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年间,三原县令陈藏器编写《本草拾遗》,弥补了以前官方《新修本草》中的不足,并新增了不少外国药物。
宋代,炼丹术在三原盛行,道士于元隐、白德明、李志性、姚永静等人,精通烧炼,用丹药为人治病。这时云阳人(今淳化县)李子敬,迁居龙桥镇,开设了一个较大的药店,方便民众用药。
王恕,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兼长医道,实乃一代儒医,于正统十三年(1448)至正德年初(1506),曾任太医院判。
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5),三原籍御医张征(字以周),精通医理,善悉脉象。后升为御医院判,受到皇帝表彰。
正德年间(1506—1522),三原还有一个科班出身的名医管韶,同邑人梁彦皋、张献科均善岐黄,医道高明,经常免费供药为穷苦民众治病。
来复字阳伯,着有《南阳活人书》《泰定养生主论》《二神方》等。民间还流传来复所创方剂《来复丹》《来阳伯大健脾丸》等。
张仲远医药世家名医,其子张昶(chang),字世宏,继承祖业,深究《素问》《难经》等经典医书,着有医书《运气地瑴(jue)》。
崇祯三年(1630),传教士德国人汤若望在三原传教期间,着有医书《主制群徵》,以人体解剖讲述医学知识,这是一部较早的以生理学知识直观介绍西医的科教书。
三原地处关中要冲,清代,关内外、东西路药材汇集,形成商业渊薮,医药发展鼎盛。
顺、康年间(1644—1700),天主教神甫意大利人利类斯和比利时人南怀仁,在三原传教时合着医书《西方要纪》,讲述百药方剂及使用技术。二人与明未在三原的神甫汤若望,在传教的同时带来西洋医学,开三原西医治病之先河。
陈尧道对诊治伤寒、痘疹有独到的见解,着有《伤寒辨证》《痘疹辨证》,为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
董凤翀儿科专家,字君灵,着有医书《痘科经验良方》《幼科精要》。
孙文选继承先父孙子怡医术,广搜医药着作,专访医药、师友,于道光十九年(1839)着成经验方剂《集成篇》。此方剂在当时影响很大,远近医人争作处方借鉴。
三原名医李子建撰《伤寒十劝》一文;医生李士材精研药物,制出《久疟立止丸》,并以“祝由术”制截疟“灵符”为民众治病。
杨置阅于同治二年(1863)辑录《郎清艺术全书》,收录清代以前民间单方、验方、古方、秘方等。
光绪十三年(1887),三原县署刊印医书《急救应验良方》。刘古愚设“励学斋”,内附医学教育,为三原培养医务人才。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原有无名氏手抄本《验方丛录》。其编排纲目井然,分门别类。有内科、外科、伤科、妇科、小儿科和眼科。并有专题论文,如“小儿脐风论”,对病因和治疗方案有独特的见解,结合临床加以论证。更有可贵的麻药秘方,如手术开刀前口服的麻药“瑷酥散”、正骨麻药方、外敷麻药等。
宣统二年(1910),民间医人张咨源,诙谐幽默,以顺口溜形式编写《五霸七雄反中原》,把药物人格化,借助历史传奇人物,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出来。
宣统三年(1911),三原基督教浸礼会在东关外建立了第一所西医“英华医院”,附设护士学校。英人荣居安任院长,主治医生贾大夫(英)、李本初,兼做教牧工作。他们主领礼拜讲道,深入群众并下乡出诊。此医院为陕西西医医院之首创。由于诊断医疗科学化、系列化和疗效高,博得社会好评,渭北各县甚至关中地区群众慕名来本县治病的络绎不绝。1935年陕西省政府拨款购买了英华医院,成立了三原县卫生院,为当时全省仅有的3个县级卫生院(三原、华县、榆林)之一。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预防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基本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牧治和卫生监督四大体系。建立了以县为中心、乡为枢纽,村为基础,设施较全、功能较好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之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全县205个行政村实现100%全覆盖,覆盖农业人口323182人,2008年参合农民302417人,参合率93.76%。投资136万元的县疾控中心综合楼项目及投资280万元的县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顺利完成;计划免疫“七苗”接种率分别达到99%以上。
三原县医院蜚声省内外,是省内引进西医建院最早的县级医院,病员辐射到渭北周边数县;50年代曾以设备先进、医术精湛、规模宏大而跻身于“全国四大县级医院”行列;80年代成功开展心脏瓣膜损伤修补术,断指(趾)再植显微外科手术,在西北地区名声大震;1985年被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医院”称号。近年来,先后被卫生部命名为“二甲医院”“爱婴医院”,被省卫生厅、省医学会命名为“百姓放心医院”以及市级文明单位、残疾人康复中心、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等。被交大二院、省医专、市卫校等校定为定点教学医院。
三、文化事业推陈出新
