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文三原
16017200000016

第16章 书法之乡闻四海绘画艺术达五湖(1)

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之一,三原县人文荟萃,书画艺术百花争艳,摇曳多姿,极具文化品位,在全国乃至海外均有重大影响。

由于历史的陶冶,三原人历来热爱书法,崇尚书艺。目前,三原县已有三原书法家协会、三原于右任书法学会、三秦书画院等10多家书画组织和机构,拥有会员上千人,全县书画爱好者2万多人。

2009年4月11日,三原县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一、书法绘画誉满九州

三原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影响深远。

三原县嵯峨乡天齐祠的瓦当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等文字,是三原秦汉隶书之典范。

唐卫国公李靖书法受唐太宗及唐初诸名家影响,精研“二王”,学有所成。传世孤品《献书西岳大王文》深得“二王”精髓。

明吏部稽勋主事、稽勋员外郎、稽考功郎中光禄卿马理,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无日不从事学问,常曰“身可拙,道不可拙”。精书法,真、草、隶、篆皆宜。书法作品石刻存于县博物馆。

明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温纯,书法“大气磅礴,凛凛有不可犯之势”。早年习颜,后又融汇百家,自成一体,传世墨迹已成珍品。三原城隍庙石牌坊匾额“明灵保障”即为温纯所题。

清代,三原书法名流不乏其人,最着名者当推贺瑞麟。

贺瑞嶙(1824—1893),宗法于颜体,融通百家,铸成一体,楷书结构严谨,行草深厚敦实。他的书法功力深厚,蝇头万言,意古天成。其笔帖碑石,遍及关中。

近代,中国书坛闪耀着三颗巨星:贺伯箴、于右任、茹欲立。

贺伯箴(1875—1944),贺瑞瞵之子,自幼受父熏陶,国学基础扎实,习颜、柳,后取何绍基之长,书法自成一家,秀绝一代,在关中颇负盛名。着名书法家刘自椟曾师从贺伯箴先生。

于右任(1879—1964),近代着名书法大师。先生毕生挚爱书法艺术,搜求精研古今书法典籍,尤钟情魏碑,熔炼升华,推陈出新,各体书法,俱臻妙境。其楷书雄浑、苍劲、古朴、凝重、奇崛,开辟出新境界;行书恢弘、雄健、舒展、险巧、灵动,迈上了新高峰。从改革文字、提高效率、强国利民出发,探索草书的结体规律,完善草书的代表笔划,研制“标准草书”,总结出“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八字原则,为草书规范化作出亘古未有的贡献,把草书艺术推进到继章草、今草、狂草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被海内外公认为“旷代草圣”。从民国至今,海内外凡临草书者,无不以先生之“标准草书”为范,足见先生在中国乃至国际书坛影响之深远。

茹欲立(1883—1972),中国书坛名家。先生一生酷爱中华优秀文化,钟情翰墨,数十年笔耕不辍。广临秦、汉、晋、唐、宋碑帖,尤喜魏碑。楷书功力深厚,变化多姿;隶、篆、行、草各臻其妙;章草古朴潇洒,遒劲雄健。于右任赞曰:“青风誉神州,翰墨博古今”,“魏体书法为近百年所未有”。章士钊赞曰:“空闻四裔传碑版,谁知三原有老成”。当代书法家中国书协主席沈鹏赞曰:“魏晋型范辛亥风,三原不独重于公。艺苑两岸争春日,无废茹翁八法功”。

当代中国书坛,三原仍不乏叱咤风云的人物。

刘自椟(1914—2001),教授,着名书法家。五六岁入学读书,即学习写毛笔字,从中学起即师从陕西着名学者贺伯箴(zhen)先生学习诗文、书法。早年曾临习《峄山碑》《会稽石刻》等先秦碑刻,后遍临清代大家邓石如、吴大潋、吴昌硕诸家,并广泛吸取甲骨文、金文法帖的特点,博采众长,成为当代着名的篆书大家。他既以篆书称雄,又各体皆能。篆书以大篆为基调,融大小篆为一体,用笔逆入平出,藏头护尾,守黑飞白,高古浑厚,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行草融以章草用笔,飘逸飞动;隶书以汉隶为宗,掺入篆书结体,开阔雄健;楷书则尽显唐楷功力,兼蓄北魏起笔,工整遒劲(qiujing)。他对文字、考古、金石学等有很深的研究,日本《知远》书道杂志誉先生为“当代篆书第一”。日本友人、书家金泽子卿称他“绝伦妙笔凌秦汉,自独名声海外知”。新加坡书坛名宿潘受评赞他“瘦硬通神老不枯,别开生面继三吴;刘翁才气何精悍,古篆名声冠古都”。1948年先生在西安举办第一次个人书法展览,作品被收藏一空。1957年,发表论着《漫谈书法与篆刻》。1959年,书法作品赴日本展出,为国争光。1987年,出版《刘自椟书法选》;1991年,举办《关西三老书法展》,他的作品还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一、二、三、四届书法联展。其书法精品被视为国宝,赠送外国元首。中国书法历来重视书品,更重人品。刘自椟对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执着的爱,有极强的民族责任感和正义感,是书德双馨(xin)的一代书法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刘自椟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

