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北京交通史
16017100000018

第18章 明朝时期的北京交通(1)

明朝建立以后,自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开始,仍以北京为首都,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再次进行了改造。明朝时,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商品生产得到较大发展,运输业也随之活跃起来,到明朝中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于在中国社会中萌生出来。所有这一切,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尤其作为首都的北京,其水陆交通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一节)北京城的改建及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登基,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同年八月,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随后,明朝统治者将元大都路更名为北平府。

一、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

明初的北平府,地位仅仅是一个北方的军事重镇而已,主要作为继续北征蒙古草原上元朝残余势力(北元)的前哨阵地。但是,由于北平府对稳定全国形势特别是稳定北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明政府始终紧紧地将其控制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四子朱棣为燕王,领重兵驻扎在此。洪武后期,明朝政治中心虽仍设在应天,而军事重心已明显转移到北平。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即位,建号建文。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反对朝廷。4年以后,1402年燕军攻占首都应天,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了皇帝宝座,是为明太宗,庙号成祖,改元永乐。

朱棣即位之后,认为北平“势踞形胜”,系“龙兴之地”,且拥有“金汤之固”的有利地形,尤其当时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元朝残余势力,因此为了控制北方,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他将北平改称北京,为“行在”,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今北京之名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正式迁都北京,称京师。

从此,北京一直是明王朝的首都,而应天则降为陪都。

二、明北京城的改建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后,为了防止北元势力的反攻,决定放弃人口稀疏、空旷荒凉的北城,拆掉了元大都的北城垣,在其南面5里之处另筑新的北城垣,《明史·地理志一》。行在,本作“行在所”,指天子行幸所至之地。

从而奠定了明北京城的北界。由于新城墙西段刚好位在积水潭处,为避开水面,于是便选择水窄处建筑城墙,这样不仅把积水潭西端的一部分水面隔离在了城外,使积水潭被分割为城内、城外两部分,而且还使得城墙的西北角呈斜线形(东起今积水潭立交桥,西到今西直门立交桥)。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和改建北京城。到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建工程基本上竣工。新建的北京城面积达62平方公里,其中心位置为皇城。皇城的建制依然遵循“左祖右社”的规制,左边为太庙,右边为社稷坛。并在其正南方的郊外对称兴建了东西两组建筑群,即皇帝祭天的天坛和祭山川之神的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并在城东、西、北分别建了日、月、地坛等。

明朝中叶以后,北方的蒙古族多次南下侵扰,其骑兵甚至时常迫近北京城下肆意劫掠,明政府深以为患。加之,经过明前期的发展,外城人口日益增多,为加强京师防备,朝臣多次提议加筑外城。于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政府开始在内城的南面修筑外城。原计划所筑外城要包围住内城的四周,总周长达120多里,但因耗资巨大,国库空虚,力不从心,最终只在内城的南面修建了一个全长仅28里、只有7座城门的外城。外城的修建工程,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竣工。外城筑成后,将原在南郊的天坛、山川坛纳入城内,使得北京城的平面从全城来看,从正方形变成了“凸”字形状。

三、今北京地区明朝时期的行政区划

明洪武时(1368-1398年),北平府领7县4州。其中在今北京市境内者有:大兴县(辖城中轴线以东至东郊部分)、宛平县(辖城中轴线以西至西郊部分)、良乡县(位在今房山区)、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以及通州及所领之漷县、蓟州所领之平谷县、涿州所领之房山县。

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府改顺天府后,领5州22县。其中大兴、宛平、良乡、漷县、房山、顺义、怀柔、密云、平谷9县及通州、昌平州2州在今北京市境内。另外,州治在今延庆县的隆庆州(后改称延庆州)也在今北京市境内。

(第二节)明北京城内的交通

明朝决定定都北京以后,首先审定了北京城的中轴线。新建的鼓楼和钟楼便位于这条中轴线的北端,它是作为帝王之都所兴建的标志性建筑。耸立于这条中轴线最南端的是正阳门。整个北京城的建筑以这条纵贯南北、长达13里的中轴线依次展开,形成了以宫城(紫禁城)为中心,以皇城、内城为外围的三重封闭且和谐的格局(见图41)。

一、城门的分布

明北京城一共有20座城门,其分布是“内九外七皇城四”。

皇城4个城门,分别是南面的承天门(今天安门),北面的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位在今地安门路口一带),东面的东安门(位今东安门外皇城根遗址处),西面的西安门(今西安门大街东端)。

明朝在修筑内城城墙的过程中,废弃掉了元大都东北的光熙门和西北的肃清门。这样,经过修建的北京内城四面共有9门。其中,北面有2门:东为安定门(今安定门立交桥一带),西为德胜门(今德胜门);南面有3门:自东而西依次为崇文门(即元文明门,今崇文门路口一带)、正阳门(即元丽正门,今正阳门)、宣武门(即元顺承门,今宣武门路口一带);东面有2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东直门(即元崇仁门,今东直门立交桥一带)、朝阳门(即元齐化门,今朝阳门立交桥一带);西面有2门:由北向南依次为西直门(即元和义门,今西直门立交桥一带)、阜成门(即元平则门,今阜成门立交桥一带)。

