹相似,有些类似飞机。空地导弹与飞行器上的探测跟踪、制导、发射系统,以及保障设备等构成空地导弹武器系统。

与航空炸弹、火箭弹等武器相比,空地导弹具有较高的目标杀伤概率,机动性强,隐蔽性好,能从敌方防空武器射程以外发射,减少了敌方武器对载机的威胁,但空地导弹的造价很高,使用维修较复杂。

一、什么是空地导弹

空地导弹是指从航空器上发射攻击地面(下)、水面(下)目标的各类导弹的统称,是航空兵进行空中突击的主要武器之一。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和战术两类;按弹道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两类(有关空射巡航导弹我们在前面已经做了一些介绍);按射程分为近、中、远三类;按攻击目标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后者有空舰导弹、机载反辐射导弹、反坦克导弹和机载诱惑导弹。

空地导弹与航空炸弹、航空火箭弹等武器相比,具有较高的目标毁伤概率,机动性强,隐蔽性好,能从敌方防空武器射程以外发射,可减少地面防空火力对载机的威胁,但造价高,使用维修复杂。空地导弹与航空器上的火控系统、发射装置和检查测量设备等构成空地导弹武器系统。

空地导弹主要由弹体、制导装置、动力装置、战斗部等组成。弹体的气动布局通常为常规式、鸭式。制导装置用以控制导弹按确定的导引规律飞向目标,其构成随制导方式而定。空地导弹的制导方式种类十分繁多,通常有惯性导航+地形匹配制导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电视制导系统、激光制导系统、有线指令制导系统、被动式雷达制导系统等。动力装置用以产生推力推动导弹飞行,有固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等。战斗部用以摧毁目标,有常规装药与核装药两种。

军迷小知识

诱惑导弹因其本身的雷达反射面积大,基本上和轰炸机差不多,所以能起到掩护飞机突防的目的。诱惑导弹还能在敌方空域上空实施主动而有效的电子干扰和压制,以掩护载机对目标实施袭击和轰炸。

空地导弹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空地导弹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装备使用。其中战略空地导弹有美国的AGM—28“大猎犬”、前苏联的As—5、英国的“蓝剑”等,其特点是体积大、笨重、命中精度低、突防能力较差。这一代导弹装备量不大,基本已退出现役。战术空地导弹主要有美国的AGM—12“小斗犬”空地导弹,前苏联的KC—1空舰导弹、9M14反坦克导弹等。射程大都在10~100千米,飞行速度在2马赫以内,命中精度低。

第二代战略空地导弹在60年代中开始研制,70年代初开始装备使用。如美国的AGM—69A/B、前苏联的AS—6等,其特点是体积、重量大大减小,飞行速度增加,突防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命中精度仍然有限。这一时期战术空地导弹开始出现了针对雷达目标的反辐射导弹。

第三代于70年代初开始研制。其中战略空地导弹有前面介绍的美国的AGM—86B、前苏联的As—15等和法国的ASMP等战略巡航导弹。这一时期战术空地导弹得到空前发展,主要型号有美国的AGM—65“小牛”空地导弹、AGM—88(HARM“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以及法国的.AS—30空地导弹等。这一代导弹性能先进,至今仍然在装备使用。

第四代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研制。其中战略空地导弹应用了制导、控制、推进和结构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具有更小的雷达和红外特征、更高的精度、更远的射程和更强的突防能力。主要型号有美国的AGM—129(AOM)先进巡航导弹。战术空地导弹发展从防区外攻击有严密设防的目标,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AGM—158(JASSM)、AGM—130空地导弹、AGM—84E和前面介绍的欧洲的隐身巡航导弹“风暴阴影”等。

战略空地导弹多采用自主式或复合式制导,最大射程可达2000多千米,弹重在10吨以内,速度可达3马赫以上,通常采用核战斗部。空地导弹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增大射程和速度,提高抗干扰、突防和攻击多目标的能力。

空地导弹最初是由航空火箭与航空制导炸弹相结合而诞生的。德国首先研制出世界第一枚空地导弹,它的主要设计者是赫伯特·瓦格纳博士。1940年7月,瓦格纳等人在SC—500型普通炸弹的基础上,研制了装有弹翼、尾翼、指令传输线和制导装置的HS—283A—0,它可看做是最早的空地导弹,于1940年12月7日发射试验成功。1943年7月无线电遥控的HS—293A—1型导弹研制成功。8月27日,德国飞机射HS—293A—1击沉了美国“白鹭”号护卫舰,这是世界上首次用导弹击沉敌舰。

