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古代史专题述论
160191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1)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手段的教育,在中国古代发达很早。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有独特的内容和方式,有优良的传统和经验。它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素养的提高和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第一节)学校制度

中国古代的学校,按性质可区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按程度可以区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阶段。

一、学校的萌芽

中国最早的学校是官办的学校,它萌芽于原始社会。

经过数十万年漫长的岁月流逝,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长辈很自然地把如何制造石器和运用火种的知识告诉给晚辈,这就渐渐地产生了最初形式的教育活动。史载: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熟食”。这种教育由于没有固定场所和特定对象,教育内容也只是根据一时一地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实为简单的生产或生活教育。

到了氏族公社时期,在教育上,除了进行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外,氏族公社的某些集体意识和风俗道德习惯等思想教育也必然渗透其中。“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神农“教民农作”。但此时还没有正式的教育机构出现。

只有当人类文明和语言文字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劳动产品有了相当的剩余,保证一部分人可以脱离体力劳动成为脑力劳动者,而这部分人又觉得有必要将某些专门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下一代时,才有可能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中国古代文献中舜命契“作司徒,敬敷五教”,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虽不完全可信,但也可能有些历史的影子。中国最早的学校应形成于奴隶社会。

二、西周的官学

据史籍记载,夏、商时已出现了学校。《孟子》曰:“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商朝的学校不仅有文献上的记载,而且得到殷墟甲骨文字的佐证。甲骨文中的“学”字,像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房屋“介”中进行有关筹算知识“爻”的教学活动。

至西周,学制体系初成规模,可以作为奴隶社会学制的代表。

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

设在王都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叫做国学。在王都由天子所设的大学叫做辟雍,规模较大,由成均(南)、上庠(北)、辟雍(居中)、东序(东)、瞽宗(西)五学组成。除辟雍外,其他四学又叫“四门学”(因这四学都在辟雍的四门)。在诸侯国都城,诸侯所设的大学叫做泮宫(因半环以水,故名),仅有一学。国学中还有小学,设在宫廷的南边。

乡学是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乡(12500家)、州(2500家)、党(500家)、闾(25家)设立的,分别为校、序、庠、塾四种。

西周学校的教育对象,基本上都是贵族子弟,称为“国子”。一般太子8岁入小学,15岁人大学,小学7年,大学9年。世子及公卿大夫、元士之子13岁入小学,20人大学。

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等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要学习科目,体现了周代的教育是尚文重武、讲求实用的教育。和后代专教经籍、只重文才不同。大学课程安排,为“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

西周学校有初步的考查制度,有学成授官之说。国学中的大学实行隔年考查制。“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此大学之道也。”经考核合格者,将由天子任官授爵;考核不合格者或不遵教诲者,经教育仍不改过,将被遣送远方,终身不用。

乡学择其优秀者升之司徒叫选士;司徒择选士之优秀者升之大学叫俊士,这些人可以不服徭役,又叫造士;大乐正择造士之优秀者呈报于王,而升司马,叫进士;司马择进士之贤者,量才而授官。

西周学校是教育场所,而国学的辟雍同时又是国王宣政的殿堂,祭祀、朝会、庆赏、选士、养老、郊射,莫不于此;而乡学也是乡间举行乡饮酒礼和议政的公堂。这是古代政治活动和教学过程没有严格分开的表现。由于古代典章文物、礼乐器具都藏在官府,由官员掌握,其学术技艺,也只有官员通晓,所以学校不仅由官府设立,而且教师也是由官员担任,如师氏、保氏等(乡学教师由年老有德者担任)。这种政教一体、官师不分的情况。是西周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表现在教育制度方面,是官学衰微、私学兴起。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当时聚徒讲学的学者很多。孔子是第一个创办私学的大师,他广收各地区、各阶层的学生,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授徒,培养了众多的门人弟子,而门人弟子又多继承师业兴办私学。其他道、墨、法、名、兵、农等各家也都有其学术传授。

私学的创立,在中国教育制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事业,教师从官吏队伍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职业。以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私学和官学始终相辅而并行。

战国时,齐国所办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新官学尝试,它并没有固守三代官学的窠臼,而是主动吸收了当时私学自由办学的某些优点而加以创新,这对后来封建官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四、从秦代的吏师制度到汉代儒学独尊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1.秦代的吏师制度