明北京城的外城7门包括:南面3门,自东向西依次为左安门(今左安门立交桥一带)、永定门(今永定门附近)、右安门(今右安门地区);东面1门,即广渠门(今广渠门立交桥一带);东北隅1门,即东便门(今东便门立交桥一带);西面1门,即广宁门(今广安门立交桥一带);西北隅1门,即西便门(今西便门立交桥一带)。

二、主要街道

(一)内城主要街道

明北京内城街道的特点是整齐且有规则,形状如同棋盘一样方正,基本上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笔直街巷,斜街曲巷比较少。城内所有大街都是以中轴线为参照物,与其取垂直或平行的方向,互相之间又纵横相交错,形成“井”然有序的交通格局。

明北京内城南北向的大街自东向西主要有以下5条。

第一条大街为东顺城街。其起自北城墙,经东直门和朝阳门,南达南城墙,位在今东直门北大街、朝阳门北大街、朝阳门南大街、建国门北大街到东便门立交桥一线。

第二条大街北起北城墙(无城门),南达崇文门。位在今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东单北大街、崇文门内大街一线。

第三条大街北起安定门,南达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未抵南城墙。这条大街不是笔直的,在今大佛寺西大街(今美术馆后街)南端向东折,然后在钱堂胡同(今钱粮胡同)西口南面再折向南。其位在今安定门内大街、交道口南大街、美术馆后街、王府井大街、台基厂大街一线。

第四条贯穿南北的大街位于中轴线的西侧,北起北城墙(无城门),南达宣武门,位在今新街口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西四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单北大街和宣武门内大街一线。

第五条大街为西顺城街,起自西城墙与北城墙交汇处,经西直门和阜成门,抵达南墙根。其位在今西直门南大街、阜成门北大街、阜成门南大街到西便门立交桥一线。

前3条大街均位于明北京内城中轴线的东侧。

至于内城的东西向大街,除了通过德胜门、安定门的北顺城街和通过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的南顺城街之外,由于受积水潭、什刹海以及皇城的影响,再没有贯通东西的大街了,只是在中轴线东西各有两条主要的东西向大街。

在中轴线东面的东西向大街自北而南分别是:东起东直门内的东直门大街、西经顺天府街直抵鼓楼的大街,位在今东直门内大街、交道口东大街、鼓楼东大街一线;东起朝阳门内的朝阳门大街、西通到双碾街的大街,位在今朝阳门内大街、东四西大街和五四大街一线。

在中轴线西面的东西向大街自北而南分别是:西起西直门内的西直门大街,东通到新开路的大街,位在今西直门内大街一线;阜成门内的阜成门大街,位在今阜成门内大街一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内城9门中,除正阳门外,其余8门内均有一条通向中心区的大街,这样大大便利了北京城内的生活与交通。这8条大街除了德胜门大街由于受什刹海的影响,略显弯曲之外,其余7条均是宽阔且平直的大街。而且,这8条大街均依各城门的名称命名,它们分别是:东直门大街、朝阳门大街、崇文门里街、宣武门里街、阜成门大街、西直门大街、德胜门大街和安定门大街。第二,明北京内城交通体系的整体格局与元大都一样,仍是棋盘式的道路网络,但在什刹海地区的街巷走向,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大多是斜街曲巷,如从德胜门通到鼓楼的斜街(今鼓楼西大街)和白米斜街等。

(二)外城主要街道

明北京外城,由于河流、水塘等地理上的原因,其街道大多是倾斜、弯曲的。如广渠门内的卧佛寺街(位在今东花市斜街一线)、抽分厂大街(位在今广渠门内大街西段一线附近),以及位于外城西北部的西斜街等。这与内城南北大街与东西大街垂直而规则地、井然有序地交叉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别。

明北京外城也有几条笔直的街道,如崇文门大街(位在今崇文门外大街一线)、正阳门大街(位在今前门大街一线)、宣武门大街(位在今宣武门外大街一线)、广宁门大街(位在今广安门内大街一线)等,但都不是很长。

明北京外城南北向和东西向贯通的大街各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街在中轴线上,从正阳门直抵永定门(位在今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和永定门内大街一线),是内城中心御道的延长,但似乎不是笔直的,中间略有弯曲。贯通东西的大街就不是笔直的了,其从东城墙的广渠门通到西城墙的广宁门,其间经过弯曲的卧佛寺街和抽分厂大街,以及东三里河、西三里河,然后向西直通到骡马市街、菜市大街和广宁门大街,一路上弯曲了数次。这条路的位置基本在今“两广路”一线,即广渠门内大街西段(前已述,明时广渠门内从卧佛寺街到抽分厂大街东端是一条弯路,不在今广渠门内大街上)、珠市口东大街、珠市口西大街、骡马市大街、广安门内大街这一线。今天的“两广路”也不是笔直的。上述南北向和东西向贯通大街在猪市口(今珠市口)形成十字交叉。

