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著名建筑揽胜(上)
16041200000015

第15章 万里长城

秦汉时期最有名的其他建筑,就是秦始皇的万里长城了。但是,现在我们在北京八达岭等地所见到的长城,乃是明代时所修的。秦始皇时代造的万里长城,如今只剩下一些城基。然而,当我们一提起长城,立刻想到的还是秦代。

其实长城早在秦以前就有了。公元前776年,周幽王在今陕西省西安附近的骊山顶上,大举烽火于城台,为的是博得爱妃褒姒之一笑,但却终于酿成大祸。他在烽火台上点火,这是个军事信号,表示都城危急,各路诸侯自然有援兵来救。但幽王玩了个骗局,从此以后,就失去了烽火的作用了。这也就说明了长城和烽火台,至少在西周末年就有了。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关于长城的记述就更多了。如楚国在今河南、湖北一带建有国界性的城墙,其他如秦、赵、魏、燕、齐等,都在自己的国界处筑城墙。如张守节说:“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中国,因此决定把这些割据式的城墙拆掉,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花了10年功夫,把燕、赵、秦的北方边界连起来,这就是万里长城了。这座长城的作用,就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如匈奴等)侵犯。秦长城西起甘肃的临洮(今岷县),经今之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直到辽东,总长超过一万里。

秦代建造的万里长城不但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而且也染上了一层民俗性的文化色彩,所以更为人们知晓。这些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孟姜女的故事了,流传千年。古时候称长女为“孟姜”,传说她本姓许,陕西同官人。她的丈夫叫范杞梁,被秦始皇拉去北方建造长城。春去秋来,杳无音讯。孟姜女做了寒衣,千里迢迢,期望能在杞梁徭役期满后双双回家,过夫妻团聚的生活。谁知当她到了目的地,丈夫已被坍塌的长城压死了。她悲痛欲绝,哭了三天三夜,终于悲愤地跳入大海,离开了人世间。如今在渤海湾还有一处礁石,叫“姜坟雁陈”,据说这就是“孟姜女坟”。因为这里时时有大雁萦绕,故名。后来汉代的刘向编写了《列女传》,根据当时的民间故事,描述孟姜女的事迹,又经历代的民间流传,此故事便家喻户晓了。人们怀念这种人间的可贵的情缘,所以在今之山海关附近建有孟姜女庙。据《临榆县志》记载:“贞女祠,在东关外十三里望夫石之巅,祀孟姜女。此祠创始于宋以前。”孟姜女庙在岗上,登108级台阶到达庙前,庙分前后两殿,前殿内塑有孟姜女像,左右童男童女侍之,龛上有匾,上书“万古流芳”四字,两边有楹联:“秦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孟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名贞。”殿门前的楹联很奇特,一直被旅游者传诵:“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后殿为观音殿。殿后有巨石,上刻“望夫石”三字。游山海关之游客,必到此一观。

秦代之后,汉魏等历代均修筑过长城,其中汉代修筑之长城规模最大,并把长城沿河西走廊过玉门关一直造到新疆。但这些长城今天只留下少数断垣残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