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歌赋选读
塞上曲
为李卫公伐突厥擒颉利斥地北至大漠作
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亦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春日郊游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元少府伟夏侯校书审
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余。
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
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
城阅应多事,谁忆此闲居。
三原李氏园宴集
张籍
莫春天早热,邑居苦嚣烦。
言从君子乐,乐彼李氏园。
园中有草堂,池引泾水泉。
开户西北望,远见嵯峨山。
借问主人翁,北州佐戎轩。
仆夫守旧宅,为客施榻筵。
高壤有余瀑,竹树芳且鲜。
倾我所持觞,尽日共留连。
疏狂不偶俗,常喜形体闲。
况来幽栖地,能不重笑言。
中秋夜登城楼
于右任
夜静云开月已斜。城楼倚仗听残茄(jia)。
关河历乱无归路,儿女团圆有几家?
浊酒因凤酬故鬼,战场如雪放养花。
可怜垂老逢佳节,泪洒戎衣惜鬓华。
民治学校园纪事诗(前后二十首)
于右任
前十首录之一
只余民治园中路,老病扶筇(qiong)日几临。
客去偷闲眠树下,愁来不语立花阴。
移栽龙爪无灵气,败退鸡冠有奋心。
为念归耕归不得,忘身桴(fu)鼓托哀吟。
后十首录之十
慷慨当年此誓师,回头剩有断肠词。
三秦子弟多冤鬼,百战河山倒义旗。
动地弦歌真画获,烧天兵火亦燃萁。
难忘民治园中路,卷土重来未可知。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访三原
萧华
1981年3月
三原城头曾飞帜,编成八路抗日师。
挥戈横扫亡国调,热血写成大刀曲。
觅踪忆旧情无限,犹闻当年动地诗。
朱彭住处抚古木,似见憩甲挂横枝。
龙桥行
陈明
1991年7月
我曾在三原上完中小学,并从这里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四十余载,常念昔日伙伴同窗,总牵挂着给我知识与力量的古池阳。三年前,重游故地,寻访龙桥,得小诗一首,现整理抄录,献给我的第二故乡——三原。
漫步龙桥头,俯首觅迹踪。
问君曾记否,嬉戏校园中。
尊师谆教诲,我辈赤心铭。
奋读十年整,矢志始奠定。
北上嵯峨岭,奔赴延安程,
革命漫漫路,池阳悠悠情,
今朝访故址,旧貌换新容。
人夸三原好,关中一名城。
美乐东周
肖云儒
绿浪红楼槐飘香,阳春烟景好文章。
更有善德助孤童,心田泉涌暖流长。
于右任纪念馆
周衡儒
嵯峨钟秀清峪长,池阳郭外松苍苍。
亭阁雄峙会峡海,春池溢翠映故乡。
拳拳丹心趋国运,滴滴热血注庶壤。
一统江山酬夙愿,万里笙歌祭尚飨。
尧门山下
潘志新
风流王子李适墓,尧门山下为崇陵。
依山傍陵两辉映,千年传说靡神州。
我的家乡三原美
吴树民
我的家乡哟三原美,嵯峨山哟桃花水,
龙桥雄姿凌空起,城隍古建放光辉,
木塔寺里菊花香,李靖故居乳燕飞,
宫廷食品传天下哟,谁到三原心不醉!
我的家乡哟三原美,五谷香哟牛羊肥,
条条公路平展展,清清池塘鱼摆尾,
新天新地新日月,走来开拓的新一辈。
清河公园唱支歌哟,明朝三原更壮美!
古龙桥赋三首(外一首)
左子军
其一
烟雨茫茫锁龙桥,倾入清流起波涛。
往来行者多躬身,步步艰难步步高。
其二
清峪清水泛清涛,无端东去甚辛劳。
曲径弯弯多跌宕,高峡平湖分外娇。
其三
温公贤才济梓原,方便故里四百年。
无数风流才子过,多有诗赋颂恩缘。
右翁一百三十华诞抒怀
流觞(shang)曲水酒一樽,颠旭狂素继右军。
天遣髯翁创新草,重塑书坛里程碑。
步放翁韵以贺于右任杯全国书法大赛
刘承运
死后未必万事空,书道贯今九州同。
人间宝镜重合日,乡祭能不告髯翁。
三原教育赞(外一首)
张征
教育强县书法乡,英才辈出铸辉煌。
四大书院传千古,万条金鲤跃池阳。
叱咤风云期后辈,继往开来续前章。
勇立潮头唱大风,慷慨宏图立栋梁。
教师进修学校感赋
您,
屹立在清峪河畔,
怎能不激起我胸中波澜。
您,
常年与古龙桥为伴,
怎能不牵动我思绪万千。
今日的三原进校,
昔日的宏道书院。
传递着知识火炬,
跨越历史五百年。
从这里,走出了民国奇才于右任,
从这里,走出了着名报人张季鸾。
从这里,走出了多少师表的典范,
从这里,走出了多少治学的圣贤。
在这里,莺歌燕舞唱新曲,
在这里,桃李芬芳竞争艳,
在这里,荟革着教育的精英,
在这里,孕育着教育的明天。
今日的三原进校,
铸造师魂的熔炉。
今日的三原进校,
培育师能的摇篮。
宏道书院的底蕴为您奠基,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您呼唤,
沿着教育历史的足迹,
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
三原地名赞
阎志和
两个和尚抬西瓜,三圆(原)把人能喜煞!