秦为了统一思想,禁书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种吏师制度一直延续到汉初。

2.以太学为中心的汉代官学

汉武帝的文化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家教育统治了中国学校两千年。

汉代自武帝时兴办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模式和系统。

汉代的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周代已有太学之名。“啼入太学,承师问道。”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建议立太学,隶属于太常。

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都是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皆为今文经学派。长官称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入学资格、年龄以及修业年限都没有严格限制,所以太学生中,有十几岁的青年,也有60岁以上的白发老人。太学的学生除贵族、官宦子弟外,也有由地方选送的,包括少数优秀平民子弟。其中,前者为正式生,有官费供给,地方选送的称“如弟子”,则自理费用。太学初建时,只有学生50名,以后逐渐增加,到东汉后期经常有3万多人。

太学有专门的学宫,并且不断扩建。设内、外讲堂,有教师和学生的宿舍。顺帝时有校舍共1850间,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

太学的教学内容,是儒家的经书,《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论语》、《孝经》(据说为曾子所作)人人必修。太学博士各以专精的一经教授学生。

教学的形式,有大班会讲的形式,有高徒代讲的形式,而主要靠学生自修。要求学生严守“师法”、“家法”。

精通五经中的一经,通过考试,成绩优秀者授予官职。考试方法主要是口试和射策,以射策笔试为主。开始规定每年一考,叫岁试。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之类的小官,高材生可任郎中。东汉改为二年一试,规定分上、中、下三等,不及格者开除,后改为可以补考。东汉末年提倡兼通,通经愈多,授官愈高。

东汉时太学风气有所改变,太学生们甚至还参与政治,公开抨击朝政。早在西汉末年哀帝时,由于外戚专权,阻贤用私,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潮。其时司隶鲍宣因鲠直敢言而被捕入狱,太学生王咸奋起营救,诸生会者千人,上街拦住丞相车子,又伏阙上书皇帝请愿,结果鲍宣得免于死。在东汉后期的政治斗争中,太学生和社会名流结合,形成一股相当重要的政治力量。当时太学生领袖为郭泰、贾彪,他们宣扬:“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

中央官学除太学外,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时设“四姓小侯学”,是专门为外戚樊、郭、阴、马氏(因时非列侯,故曰“小侯”)诸贵族子弟习经设立的学校。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时设立“鸿都门学”(因校址在鸿都门,故名),专习书画辞赋,多取庶族地主子弟,毕业后很快受到重用。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的艺术大学。

汉代仍有辟雍,但只是作为天子讲礼及祭祀先师先圣的场所,不再是大学性质。

汉代地方学校按行政区划普遍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在县、道、邑、侯国称为校,在乡称为庠,在聚(村)称为序。学、校设经师一人,庠、序设《孝经》师一人,掌管地方儒学教育。

汉初郡国官学不受重视。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守文翁率先在益州(成都)开办地方学堂,为开发蜀地培养了不少人才。后来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广。

地方学校都属小学,教材以识字为主,如《急就章》(元帝时史游作,以七言韵语讲述衣着、饮食、农艺、器用乃至飞禽、走兽等应用字汇),此外,《论语》、《孝经》是必读书。

3.汉代的私学

汉代民间私学很盛,学生多者上千。有的相当于大学,叫做“精舍”或“慵庐”;有的相当于小学,叫做“蒙馆”或“书馆”。

教师中有不少是属于古文经学派的着名学者,他们治学严谨,作风朴实,重视考据训诂,后世所谓汉学,即以他们为主要代表。如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汝南袁氏世传《孟氏易》。

4.汉以前的专业教育

中国古代专业教育,长期受经学的影响,有的成为经学的诠释和附庸。

史学教育主要依靠家传,史官除了家传专业性技能以外,还需要培养子弟具有刚正不阿、敢于惩恶扬善的品格。医学教育估计在周代也是家传的,“世医”占大量比例,到战国时期,师徒相授才比较普遍。但许多“贱业”,如建筑、冶炼、制陶等技术,也还是靠家族世代承袭的。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的中衰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学校教育总的趋势是衰落了,但在个别政权个别时期仍有新的发展。

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其以《周礼》“国之贵族子弟国子受教于师”而定名,是士族地主垄断的贵胄学校。校长称之为国子祭酒。从此“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为二,成为后世“国子监”的滥觞。此后,国子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太学只收六品以下子弟。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在国子学、太学之外,又创四门学。

