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城东1650米处,残存一座大型寺院遗址,俗名塔儿寺。寺址东西长136.4米,南北宽127.5米,东墙已坍,北、南二垣亦有残缺,墙基宽3米许。残高2.5米至3米。院内散落陶片、瓷片甚多。寺址中心存大佛殿台基,长16米,宽12.6米,高2.4米。台基南部有一座大塔,塔基圆台形,直径约5米。塔高14.5米。大塔以北东西一线排列9座小塔,小塔形制类似大塔,大多倒塌,残高多为2.5米至5米,最高8米。塔体土坯砌成,白灰饰面。从坍倒的小塔中曾发现许多泥梵小塔和泥塑小佛像。本世纪40年代,一名俄国人曾从大塔中盗窃大卷经书和字画,使其流失国外。寺院南垣存墩台两座,大体方形,边长约12米,残高3.5米,两台相距约50米,可能是钟楼和鼓楼的遗迹。据记载,该寺原名阿育王寺。
寺内大塔下曾掘出半截唐碑,一面碑文记载晚唐敦煌归义军首领张议潮归唐授爵、大兴农垦、兴修水利之事,另一面碑文镌刻五代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的生平事迹。断碑的发现更给锁阳城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锁阳城周围数公里内,还分布着南岔大坑古城、转台庄子、马行井城、半个城等几座古城遗址,它们如众星拱月一般,围绕锁阳城罗置,与锁阳城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锁阳城南数十公里范围内,沿榆林河谷和鹰咀山麓,散布着榆林窟、东千佛洞、下洞子、碱泉子和旱峡5处石窟群。锁阳城正南、东南戈壁滩上分布着8000余座汉唐时期的墓葬。这一切都说明锁阳城当年是一处人烟繁华、等级较高的古城遗址。
锁阳城内遍布柽柳灌丛沙堆与白刺灌丛沙堆,沙堆高2米至4米,有些地段沙与城齐。城址东南8公里许,残存古拦水坝址一道,其上源有古河道与昌马河出山口相通,其下游则分为数条古灌渠通至锁阳城周围,每一灌渠又分为若干支渠,纵横交织,密如蛛网。这些渠道虽早已干涸,但遗迹仍十分清晰。这里是一处大面积的古绿洲沙漠化地带,地貌景观以成片的风蚀古耕地为主,废弃的农田、阡陌、堤堰历历在目,过去的繁华与今日的荒芜对比十分鲜明。我曾实地查得,这片古绿洲沿昌马河(疏勒河)洪积冲积扇西部边缘延伸,西起锁阳城以西约10公里的踏实农场,向东北作半弧状伸展,经马行井城、锁阳城、南岔大坑古城、转台庄子、破城、半个城(草城)、旱湖脑城、肖家地古城等,延至腰站井;其长约80公里,宽约5公里至8公里,总面积达500平方公里之多,锁阳城周围仅是其一小部分。这一大片古绿洲自唐代安史之乱以后逐渐荒弃,延及元代中期大部地段已经沙漠化,明代正德以后完全废弃沙化。
除众多的古城址外,锁阳城周围一带古绿洲上还遗留多处古代房屋基址。据李春元先生等调查,较重要的房址有:锁阳城南房址,仅存南墙,残长18米,残宽1.8米,残高2米,土坯杂夹芨芨草砌筑,其余三面墙垣坍平,实为一处较小的城堡,附近暴露素面灰陶片、石磨等遗物。锁阳城一号房址,位于锁阳城北约1公里,残长8米,宽6米,残高0.8米至1.2米,用土坯分层垒筑,地表散见灰陶片、残石磨等物。锁阳城二号房址。位于一号房址东南约0.5公里处,残长亦8米,宽6米,残高1.2米,房内发现麻鞋、锅垫圈、黄羊套、开元通宝钱币等物。锁阳城三号房址,位于锁阳城北约0.7公里处,有房基两座,其中一座残长6.5米,宽4.1米,残高0.6米至0.7米;另外一座较大,长、宽各约10米;皆用土坯砌成,散落碎砖块、白瓷片等物。
锁阳城的风景是独具魅力的。每逢春夏时节,登城眺望,远处祁连冰峰直插云际,白雪皑皑,铺银镶玉,在蔚蓝的天空衬映下,显得分外妖娆。迤逦远去的烽燧、古垒,散落在苍茫的原野上,平添了几多肃穆雄奇。近处那一座座红柳堆,一丛丛芨芨草,一簇簇骆驼刺,点缀在黄色的沙丘间,看起来是那样的富有生机,郁郁葱葱。红柳花、野麻花、羊奶花、锁阳花竞相怒放,喷霞吐艳,如同三月的桃园。好一幅塞上旷原的水墨丹青,足以令人大饱眼福,忘却离家去乡之忧。