刘自椟自1980年以来长期任中国书法家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协会副主席、主席,陕西省文联名誉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为陕西和全国的书法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已故中华书法学会会长谢德萍,狂草独辟蹊径,泼墨遍及九州。

建国后,三原书画活动始于60年代。1961年,县文化馆将珍藏的古今名人字画和业余书画爱好者的作品近300件举行了大型书画展,从此揭开了我县经常性书画艺术展览活动的序幕。为了培养书画人才,县文化馆在各乡镇常年举办书画培训班,由文化馆美工组组长孟兆廉,成员张爱莲、王成、李文兴等组织和任教,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奠定了书画人才基础。1974年为中央美院输送了李书安等三位学员。1983年和1984年,县书法协会、县职工美协成立。之后,驻我县的省专单位和南郊中学、北城中学陆续成立了书画组织。先后在县博物馆举办了“韩虹书法展”、“谢德萍、温友言书画展”和“戴信军版画展”。老画家李文兴和徐展也举办了个人画展。这些活动对于开阔书画爱好者的眼界和提高书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1988年县教育局书记曹惠岐倡导,在中山街小学办起了“三原书画函授学校”,聘请县书协张彦兴、刘济民、盖保麟、左子军、申永兴、吴殿阁等任教。城关镇文化站也举办书画班,聘请徐展、吴志宏、吕肇等任教,培养学生50余人。西阳职校增设书画专业班,聘请县政协书画室徐展任教。现在,书画协会的许多会员都兼任中小学的美术、书法教师。县书协、政协书画室不定期聘请北京、省书协一些书法家作书法讲座。1987年,县书协聘请北京中华书学院谢德萍院长在县政府会议室作300余人的书法讲座。1993年,县政协书画室共举办五次书法讲座,省书协主席刘自犊、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副会长钟明善、陕西老年书协主席叶浓、西北大学副教授温友言(三原人)作了主题不同的书法讲座。

继县书协成立之后,还相继成立了职工美协、县美协、县政协书画室、三原于右任书法学会、三秦书画院、三原于右任书画艺术研究院,渭北书画院、县老年书画协会、县教育书画学会等书画团体。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局多次举办教职工书画展览和全县中、小学生书画展及大赛,涌现出一批新苗。1990年10月,三原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在博物馆大殿展厅展出书画大赛作品265件。除多次在县内活动外,还走出三原向外联系开展书画活动。1994年5月,“徐展、王金声、张孝友、贺一平四人书画联展”在博物馆展出。千禧之年,由着名书法家刘自椟先生题名的“盖保麟书法展”在县政协成功举办。2007年5月,张应选、徐展、余明伦、刘琳、张明远举办了五人书画展。孟兆辉、李树民、杨贵琦、董耀辉、陈春生、王成、李文霞、吕肇、耿庆义、苟彦斌、马永发、王鹰、秦鸿章、杜志兴、左子军、常万贤、李兴荣、吴开川、李书安、吴继烈、魏永信等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均获得好评。年轻书画家孙或(yu)为县书协主席,全国书协会员。何碧君为县美协主席。程翔、萧钧、孙俨、张银祥、李海波、李海燕、刘亚军、徐红霞、卫秋花、胡永星等中青年书画家前程无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耿庆义书画作品集》、杨贵琦和耿庆义合编的《历代草书大家书法字典》,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渭北书画院院长陈春生的《陈春生国画行草融以章草用笔,飘逸飞动;隶书以汉隶为宗,掺入篆书结体,开阔雄健;楷书则尽显唐楷功力,兼蓄北魏起笔,工整遒劲(qiujing)。他对文字、考古、金石学等有很深的研究,日本《知远》书道杂志誉先生为“当代篆书第一”。日本友人、书家金泽子卿称他“绝伦妙笔凌秦汉,自独名声海外知”。新加坡书坛名宿潘受评赞他“瘦硬通神老不枯,别开生面继三吴;刘翁才气何精悍,古篆名声冠古都”。1948年先生在西安举办第一次个人书法展览,作品被收藏一空。1957年,发表论着《漫谈书法与篆刻》。1959年,书法作品赴日本展出,为国争光。1987年,出版《刘自椟书法选》,1991年,举办《关西三老书法展》,他的作品还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一、二、三、四届书法联展。其书法精品被视为国宝,赠送外国元首。中国书法历来重视书品,更重人品。刘自椟对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执着的爱,有极强的民族责任感和正义感,是书德双馨(xin)的一代书法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刘自椟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