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华五千
16051600000019

第19章 屈原是否是《离骚》的作者

《离骚》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这部伟大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屈原强烈的正义感和追求真理的坚强决心,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但有的人却提出疑问,认为屈原不是《离骚》的作者。这是怎么回事呢?

屈原像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学识渊博,善于作诗、写文章。又是楚王同宗亲族,年纪轻轻就任楚国左徒。研究政务、法令,接待各国使臣,才智过人,深受楚王信赖。

战国中后期,七国的争斗更加激烈。强大的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屈原看到腐朽的楚国正向衰落走去,积极主张政治改革,变法图强。他对外主张联合齐、魏、赵共同抗秦。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和陷害,被昏庸的楚怀王降贬为三闾大夫。屈原眼睁睁看着危难中的祖国却无力挽救。纵横家张仪替秦国效力,以“连横”之计个个击破六国“合纵”之盟。张仪看到楚怀王愚蠢贪婪的品性,就用割秦地六百里的谎言诱使楚国上当,断绝齐楚联盟。楚国发现受骗后,攻打秦国惨败,又失去汉中土地。屈原看透了秦国吞没楚国的虎狼之心,屡次力谏楚王,均被拒绝,又遭罢逐。后来,怀王听信张仪谎言,武关会盟,遭受软禁,客死他乡。

楚顷襄王继位后,打击迫害忠直大臣,信任公子兰等阴谋家,竟把屈原流放到汉北。屈原看到老百姓穷困潦倒的生活,想到将要降临他们头上的亡国灾难,想到楚国的宗庙将被秦人夷平,不禁忧心如焚。他空有报国之才,却不得施展,谁能挽救可怜的楚国呀?他把自己的忧思写进了长诗《离骚》中。屈原在痛苦悲伤中,又写下《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占楚国郢都,顷襄王逃到陈城。屈原知道楚国灭亡之日近了,不禁悲痛欲绝。五月初五日,他怀抱大石头,沉人汨罗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这样以死殉国了。

可是,后世人却怀疑《离骚》并非屈原的作品。清末四川人廖平在《楚辞新解》中认为,没有屈原这个人。他翻《楚辞》收录的屈原作品,认为多半是秦博士的仙真人诗。现代又有人认为,《离骚》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的作品。刘安好读书,喜音律,擅文辞。曾受汉武帝命,作《离骚传》。苟悦《汉记》和高诱《淮南子叙》也都肯定淮南王刘安作了《离骚赋》。从内容看,刘安的《离骚赋》,就是今本《楚辞》中的《离骚》。

大多数人坚持认为《离骚》确是屈原所作。首先,史书肯定此事。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屈原赋《离骚》,又在《报任少卿书》中谈起其事;《汉书》的《贾谊传》也肯定了《离骚》的作者是屈原。后世史学屈原祠家又对《离骚赋》进行分析,认定它是对《离骚》加以评价的文章。因为《汉书·淮南王安传》说,刘安“旦受诏,日食时上”。早晨开写,中午就完成数千字的抒情长诗,怎么可能呢?如果对《离骚》进行一些评价,赞美,一上午还是可以完成的。

《离骚》作为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它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而人们对其作者所提出的质疑,也只能等待进一步的考证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