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文三原
16017200000001

第1章 物阜民丰古池阳关中重镇新三原(1)

三原:美丽的家园

文\刘涛

你从千年历史中走来,

秦风唐韵写满文明山川。

郑国渠孕育千顷良田,

城隍庙巍然天地之间。

百年救亡风云变幻,

红色星火燃遍莽莽山塬。

“四大书院”墨香依然,

重教兴学代代相传。

啊!古老神奇的三原,

我魂牵梦绕的美丽家园!

千年不变的是对你的情感,

永永远远的是对你的眷恋。

三原啊三原,

我魂牵梦绕的美丽家园!

你从改革开放中走来,

和风惠雨泽润秀美山川。

争当排头率先发展,

城市新区崛起清河两岸。

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

教育优先均衡发展,

于右任故里辈出英贤。

啊!现代文明的三原,

我魂牵梦绕的美丽家园!

千年不变的是对你的情感,

永永远远的是对你的眷恋。

三原啊三原,

我魂牵梦绕的美丽家园!

县委书记刘涛同志的诗作《三原·美丽的家园》高度概括和赞美了三原的人文精髓(sui),社会的发展进步,彰显了三原特有的文化魅力。

三原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灌溉便利,土地肥沃,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称;因其境内有孟侯原、白鹿原、丰原而得名。三原是陕西“一线两带”开发建设的经济腹地,是省会西安的北大门、“西安成阳经济圈”的北副中心。南距西安、西南距成阳、北距铜川均约30公里。西铜一级公路、107省道、陇海铁路穿境而过,西南距西安成阳国际机场22公里。自古以来,三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具魅力的人文元素而驰誉华夏。

三原境内有清峪河、浊峪河、赵氏河三大水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地势北高南低,以四十里原坡为界,北部为黄土台原区,南部为泾渭冲积平原区。按水利条件分为大灌区、小灌区和原区。全县总面积577.4平方公里,辖10镇4乡205个行政村,人口41.23万,耕地面积53.44万亩,县城面积10平方公里。境内有汉、满、蒙古、回、藏、维吾尔、俄罗斯、苗、彝、壮、朝鲜、土家,白族、纳西、达斡尔、锡伯等16个民族和睦相处。

三原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1958年文物普查时,在嵯峨乡杨杜村、洪水乡岳村和马额镇南韩村,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使用过的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相传黄帝曾铸鼎于嵯峨山,《诗经》即有先民猃狁(xianyun)族活动的生动记录。秦汉以来,三原长期为京畿(ji,国都附近的地区。)之地,因受郑国渠、汉白渠灌溉之益,民殷物阜(fu),三原被誉为“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壮县,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明清时期,县城发展成东连晋豫,北通延榆,西达甘凉的贸易集散地,实为渭北商业中心;明洪武二年(1369)始兴县学,并在明清时期成为陕甘乃至西北地区文化教育中心,时有“小长安”之称。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唐敬宗李湛的庄陵、唐武宗李炎的端陵均位于三原县。三原县文化积淀深厚,唐卫国公李靖,明吏部尚书王恕、工部尚书温纯,清代“天下第一长联”的作者孙髯(ran),近代的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以及当代书法名家刘自椟(du)、谢德萍等名人辈出,精神风范,影响深远。

民国时期,本县经济、文化发达,革命思潮活跃。靖国军三原树帜威震西北,武字区星火燎原光耀史册,为本县赢得渭北民主革命发祥地的殊誉。1926年秋,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归来的乔国桢(zhen)到武字区进行革命活动,建立了以武字区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并组织了农民赤卫队、灾民自救军与游击队。1928年4月,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黄子文等人组织武字、心字、军字等区农民举行交农运动,取得了胜利。这年5月,为配合渭华暴动,发动了武装围城斗争,揭开了创立渭北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序幕。1932年,武字区成立了渭北苏维埃政府。武字区党组织先后护送刘少奇、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安全通过敌封锁线;为组建红二十六军,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有黄子文、孙平章、马志舟、金里科、王宏等118名同志为革命壮烈牺牲!党的一些领导同志,如刘志丹、李子洲、魏野畴、习仲勋、史可轩等,都曾在此从事过革命活动。