东乡太宗封王店,磨盘路上审命案。
长孙娘娘发搂底,黄巢口渴马刨泉。
朱家湾村白马池,义军喝罢精神起。
青麓山下有鲁桥,太平盏世安乐镇。
泾惠渠畔独李村,首住一户李姓人。
清河之上尚书桥,佳话传说话古今。
东关河道巷驰名,西北奇才更显赫。
城内古刹城隍庙,游客到此似仙境。
三原地名趣话多,为节篇幅不再说,
你若有兴探究竟,主家热诚留留留。
壮县歌
吴智忠
孟侯丰原驰白鹿,池阳沃野富雍州。
清河妖娆飘玉带,嵯峨崔嵬(wei)横空出。
万里丝绸通西域,千载京畿伴古都。
改革开放今胜昔,文化名城更风流。
魅力三原
鸣波
黄帝铸鼎的嵯峨,辉煌着你的昨天,
千古池阳的精彩,亮丽着你的非凡。
卫国公李靖的气度,草圣于右任的震撼,
造就了你地灵人杰的神奇壮观。
泾惠渠吐出绿色的蓬勃,
蓼花糖名扬九州方圆。
万紫千红是你从容的笑脸,
五谷飘香醉了八百里秦川。
啊,三原,三原,你是岁月里一幅绚丽的画卷,
无限魅力,辉映着一方蓝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染绿了你的信念,
八面迎风的龙桥,挺立在改革前沿。
池阳路闪烁的霓虹,政府街林立的灿烂,
洋溢着你科学发展的七彩斑斓。
工业园绘出招商的美景,
食品城唱响了工业立县。
教育强县攀登卓越的顶点,
新农村建设到处热火朝天。
啊,三原,三原,你是春潮里一幅壮美的画卷,
无限魅力,充满着和谐平安!
二、奇联巧对赏读
天下第一长联
三原人孙髯(1701—1775)因一副奇联而名闻天下,光耀史册。这就是享有“天下第一长联”美誉的镌刻在昆明大观楼的对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讧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驰骋古今,视通万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蕴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妙的构思。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全联如一篇有声、有色、有情的骈文,妙语连珠,诵之琅琅上口。
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具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作者登临楼上,先写眼前茫茫无边的滇池,写作者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观海的勃勃高兴致。次写大观楼四面的景观: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由己及彼,慨叹: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飘香的稻谷,波光万顷的浪涛,六月盛夏的荷花,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写景抒情,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在一个“叹”字上下尽功夫。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一幅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流去:那雄视四方的汉武帝,为打开西南通途,在长安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大唐皇帝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手挥玉斧,划疆立界,让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走甘肃经四川,占云南灭大理,招降吐蕃,继伐中原。这一系列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们的移山心力,然而,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那些纪颂功德的词句,都随着那断碣残碑,埋没在夕阳和农家的炊烟里。留给我们的只有寺庙里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睡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清官王恕自勉佳联
古代官员没有发表施政演说的习惯,也没有报刊杂志发表长篇文章,从宋代起就有人在官署撰题对联,以表自己的官风、心迹,对建立威信、贯彻政令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副对联言简意赅,不但醒目,还可久存。在封建社会,吏治败坏,贪污成风,难免有口是心非之徒,却也不乏洁身自好、廉洁自律的官吏。明代弘治年间,官场行贿求官之风盛行,百姓怨声载道。吏部尚书王恕,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在官署大门题联一副: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馈遗”“苞苴(ju)”均指贿赂。此联告诫人们,切莫以贿赂买官卖官,并以此自律。
于右任自题联
当无事时自固气,大有为者能知人。
上联所言“当无事时”,指失意或消闲两种情境。“固气”,就是孟子提倡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自固气”者信念坚定,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坚韧不拔,奋斗拼搏,去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充分认识到:“大有为”与“知人”是相辅相成的,即“大有为者”定能“知人”,而能知人者,也必将会大有为。
修竹气同贤者静;春山情若故人长。
竹直而多节,历代文人雅士常钟情于它,颂赞其“枝枝傲雪”“节节干霄”“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旨在以竹喻人,以节警世。上联以一个“静”字概括修竹与贤者的相同气质,联想到“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哲人风范。下联以连绵的春山喻友谊之长青。全联表现了作者洒脱的气度和高洁的情怀。
4于右任撰题联
送秦一椎(chui),辞汉万户。
不从赤松子,安报黄石公。
1942年秋作者视察西北,曾为张良庙题过一副对联;事过6年,重游张良庙,于1948年2月再题一副对联。
第一副对联,张良在博浪沙用大铁椎狙击秦始皇未中。后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封留侯。上联颂其大勇,敢做大事;下联赞其大德,急流勇退。
第二副对联,“赤松子”古代传说中隐居的仙人。“黄石公”传说是张良之师,授予张良《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