锁阳城的得名就是因其地盛产味道甜美的锁阳之故。每当仲春三月,艳丽的锁阳花染得荒原一片彤红,游人无不驻足流连。锁阳很早就已入药,明代名医李时珍《本草补遗》记:“锁阳为肉质寄生植物,状似苁蓉,呈扁圆柱形,色深褐,有鳞片,柔软肥润,断后有粉性。”在《本草衍义》中又云:“锁阳可大补阳气,益精血,兴阳润燥,养筋滑肠。凡阳气虚损、精血衰败者珍为要药。”由于药效奇特,人们把它视作能像千斤锁一样锁住病人的浑身阳气,故而名为锁阳。现代中成药朱丹溪虎潜丸、神龟滋阴丸等即是以锁阳为主炮制而成的。
锁阳为稀有之物,生境条件较为严格,只有在地中海周边、中亚和我国西北少数干旱地区才能生长。安西锁阳城一带土质疏松多沙,光照充足,空气干爽,很适宜锁阳的生长。这里的锁阳个头粗壮,肉质肥厚,品质上乘,药用价值很高。每到隆冬季节,万木凋零,而长在沙土中的锁阳却刚好是最肥硕的时候,益精补气可赛人参,四乡群众皆来这里采挖。当地民谣“三九三,挖锁阳,挖不上锁阳霉半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目前,安西县已开发出锁阳系列饮品,以当地锁阳为原料运用现代工艺,生产出锁阳精、锁阳酒等一代新产品。
今天这一带乡间,还流传着一则有关锁阳的优美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365天老天没有掉过一滴雨,疏勒河也断流了,干得河底朝天,庄稼旱死了,树木枯死了,人们饿得奄奄一息,连树皮草根都啃光了,只有等死。这天,一个尕娃突然发现后山的山坡上长满了锁阳,在干得冒烟连一棵草也没有的坡地上,锁阳却蓬蓬勃勃,青翠的绿叶盖满了山岗,锁阳花如火如荼,映得半边天空像缀满了彩霞。
“快去挖锁阳呀!”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跑的跑,走的走,走不动的爬着也要去,一时间山坡上到处都是人。人们采了一篮又一篮,连采带吃,转眼间满山坡的锁阳都被挖光了。
说来真怪,第二天光秃秃的山坡上又神奇般地长满了锁阳。不仅本村的人来采,就连十里八乡的人们闻讯也都纷纷前来采摘。不一会锁阳又被采光了。第三天山坡上又长满了锁阳,人们又来采摘。就这样,锁阳长了拔,拔了又长,越是灾年它长得越多越好,直到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止,丰收年反而很少见到。这可真是上天赐给的神果!人们想弄个明白,便在采摘后躲在山洞里偷看,结果发现是观音菩萨亲手插下的种子。原来锁阳是仙草,怪不得它既能充饥,又可壮阳治病。此后采摘锁阳的人越来越多了,锁阳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了。
锁阳城究竟是历史上的什么城?它始建于何代,又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废弃的?我曾就此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现已考得,锁阳城始建于西晋元康五年(295年),该年晋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冥安、渊泉、广至等5县,分酒泉郡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县,共8县设立晋昌郡,晋昌郡及其治所冥安县的郡、县城即是锁阳城。到了唐代,又在锁阳城设置瓜州及其治所晋昌县,晚唐五代宋初归义军时,以及西夏、元代仍置瓜州。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将瓜州居民迁往肃州,锁阳城自此废不为州,人去城空,昔日之殷富繁华遂成往事。
