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历代科技概论(下)
16040800000020

第20章 辽国兴衰中的技术

与北宋相比,公元916年(唐灭亡后的第10年)建立的辽国明显的优势是没有中原和南方地区那样的世族豪强,这有利于新兴的契丹贵族政权的政治统治。在经济方面由于辽地兼有农业和牧业,使辽国能够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由于唐帝国以来对辽东的开发,辽的技术水平是同中原地区相当的。大量的汉族人民保证了中原在技术上的进步能被辽国毫不费力地移植过来。辽的弱点是民族矛盾始终存在,当掌权的贵族集团日益在政治上和心理上蜕化之后,这个政权就比较容易被其他民族推翻。女真族的金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取辽而代之的。

与中原及南方的宋朝地区不同的是,辽国境内不是中国文化的中心,社会的文化环境不同于宋朝。在辽国当官的汉族官员没有多少人热心著书立说,更没有去谈论“理”和“性”之类的学说。辽是一个注重实际生活的国家,惟一重要的文化事业是参照汉字在立国之后创制成契丹文,用于发布命令和撰写历史文献。在冶金、建筑、纺织、工具和武器制造方面,辽却不比中原逊色。虽然火药最先不是由辽国应用到军事上的,指南针也由于海上贸易不发达而在这里不被重视,但辽代在山西建造的应县木塔却作为世界上最高的木结构建筑(67.31米)而屹立至今。在契丹人征服回鹘之后,辽从新疆得到了西瓜。另外,通过辽同中亚的阿拉伯人的陆路接触(辽的西界在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中部),中国的数学中有名的“契丹算法”传入了中亚,并在13世纪初传入欧洲。辽国同中亚在陆路上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辽灭亡时中亚被视为一个新的归宿地。耶律大石(1087~1143)率领的军队在金兵的打击下保护部分人西奔中亚,征服了西域几个小国,击退了塞尔柱土耳其人在那里的势力,于1124年建立了西辽国。这个王国存在了87年,最后并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无疑,这个新国家的存在吸引了一大批契丹人、汉人和河西少数民族的西迁,中国的技术和文化通过这个国家伸入了中亚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