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华五千
16051600000023

第23章 白起坑杀四十万战俘之谜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军事将领。他自秦昭王13年首战韩国新城,三十六年间南征北掠,东伐西杀,拔城七十余座,杀人近百万,成为嗜杀无度的虎狼战将。他在公元293年的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72年攻魏之战斩首十三万,沉河两万;公元前264年陉城之战斩首五万;公元262年长平之战斩首四十五万,围攻鄢城水淹军民数十万……那么,白起为什么要如此凶残,赶尽杀绝呢?

白起效忠的秦国地处西北,长期以来与戎狄等游牧民族相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都很落后,粗暴尚武,逞凶斗狠。秦固执地认为诗书礼乐是乱国之道,一直拒绝中原文明的熏陶。进入战国后,中原各国迅速发展,而秦却仍旧是落后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59,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商鞅变法急功近利,以暴力推行新政。商鞅极力推崇的“奖励军功”规定了二十个等级的爵位,按斩获的首级数量,赏赐爵位、田地、官职、奴隶……近乎野蛮的秦国军士受此重赏蛊惑,滥杀无度,抢夺军功。残暴凶狠的秦师对中原各国挥起了屠刀,秦国攻伐的战场变成了屠场,秦国军成为屠夫,屠夫头领白起成为杀人凶魔。

公元前294年,白起以左庶长之职率军进攻魏,先后攻战了武始、新城。公元前293年,白起以左更之职攻打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拔城九座。公元前292年,白起又以大良造之职攻占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公元前291年,白起又攻下魏国垣城。韩魏在秦国的武力压迫下割地求和,秦国顺利东进,踏上渴慕之久中原土地。白起因连续攻城掠地,斩首众多而荣立军功。六国将士的鲜血染红了他晋升的机会。

公元前279年,秦赵渑池会盟,秦国集中精力攻打楚国。白起率军攻打楚都屏障鄢城。几十万大军久攻鄢城不下,白起命令筑坝蓄水淹没鄢城。鄢城东北角被冲毁,数十万楚国军民被水卷走,尸横遍野,臭不可闻。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作“臭池”,称淹没鄢城的水渠为“白起渠”。公元前278年,白起攻陷楚国郢都,烧毁了楚国王陵——夷陵。楚国被迫迁都于陈。郢都成为秦国的南郡,郐子手白起又被荣升为武安君,因杀人如麻而再建功勋。

公元前264年,白起进攻韩国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公元前263年。白起攻入太行山以南的韩国土地。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城野王,上党郡与韩本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请求归附赵国。赵王贪图韩国土地,将上党并人赵国,秦赵大战一触即发。秦国进攻上党,赵国在长平集结,严阵以待。老将廉颇坚守不出,令秦军毫无办法。秦国施行离间计,诬陷廉颇,诈称最怕赵括。赵孝成王中计,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长平主将。白起利用赵括求胜心切引诱赵军出营,断绝赵军粮道,将赵军分割成两部分,死死包围。赵军困守无援,断炊四十六天,军营混乱,分路突围均被截回。赵括率精兵拼死冲杀,始终无法冲破秦军包围圈。最后赵括中箭身亡,赵军大乱,兵溃如山。四十万大军投降了白起。心狠手辣的白起怕赵国降军叛乱,就以受降为名,将四十万战俘全部坑杀,“血流成川,沸声如雷”,惨绝人寰!

长平之战摧毁了韩赵主要军事力量,秦打开了长驱中原的大门。白起准备一鼓作气灭掉韩赵,但秦丞相范雎惧怕白起再立大功取代他的位置,劝说秦昭王召回白起,允许韩、赵割地献城计和,秦兵退回休整。秦昭王召回白起,韩国割让了垣离,但赵国拒绝献城,并联齐抗秦。秦昭王欲派白起伐赵,白起认为赵国上下同仇敌忾,又取得刘魏等国相助,秦国难于取胜,因此他称病不出。秦王派王陵、王龁、郑安平三次攻赵,均损兵折将。秦昭王迁怒于白起的拒绝出师,削去白起官职,贬为士卒,流放阴密。白起被逼离开咸阳,途中又被勒令自杀,白起悲叹道:“我有何罪,竞落如此下场”,他似有所悟,大声喊道:“我该死!我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我该死呀!”白起至死才觉悟到他杀戮太重,该遭报应。

白起的无情杀戮给中原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也因此而被历史遣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