三原县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先后有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入选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金线油塔制作技术、西关老龙、东寨十八罗汉三个项目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原县面花制作工艺、三原蓼花糖制作工艺两个项目入选咸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原十八罗汉是流传于三原县西阳镇东寨南村的一种民间舞蹈。据当地艺人介绍:此节目最早由18位小伙子身穿袈裟、顶挂佛珠扮成各式罗汉进行表演,故称其为十八罗汉。
表演时,由打击乐伴奏,社火鼓点烘托情绪气氛。18个罗汉演员中,有9位是身强力壮的成年人,9个为十二三岁的小男孩。9个大人扮演底座,又称“座子”,每个“座子”肩头骑坐一名小男孩。一阵锣鼓后,九名座子各肩扛着一位小男孩成一路纵队踩着锣鼓节奏快步上场跑转各种队形,其中有“转圈”“穿花”“线拐子”“龙摆尾”等。“座子”跑转时,力求走得稳,跑得快,类似“跑圆场”步,双臂随节奏自然前后甩动,轻盈欢快。坐在肩头的小孩,双脚从“座子”两臂腋下伸过,骑在“座子”的后颈和肩头上,双脚紧勾于“座子”的后背,双手在胸前做“合十”状,力求坐得稳,坐得牢,任凭“座子”怎样跑转,小孩双手“合十”姿态不变。跑转片刻后,锣鼓节奏突变,“座子”在场中排成前四后三的队形,前四名“座子”手臂相互挽紧抓牢。后三名“座子”站成前二后一的三角队形,手臂用力扒着前面“座子”的肩头,最后两名“座子”肩头的小孩,爬到前面两个小孩的肩头,形成一种体操叠罗汉的画面,俗称其为“朝天一炷香”。表演时,不时变换叠罗汉的画面,如做“象牙佛塔”时,则有四个“座子”而相对,手臂相互挽紧围成一个小圈,再有两名小孩,面对面,双臂对搂站在四个“座子”的肩头,最后再由一名小孩站在第二层两个小孩的肩头双手做“合十”状。其他五名座子呈半圆形围在“象牙佛塔”后面,五名座子肩头的小男孩,骑在肩头的姿态,慢慢变成站在“座子”双肩的姿态,双手仍做“合十”状,剩下一名小男孩,盘腿打坐在“象牙宝塔”前闭目“合十”扮作小罗汉。
十八罗汉自始至终,以跑转和叠罗汉相互交叉变化为主。跑转一段后,锣鼓一变,将2/4节奏变成“紧急风”,18个演员在急促的节奏中开始叠罗汉。罗汉叠好后,坐片刻造型亮相。大锣猛敲一声,叠的罗汉散开,“座子”又扛起小孩子继续跑转。如此循环反复跑转一会,变换一个叠罗汉的造型,如“出门”“牌楼”“庙亭”“佛殿”等,最后则表演“过天桥”,使表演出现高潮。“过天桥”的做法,即九个座子面向右站成一排,每人相距一米,8个小孩依次面向下双手扒住前一名“座子”的双肩,使8名孩子横架成一排,即称“天桥”。剩下一个小孩,从“座子”左侧开始,小心翼翼地踩着用人体搭成的天桥,走到右端一侧跳下。表示过了天桥已从凡间到了天庭。这些罗汉的造形变化,形成该节目表演“惊、险、悬、妙”的特点。在锣鼓伴奏中,突出“健壮挺拔,潇洒威武”的形象。特别是表演时每个“座子”肩头架一个小孩,可坐可站,并以叠罗汉造形为主,实现了民间体育与舞蹈艺术的有机相结合。
18罗汉从过去单纯在庙会上演出,逐步成为正月十五闹社火的经常性表演节目,并在三原县的鲁桥镇、大程镇,以及西安市临潼区的徐杨乡等地流传,成为当地春节社火表演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业余文化需求,县文体事业局聘请在2008年春节秧歌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张锋为全县腰鼓爱好者举办培训班。来自全县14个乡镇的百余名腰鼓爱好者接受了培训,使这种娱乐健身活动在全县迅速普及推广。
为延伸文化层次、发展传统和民间文化,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各方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进程,投资480万元的三原文化综合大楼已建成,并将规划建设三原县名人文化展厅。大力发展书画产业,开发手工剪纸、刺绣、黑陶工艺品等民俗文化。
随着文化活动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三原文化形式越来越丰富,民间剪纸,绘画、雕刻、刺绣、戏曲、社火、舞狮舞龙等在肥沃的经济土壤上发展得更加繁茂,从而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久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呈现出政府支持、部门联动、群众热心参与的可喜局面。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也使三原拥有了更多的经济发展机遇。为了繁荣城乡文化生活,我县利用招商引资,投资1600余万元对县电影院进行改造,使影院环境、音响设备得到极大的改善,市民可以在这里观看国际大片,放松心情,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投资100万元,对县剧院进行了加固改造,为城乡群众开展各种大型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为了方便群众借阅图书,县上投资近500万元,将原来比较偏僻的县图书馆搬迁到人民广场东边的县文化科技大楼,并专门开辟出了一块2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县体育场进行升级改造业已完成,各种体育场馆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