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活创造探源(上)
16040900000031

第31章 茶叶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饮茶的国家。

据史料记载,当初,人们并不是把茶拿来饮用的,而是把茶作为一种中药用来治病。到了西汉时,人们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发现,饮茶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用来清热解渴,消毒解火,提神解乏,是一种很好的饮料。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便开始大量地种植茶树。“茶”字也随之出现,成为这种饮料的专用名词。到了三国时期,饮茶的习惯已经在我国民间形成。魏晋南北朝时,茶被统治阶级用来接待客人,成为了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一种媒介。

唐朝时期,我国饮茶的风俗更为普遍。那时的城市里已经出现了专门卖茶的茶馆,有些贵族家庭中还设有专门的茶库。当时的制茶业已经发展到非常发达的程度。人们饮用的方法,在唐朝以前,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再加上油膏、米粉等调料,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捣碎,然后放进调料煮。这种饮用方法很麻烦,而且还有损茶叶的清香。到了唐贞元九年(793),政府规定开始征收茶税。此时,关于茶的论著作品也随之兴起,如陆羽的《茶经》,便是研究我国古代茶业的一本重要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写茶的专著。因此,陆羽自宋代起,就被人们称为“茶神”。

据史料记载,宋代时期的名茶品种已经有数十种,说明那时我国制茶业的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从元朝开始,我国民间的饮茶方法又有了新的进步,人们直接用晒干的茶叶煮,不加调料,并出现了袋泡茶,饮用起来很方便。

我国是茶的故乡,制茶业在唐朝时期开始传到日本,17世纪时传入欧洲。现在,多数国家语言中“茶”字的发音,即是从汉语“茶”字转变而成,如:英语的“茶”字读音,是我国厦门方言“茶”的发音音译;俄语的“茶”字读音是我国北方方言“茶叶”的发音音译;日语的“茶”字,不仅与汉语发音相同,而且写法也一模一样。现在,茶的饮用在世界上已经很普遍,在所有饮料品种中拥有最为广泛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