刘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至十六年(439年)时学校分设儒、玄、文、史四馆。

北魏设医学,粱朝设律学,晋武帝时立书博士。以上这些都是我国专科教育的开始。

这一时期,私人讲学、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书圣”王羲之家族子弟多善书,幼子王献之人称“小圣”,次子王凝之也工草书。此外,王氏家族中善书者还有王敦、王导等。而祖冲之一家则都长于天文历算。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就是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

六、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兴盛及制度的完备

1.隋代学校教育的复兴

隋朝短暂,但教育制度开唐朝之先。实行科举制,对后代教育影响很大。

隋文帝时设国子寺,是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开始,长官为“国子祭酒”。国子寺始立于北朝北齐,隶属于太常,“备立官属,依旧置生,讲习经典,岁时考试”,还属学校性质。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为国子监。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大理寺设律学,这些制度均为唐代所沿袭。

2.以专科教育为特色的唐代中央官学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教育事业也极其兴盛发达,尤其是贞观至开元一百多年间,官学数量多,形式多,学生多,制度严密完善。

中央国子监下,设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子孙)、四门学(一部分为七品以上子孙,部分为庶人之俊异者)、书学(收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通书者,算学、律学同)、算学、律学六学。还有不辖于国子监的其他中央学校,如门下省设弘文馆,东宫设崇文馆,皆兼学习和研究。此外,祠部设崇玄学,太医署设医学,太卜署设卜筮学,司天台设天文学、历数学、漏刻学,太仆寺设兽医学,秘书省设校书学,太乐署设习乐班。

中央诸多学校中,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是专习儒经的大学,依学生门第不同,其地位有所区别。弘文馆、崇文馆专收皇亲国戚子弟和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是最高贵的学府。国子学次之,太学又次之,四门学最低。其他都是专科学院,有些则是职业训练的性质。专科学院的普遍设立,是唐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

唐代学校的教师有博士(自正五品至从九品,月俸自二十五贯至二贯)、助教(自从六品至从九品,月俸五贯至一贯)、直讲,专门负责教学。学生入学要送束惰,通常是帛一篚,酒一壶,干肉一案。

各学都有名额规定,最盛的时候,仅中央六学二馆就有学生8000多人。邻近国家如高丽、新罗、日本等都派遣留学生前来就学。

学生一律由官方供给膳食。入学年龄律学为18至25岁,其余均为14至19岁。修业年限律学为6年,算学11年,其余均为9年。学校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有严格的假期规定(有旬假、五月的田假和九月的授衣假)、退学规定和考试制度(考试分旬试、月试、岁试和升补试。三次岁试不及格或不能按期结业者,令其退学)。毕业考试合格者,送尚书省录用,也可以参加省试应科举,愿意继续求学的,四门学可以升人太学,太学升人国子学,程度并没有加深,但提高了地位。

3.唐代的地方官学

唐代地方官学也比前代发达。

京畿一带有京师学,府有府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州(府)一级除儒学外,还有医学的设立。州(府)、县学生通一经者可升入四门学。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国力衰弱,官学也日渐废弛。

七、宋元时期官学的演变

1.宋代官学

宋代国子监是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

下有国子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是中央官学的重点,比较发达。王安石于熙宁兴学,在太学推行“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上舍生上等同于进士,中等可免尚书省试,下等免乡试,不及格者除名),首创学校按成绩分班及升级的制度。王安石还改用他主编的《诗经》、《尚书》、《周官》三经新义教材。四门学于仁宗时设立,不久便废止了。

专科学校设书学、算学、律学,为唐代旧制,画学(徽宗时设)、武学(仁宗时设)为宋代新设。

宋代太学生陈东等亦写下了中国古代学生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宋代的地方官学有州、县两级。“庆历兴学”时,范仲淹奏请办州、军、监学,学生多的还可以办县学。宋代地方教育行政,改隋唐以前皆由地方长官兼管之制,自神宗起设诸路学官(即在州、府设教授。徽宗时曾设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不久废)。

宋代神宗时,朝廷下令实行教师资格考试——“教官试”,“诏诸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试大义五道,取优通者选差”。

宋代教育制度的最大变化是书院兴起,教育的重心移向书院。

2.元代官学

元代中央官学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国子学专习儒经,以四书五经为教材。蒙古国子学以蒙古语进行教学,回回国子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