降及明代,锁阳城改称苦峪城,一度重新加以修缮利用,成化八年(1472年)移哈密卫于此。到了正德(1506年至1521年)以后,明王室对嘉峪关外进一步采取了弃置政策,不复经理,致使关外诸城反复被吐鲁番、哈密、蒙古等部、族争夺,苦峪城亦随之荒废。此后史书上就见不到有关该城的记载了。至于“锁阳城”一名,大约是清代后期才在民间叫开的。
锁阳城废弃的原因,当地乡间曾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动人传说:当年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派遣太子李治和名将薛仁贵进征西域,一路上所向披靡,无坚不克。可是当进入锁阳城后却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的大军重重包围。唐军虽英勇奋战。拼死突围,但终无成效,只得固守孤城待援。旷日持久,相持不下,将士们弹缺粮尽,只有靠耕种城周围的土地维持生计。老谋深算的苏宝同见不能困死、饿死唐军,便想出一个绝招,用红柳、砂石、牛毛堵塞了流经锁阳城的河流,迫使河水改道,城周围的万顷良田遂变成荒芜之地。唐军无奈,只得节衣缩食,并靠树皮、草根充饥。一日,薛仁贵忽然发现城周围遍地生长的锁阳可食,即命士兵掘而食之,既可解饥,又能压渴,滋味还挺美。就这样唐军靠锁阳为生,一直坚持了12年,直到程咬金带来援军解围,才得以脱险。后因纪念锁阳解救三军将士性命一事,遂将此城命名为锁阳城。
传说固然不足置信,但却可找到一些历史的影子。据《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薛仁贵曾几次率军西征突厥、吐蕃,军中歌颂他“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开耀元年(681年)他还出任过瓜州长史。至于锁阳城的废弃也确实与河流改道、灌溉水源断绝直接相关。
锁阳城的真正荒废及其周围绿洲沙漠化过程的发生,实际上始于元代中期以后。当时这里的居民东迁肃州,城空地荒,任凭风沙剥蚀,植被退化,地表粗化,流沙遂逐渐侵入。明代以降,锁阳城先是作为安置归附的哈密、蒙古部族的处所,后又成了一些部族角逐的场所。自正德以后(16世纪初期),城池残破,绿洲垦区亦不复经理,进一步加剧了其沙漠化过程。到了清代前期,这里才彻底演变成沙漠化土地。清乾隆三年(1738年)所纂《重修肃州新志》描述锁阳城周围景观:“城外北面多红柳黄茆,耕地尚少,西、南二面则平畴千顷,沃野弥望,沟塍遗迹绣错纷然”;其引灌渠道“今俱干涸无水,渠身砂砾,所以此城遂废”。260多年前的衰败景象与今日所见略同。
考之锁阳城绿洲沙漠化的原因,除与元代中期以来这一带政治军事形势的剧烈动荡、游牧部族的角逐争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密切相关外,更主要的还在于清代前期昌马河(疏勒河)流域开发地域的转移之故。《重修肃州新志·靖逆卫》记:“自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相度于达里图筑靖逆城,始堰昌马河口,逼水东流,分为靖逆东、西两渠,溉新垦地,招户民居之。”靖逆卫即今玉门镇。《甘肃通志稿-安西县采访录》所辑“安西、玉门两处互争水案”亦记,当时“靖逆招来屯户于睡佛洞(今昌马石窟)前,高筑巨坝(今昌马大坝),将河水堵向东南,而三、四道田地遂无点滴灌注”。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使昌马河口原来向西分流流向锁阳城一带的古河道断流,昌马河水转而向东浇灌靖逆卫(今玉门镇)一带新开的土地,遂使元代中期以来逐步荒废的锁阳城垦区完全断流干涸,并在当地强劲风力的作用下,很快流沙壅起,最终演变成了风蚀弃耕地与与吹扬灌丛沙堆相间分布的沙漠化土地。可见因人为作用导致的开发地域的转移及其水流状况的变化,乃是锁阳城绿洲沙漠化过程的主因。