由于空地导弹的射程一般都在几十千米以上,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空地导弹制导系统就采用复合制导,如当时前苏联的As—1空地导弹,飞行初段采用程序控制,中段采用无线电波束制导,末段采用半主动寻的制导。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百舌鸟”导弹是世界第一种反雷达导弹,它于1963年研制成功。此后,苏、美、英、法等国也研制成功反雷达导弹。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反雷达导弹都取得了出色的战果。

20世纪70年代,美国“小牛”(Maverlck)空地导弹采用几种类型的导引头,白天作战采用电视制导,夜间作战采用激光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

20世纪70年代后期,法国的“飞鱼”(Exocet)空舰导弹,飞行初段采用无线电高度表控制飞行高度,末段采用无线电主动寻的制导,能在距海面2~5米高度飞行,并攻击军舰。法国的AS30L空地导弹的制导形式是复合制导(半自主激光寻的制导),射程10千米,速度为1.4马赫,战斗部重约240千克,可在穿透2米厚的钢筋水泥后爆炸。AS30L空地导弹的战绩颇佳,成功率高达95%。飞行员首先通过激光电视系统搜索目标,识别出目标之后,飞行员可以选择点式自动跟踪方式,它能够保证无论飞机怎样运动,电视摄像机与激光照射器的公共光轴总是对准目标;同时激光测距仪在不断测量飞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当这个距离在导弹射程之内时,它会提醒飞行员发射导弹。脱离飞机后的导弹最初将按照发出时给出的目标指示自主制导飞行,随后在设定的时间内启动向目标照射激光的照射器,当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能够被导引头接收时,不断缩小目标差的负反馈系统就能够调整导弹飞行姿态击中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在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海湾战争中,已经多次使用十余种战术空地导弹,且战果显着。经过实践证明,将空地导弹和其他攻击武器配合使用,可以对突击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空地导弹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增大射程和速度,进一步提高抗干扰、全天候突防和攻击多目标的能力,以及一弹多用。

1981年9月15日,编号为AGM—86B的世界上第一批空射战略型巡航导弹被正式装备到美国空军,该导弹的发射重量是1450千克,射程为2500千米,飞行速度每小时885千米,核弹头当量达20万吨TNT,该导弹主要由B—52轰炸机携载,每机装12枚。该导弹的射程较远,且采用的是惯导加地形匹配制导,命中精度也高。除了空射巡航导弹之外,一般的战略型空地导弹大都能携带核弹头,可以用于攻击较大型地面战略目标,作战效能相当高。这类导弹的发射重量一般是4000千克左右,最重的为9500千克(前苏联的AS—3);其飞行速度一般在2马赫左右,最远可达960千米(美国AGM—28B)。

种类最多、装备数量最大、在实战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导弹就是战术型空地导弹。这类导弹主要是对地攻击型导弹,但也有战术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战术空地导弹的重量一般为200—800千克,个别的可达966千克(美国AGN—53A),最重的为4077千克(前苏联As—5);其射程一般是数十千米,最远的为160~320千米(前苏联As—5);其飞行马赫数一般是1左右,最高的为3马赫(美国AGM—88A)。空地反坦克导弹大都是地面反坦克导弹的改进型,共有十多个型号,可以由武装直升机携载,也可以由反坦克飞机携载(如美国的A—10)。反坦克导弹的射程一般是3~4千米,最大破甲厚度是400~600毫米。空射战术型巡航导弹也是对地攻击的有效武器之一,美国“战斧”BGM—109H的射程为450千米,可由A—6、F/A—18、P—16、P—111等飞机携载,B—52型的飞机一架就可携20多枚。

在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及多国部队首次使用了“斯拉姆”、“幼畜”