内外城的交通主要通过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这3座城门。崇文门向南是崇文门大街,其与抽分厂大街西端相接。宣武门向南是宣武门大街,其与骡马市街和菜市大街的交汇处相通。正阳门向南即可直通永定门。

三、胡同的特点

明北京城的胡同有三大特点。一是胡同数量多。据文献记载,明朝北京内外城胡同达上千条。其中,有据可考的内城达900多条,外城有300多条。这主要是由于明朝政府为了促使更多居民来北京定居,采取了如统一建造廊房、扩建外城等一系列措施,由此使北京的胡同数量大增。

明北京城胡同的第二个特点是,北京内城新增的胡同基本上都沿东西向整齐对称地排列在中轴线的两侧,平直规则地维持着北京城状如棋盘的布局。仅积水潭周围的一些胡同,因湖岸弯曲、倾斜,而形成斜向胡同。另外,在这一地区还有大约30多条又窄又短的胡同。

如箭杆胡同——以箭杆来形容其短窄,簪儿胡同(今孝友胡同)——用簪儿命名,以形容其短窄。积水潭地区最窄的胡同,是位于地安门外大街街面上的帽局胡同,宽仅1米。而外城东部的胡同,则大多为东南走向,且不规则,与内城形成显明的对比。

明北京城胡同的第三个特点是,多以官方机构、寺庙、市场、商品、人名、地名等命名,其中以手工业工人、艺人、商贩、居民命名的胡同名称,远远超过以贵族、官僚、豪门命名的数量。

明北京城胡同许多名称沿用至今。例如,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王驸马胡同、武安侯胡同、三保老爷胡同(三保太监郑和宅所在地,今名三不老胡同)等是以贵族、官僚住地命名的代表。提学按院胡同、宛平县胡同、贡院胡同、东厂胡同等是以衙署、官方机构命名的典型例子。以寺庙的名称命名的胡同,如观音寺胡同、正觉寺胡同等。以市场和商品产销地命名的胡同大约有八九十个,例如羊肉胡同、驴肉胡同、菜厂胡同等。还有以一般居民姓名命名的胡同,着名的有:宋姑娘胡同(今东、西颂年胡同)、范子平胡同、王寡妇胡同(今板船胡同)、哑吧胡同(今大、小雅宝胡同)、黄兽医胡同、瞎子胡同、刘和尚胡同、李浩家胡同、孟端胡同、石老娘胡同、刘师婆胡同等。以水井命名的胡同有:沙井胡同、高井胡同、井儿胡同(今福绥境)等。而砂锅刘胡同(今大沙果胡同)、丁儿张胡同(今丁章胡同)、针匠胡同(今针线胡同)、姚铸锅胡同(今尧治国胡同)、何薄酒胡同(今荷包酒胡同)、骟马张胡同(今栓马桩胡同)等则是以手工业工人的名字命名的。

另外,还有以特殊标志命名的胡同。如铁狮子胡同是因明朝崇祯皇帝宠爱的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都督府在此,其门前有一对铁狮子而得名。其他还有堂子胡同、石虎胡同、孝顺牌胡同、柏树胡同(今百顺胡同)等。此外,还有以本地特点或形状命名的胡同,如喇叭胡同、扁担胡同、耳朵眼胡同、椅子圈胡同、罗圈胡同等。

四、主要桥梁

明朝时期在北京城内修建的主要桥梁是德胜桥和金海桥。

德胜桥位于今德胜门内大街。明朝北京城北垣南移,使积水潭西部的部分水域被隔于西城墙外,于是修建德胜桥,将城内水域一分为二。关于当时所修桥的长、宽、高等资料已不可考。

金海桥,即今北海大桥,位于今北海公园南门西侧北海和中海的连接处,东西走向,桥北为北海,桥南为中海,是北京城区内仍在使用的古代石桥中最大的一座。北海和中海在元朝是皇宫的太液池,太液池中部有一个小岛称瀛洲(今团城),岛上建有仪天殿。明朝建立后,重修该殿,并改名为承光殿。仪天殿前方东西两侧本来各有一座木桥,东桥就在今北海南门马路的位置,西桥即北海大桥的前身。明朝将东桥拆掉填平,保留西边一座木桥。弘治二年(1489年),又把木桥改为9孔联拱汉白玉石桥,称金海桥。石桥主体长117.58米,含两侧桥堍总长为156.73米,桥宽9.48米,两旁有玉石栏杆。金海桥是从宫廷通到西苑的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