研究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过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今天绿洲地区的开发建设以及沙漠化的防治,亦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啊!锁阳城,你是一部古老而苍劲的书,一幅绚丽而多姿的画,一首雄奇而深沉的歌。
1963年2月11日,锁阳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专门设立“锁阳城文物管理站”,精心呵护我们民族这一珍贵的历史瑰宝。
3.南岔大坑古城
南岔大坑古城位于锁阳城东北4.5公里处,西北距安西县城直线距离45公里。
岁月的沧桑把该城摧残得十分残破,墙体起碱发酥,用手即可抠得下来,早已坍成断续土垄状,与周围风蚀弃耕地中的道道风蚀垄槽颇为相似,难以分辨,因而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所知,近年安西县博物馆的同志们经过反复勘察,才得以揭露其“庐山真面目”。1995年8月26日,我与敦煌研究院李正宇先生及安西县博物馆李春元、李宏炜、李旭东同志一行,顶着处暑骄阳,来到该城实地考察,碰巧给我们开车的司机也姓李,于是我们戏称此行为六李察古城。
所见南岔大坑古城基本方形,规模较大,实测其东垣长560米,北垣550米,西垣535米,南垣525米,是迄今所见除敦煌故城和锁阳城之外这一带最大的古城遗址。东垣中部宽约百米许的一段完全缺失,有被洪水冲淹的痕迹,地面淤积一层红胶泥。北垣保存稍好,可断续相连,大体成形,基部坍宽7米至8米,保存最好的一段残高4.5米。西垣坍塌严重,大段缺失,其中部靠南侧有突出墙体外的瓮城残迹,瓮城仅剩一条长12米,高约1.5米的残垄,瓮城外有向西延伸的古道遗迹。南垣几乎全部坍平,仅留下三处高约1米左右的土疙瘩。该城四角设有角墩,东南角墩残高2.4米,东北角墩残高3米许,西北角墩最高,残高4.5米,残宽4米;西南角墩周围墙垣全坍,似一根孤立的土柱,残高4.2米。
城内西北隅隔筑小城一座,小城较大城保存完整,平面基本方形,东西长65米,南北宽60米,墙基宽3.5米,顶宽1米许,残高3米至5米。东垣缺失殆尽,西垣南段缺失,北、南二垣较连贯完整。在整座大城未被发现前,因这座小城残垣显着、突出,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遂将小城叫作南岔大坑古城,实际上它只是城的很小一部分。
整个城内地面低洼平坦,多有洪水侵入而淤积的红胶泥层覆盖。城内地面低于周围原始地表(即风蚀垄槽的垄面)3.5米许,所谓“南岔大坑”,即指此城内之洼地。城内城周暴露较多的汉代灰陶片(有绳纹、水波纹等纹饰)、红陶片、碎砖块(表面铁灰色,叩之如金属声,俗称为汉“铁”砖)等物,我们还在城东墙外约300米处捡到汉代五铢钱币和榆荚半两钱币各一枚。城内西北隅的小隔城内暴露遗物则较为特殊,除汉代灰、红陶片等物外,还见少许元代黑、白瓷片、明代青瓷片等。说明该小隔城在元、明时又被人们利用。
该城东北角墩以外250米处存烽燧一座,残高5米许;西垣中部以西百米许又有残烽燧一座,其基部长宽各约6米,残高约4米。东西两面烽燧由此迤逦连绵,与整个敦煌地区的烽燧系统连成有机的网络。今天我们置身于这里,再也看不到狼粪和薪柴煨起的烽烟,也昕不到战马的嘶鸣,有的只是那历史的冷穆和苍凉,断壁残垣的萧疏景象无不给人以凄楚惆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