(又译“小牛”)、

“跳跃者”和AS—30等空地导弹,其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性能又最为先进的是美国海军研制的、用于装备舰载攻击机进行对陆攻击任务的“斯拉姆”。“斯拉姆”是一种机载远程对地攻击导弹,由“鱼叉”导弹改进而成,同时吸取了“幼畜”导弹在红外成像寻的和“白星眼”导弹在数据链方面的先进技术,并加装了GPS卫星导航全球定位接收,用以校正导弹的惯导系统。飞行员发射导弹后,能通过电视屏幕所显示的图像修正飞行中的导弹轨迹,以确保其误差精度不大于10米。“斯拉姆”导弹射程为90—180千米,主要由A—6、A—7攻击机和F/A—18战斗攻击机携载。1988年美国海军订60枚,原来估计1991年8月能交付部队使用,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才决定在战场上对其作战效能提前进行最终的鉴定试验。

1991年1月18日,即海湾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两架载有“斯拉姆”空地导弹的美国海军A—6E“入侵者”舰载重型攻击机和1架A—7E“海盗”舰载轻型攻击机从部署在红海的“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飞越沙特阿拉伯领空,直逼伊拉克境内。这3架飞机的主要任务是炸毁伊拉克发电厂的主要控制设备,瘫痪其整个发电能力。

A—6E舰载攻击机发现目标后,通知A—7E攻击机予以协同,于是便接近目标,进入导弹射程之内后首先发射了第一枚“斯拉姆”导弹,把坚固的厂房炸开一个直径10米的大洞。两分钟后,另一架A—6E向目标发射了第二枚“斯拉姆”导弹,于是出现了奇迹:第二枚导弹居然从第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穿入厂房内部,将发电厂彻底摧毁。美国人给“斯拉姆”的精彩表演打了一个“A”。

“斯拉姆”空地导弹的成功使用,说明最新一代空地导弹已具备指哪儿打哪儿、攻击高精度点状硬目标的能力,这种远战兵器不仅杀伤威力极大,而且可以免于伤害非军事目标,所以特别适合外科手术式作战。

军迷小知识

电视制导是指利用电视来控制和导引导弹飞向目标的技术。电视制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视指令制导。另一种是电视寻的制导。

二、战略空地导弹的发展

战略空地导弹是一种专门为战略轰炸机等大型机种设计的远程攻击型武器,重点攻击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工业基地、交通枢纽等重要战略目标,大多携带核弹头作为战略核威慑力量,部分改为常规型用于局部战争。现役和研制中的战略空地导弹均为空射巡航导弹,仅为美国和俄罗斯所拥有。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战略空地导弹已发展了四代。

1.第一代:飞机式布局结构的空地导弹

战略空地导弹的始祖,当属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V—1地地/空地巡航导弹。战后,美、苏、英等国能够迅速发展战略空地导弹,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德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试验生产设施。美国在发展战略空地导弹时,空射弹道导弹要稍早于空射巡航导弹,曾先后发展了“恶徒”KHGAM—63和“空中弩箭”ACM—87A远程空射弹道导弹,但终因导弹技术复杂而罢手,改为发展空射巡航导弹。

第一代战略空地导弹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制,60年代初装备部队。主要型号有美国的“猎犬”AGM—28A远程空射巡航导弹,前苏联的As—2、As—3、As—4战略空地导弹,以及英国战后发展的“蓝剑”远程空射巡航导弹。这一代战略空地导弹采用飞机式布局结构,载有核弹头,体积大、笨重、命中精度低(圆概率误差900—1800米)、突防能力差。大部分已退役。

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并且只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

2.第二代:进一步发展的空地导弹

第二代战略空地导弹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装备。第二代战略空地导弹在结构上摆脱了飞机式布局,以固体火箭发动机做动力装置,体积和重量减小、速度增大,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有所提高。这一代导弹均已停产,但部分仍在服役或作为库存。主要型号有美国的“近距攻击导弹”和前苏联的:KSR—5空射巡航导弹。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吸取“空中弩箭”空射弹道导弹被取消的教训,采取了较为稳妥的技术途径,发展一种风险小、成本低、性能好的战略空地导弹,这就是AGM—69A导弹。由于其射程比“猎犬”导弹短得多,故称为“近距攻击导弹”(SRAM)。它是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拥有的第二型战略空地导弹,用在B—52战略轰炸机上,突防时用来补充和取代“猎犬”导弹,压制地面雷达、地空导弹和其他重要目标,共生产了15000枚。考虑到核战斗部的安全性,该导弹从1990年12月起撤出地面警戒状态,转入库存状态。基本型AGM—69A弹重为1016千克、长为4.267米,最大射程为160~222千米(高空),最大速度为3马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