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华五千
16051600000027

第27章 周口店北京人化石的发现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县,那里有个龙骨山,曾是远古人类的栖息之处。龙骨是一味中药材,大概很早以前就有龙骨出土,所以老乡们给它取了这个名字。

1935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现场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被当时的北洋政府邀请来华,担任农商部的矿政顾问,在中国寻找矿产资源。1918年他听说周口店附近有个叫鸡骨山的地方出土古生物化石,于是前往考察了两天,收获不大,但了解到不少情况。1921年他派奥地利来的古生物学家师坦斯基到周口店发掘龙骨山,找到不少脊椎动物化石。1923年发现了两枚人类化石牙齿。消息公布之后,周口店遂引键国际学界人士的关注。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将它命名为“北京人”。

“北京人”复原像

上述古人类化石的发现,给发掘者极大鼓舞。后经协商,中外科学家于1927年正式由地质调查所在周口店进行发掘,从事工作的有中国古生物学家李捷和瑞典学者布林。工作将近尾声时,发现一枚似人的牙齿化石。步达生研究后定名以中国猿人属北京种。1928年继续进行发掘,由布林、杨钟健、裴文中三人负责。这一年的收获相当不错,共发现不同个体的人牙二十几枚、下颔骨二片、头骨碎片若干,均为猿人化石。

1927—1928年两次发掘使人们认识到这里蕴含的化石十分丰富,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1929年在地质调查所中特设新生代研究室,专门负责这里的发掘与研究。当年的发掘工作由裴文中负责。12月2日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破土而出,使大家异常高兴。因为这是周口店发掘以来最重要的发现。

“北京人”的尖状器

周口店出土头盖骨的消息一公布,在国际学坛引起轰动。因为在此之前虽然在印尼的爪哇岛上发现了“爪哇猿人”的化石,学者们已经指出它所具备的原始性状,但受传统的创世论思想的束缚,也因化石比较破碎,所以争论激烈。它在人类进化中的地位未被广泛接受。周口店出土的北京人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使爪哇人发现后人们提出的对猿人的真实性和科学地位的怀疑得以冰释,从而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这一发现,奠定了猿人在人类进化中的地位,并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0年以后,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继续进行,由裴文中、贾兰坡等人负责。至1937年时,己先后发现了40余个个体的猿人化石。同时,由于周口店是中国猿人的居住遗址,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用火遗迹、打制的石器和各种动物化石,使科学家们第一次对猿人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将人类用火的历史上推到猿人阶段。

由于周口店遗址出土的古人类化石,丰富了人们对直立人的认识,许多关于直立人形态的一般理论就是在中国猿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有人将周口店遗址称为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圣地。可惜的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使周口店遗址的发掘不得不中断。珍贵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在转移中丢失,至今下落不明,成为二十世纪的一大悬案。

事实上,周口店遗址的价值不限于发现北京人化石和大量文化遗存,1930年在周口店山顶部发掘时,又发现了山顶洞旧石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1933年对山顶的这个洞穴作了发掘,发现三个完整的头骨和都分躯干骨,命名为“山顶洞人”。此外,还出土了磨制精细的骨针、穿孔的砾石、穿孔的狐、獾、鹿的犬齿及介壳等遗物。经德国人类学家魏敦瑞研究,确认为“真人”化石;文化遗物经裴文中研究,推断为旧石器时代后期的遗物;对古脊椎动物化石进行分析,也证明是一处更新世后期的堆积。至1937年,考古学家在山顶洞共发现8个个体的古人类化石,并论定它是我国年代最早的埋葬。山顶洞人这一发现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为山顶洞人的头骨特征与西方人种明显差异,却与蒙古人种最为接近,表明它是的蒙古人种的直接的源头。

“北京人”的刮削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科学院设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对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也得到恢复,还设立了工作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又进行了多次科学发掘。70年代末有10多个单位的专家对猿人洞作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突破。

需要强调的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不仅以它丰富的遗存和在古人类与旧石器文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而在中国的考古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心,为中国培养了众多旧石器考古人才,也为后来古人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天,中国不仅是除印尼之外最早发现直立人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几十个地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这三个阶段。学者们在对这些化石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这些古人类化石,从200万年前后的直立人到2万年前后晚期智人,显示出一脉相承的进化脉络。

五十年来,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3个包含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层次作了分析,分为早中晚期。对它们的年代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推定为70—40万、40—30万、30—20万年;继北京人之后,在陕西蓝田的公王岭发现了不晚于80—75万年前的蓝田人化石;在云南元谋发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以后又发现200万年前后的巫山人和更为古老的古猿化石。基于这些发现,我国学者提出了东亚这块土地是人类起源的又一个发祥地的观点,受到学界人士的重视。

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总数超过一百处。通过发掘研究,建立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文化的序列。同时,从文化面貌上既可看出它们之间有承传关系,又可看到南方与北方的旧石器文化存在差异,存在南北两个系统和包括若干地方文化的信息。由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研究,进而扩大至全国各地的调查与研究,引出了一系列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也说明周口店遗址在中国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口店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不仅为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人类起源的研究开创了全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