建国后,三原县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均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科学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开展多种经营,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涌现出一批闻名遐迩(xiaer)的实业公司和优秀的农民企业家。全县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城乡居民年纯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可喜成就:“五好家庭”活动在省内率先开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奠基、科技兴县已成共识;拥政爱民、拥军爱民蔚然成风。本县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陕西省“军民共建文明县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教育强县”、“陕西省通村公路建设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

一、悠久的建县历史

三原县是中国古代多个王朝京都的门户之地,历史源远流长,县域归属随着朝代变化时有不同。商、周时,本县管辖的区域是焦获(huo)地区的一部分。猃狁族是焦获地区的主要居民,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本县辖区归属北地郡。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设置池阳县(史称汉池阳)。本县是汉池阳县东北部的一部分。北周时,池阳县被废除。

前秦符坚皇始三年(353),在嵯峨山北设立三原护军。因为护军幕府周围有三条黄土原,所以命名为三原护军。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除三原护军,设置三原县。本县建县就从这时候开始,管辖的区域也开始独具范围。与现在的县域相比,当时的三原县地域狭窄,位置也比现在偏北几十里。北魏时期,三原县一度升格为郡,政府驻地在永安故城(今淳化小豆村一带)。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三原县为池阳县(史称唐池阳),与北魏时县境管辖区域大致相同,政府驻在清水谷南任城(今西阳镇康马堡一带)。现在的池阳街、池阳楼等称谓,可以佐证。宋代以前,清水(河)从今县城北朝东北折行,沿着北边的原畔曲曲折折向东流入石川河。现在穿越县城而过的清河谷,原是白渠旧道,由洪水冲刷而成。沿河渠岸张、赵渠刘、徐渠桥等村名,可以说明清河曾是古代的渠道。

唐开成五年(840),将仁化乡划归富平;会昌元年(841),将高陵县清平乡划归三原。从此以后,本县辖区基本固定,一直沿袭到明清。

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县政府由故任城迁驻龙桥镇,也就是今天的三原县城。

明代,三原县先属耀州,后属西安府,直到清末。

民国时期,三原县属咸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14日,三原解放,县城设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专员公署,辖三原,泾阳、高陵,富平,耀县、铜川、淳化七县。1950年5月,撤销三原分区,三原县隶属咸阳专员公署。1953年改属渭南专署。

1956年10月,三原县改为省直辖。1958年12月,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四县合并,统称三原县。1961年8月,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大县建制撤销,恢复三原县制,属成阳专区(后称成阳地区)。

1984年,三原县属成阳市辖县之一。2008年,全县有10镇4乡,205个行政村,8个社区,815个自然村。10镇即城关镇、安乐镇、陂西镇、独李镇、大程镇、西阳镇、鲁桥镇、陵前镇、马额镇、新兴镇;4乡即徐木乡、高渠乡、渠岸乡、嵯峨乡。

二、优越的地理环境

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东与临潼、富平、阎良相连,南与高陵接壤,西邻泾阳、淳化,北靠铜川新区、耀州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水利发达,是陕西省重要的粮、棉、菜、果产区之一。

三原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褶皱带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362一1409米之间。境内南北以四十里原坡为界,东西以清河相隔,将县域自然分割成三个明显不同的地貌形态,即南部平原、北部台原、西北山地。

南部平原290.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33%,属泾渭冲积平原,平坦开阔,土质良好,是引泾工程的受益地区。建国后,南部平原凭借交通便利、经济开发早的优势,以发挥泾惠渠灌溉效益为重点,基本实现渠井双灌、旱涝保收。粮食稳产高产,千斤产粮乡、吨粮方田比比皆是。招商引资成果显着,以食品工业、家具工业、钢铁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