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16068100000007

第7章 社会和谐构建中的地区和谐状况:以粤东为例

自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切实采取行动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近年来,社会和谐的构建正在各地稳步向前推进。下面以粤东地区为例,分析2005—2007年粤东地区的社会和谐状况。粤东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主要由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和汕尾市四个地级市组成。因此,粤东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是指这四个城市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前述构建的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对粤东地区社会和谐程度监测的结果,表中数据表示相应指标的达标程度。

在26项三级指标中,17项指标呈上升趋势,1项指标呈下降趋势,2项指标呈波动状态,2项指标已经达标,1项指标保持平衡,另有3项指标未录得数据或只录得一年数据。出,2005年以来,粤东地区的和谐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一年比一年和谐。地区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的四个一级指标也都呈总体上升趋势。到2007年底,粤东地区的社会总体和谐度4项一级指标都低于70%,和谐程度并不理想。

具体分析2005—2007年粤东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社会和谐总体程度不断提高,但有1/3的指标实现程度低于50%

在社会和谐包含的12项指标中,有8项指标呈上升趋势,2项指标已经达标,1项指标波动,1项指标保持平衡。有67%的指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地区社会和谐总体程度是不断提高的。达标的2项指标分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净迁移率”。但是,目前不同统计部门对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数字出现“打架”的情况,不少专家学者对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表示怀疑,认为其失真、无实际参考价值。因此,实际上的城镇失业率可能会比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高些。而“人口净迁移率”的实现程度2005年还出现负值,但是2006年即达到100%,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有关部门应该分析其内在原因,避免出现超负荷的人口流动。有1/3的指标实现程度低于50%,这说明到2007年底,地区的社会结构仍不合理,社会秩序不够稳定,社会活力缺乏。

(二)经济和谐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增幅缓慢,与目标值相去甚远

在经济和谐的4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是年年上升的,这说明地区的经济是逐年增长的。但到2007年底,仍有3项指标实现程度低于40%,与目标值的差距很大。这与粤东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是相符合的,不过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地区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所起色。除此之外,“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比重”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粤东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说明粤东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环境日趋和谐,但“人均耕地面积”成为掣肘

在环境和谐的4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是上升的,并且实现程度至2007年底都超过了60%,这充分说明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比较到位。但是在肯定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人均耕地面积指数”的实现程度至2007年底仅仅达到35%。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人均耕地面积的警戒线为0.8亩,而粤东地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0.27亩、0.29亩、0.28亩,这说明目前粤东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国际警戒线,这应该引起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四)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但诚信友爱难以测算

在人际和谐的6项指标中,能够测算的是人口素质的3项指标。这3项指标都呈上升趋势,说明粤东地区的人口素质是不断提高的。而诚信友爱的3项指标都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只有“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在2006年有相关的数据,因而难以进行测算与评价。不过,仅从粤东2006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高达31.3%的情况,以及2007年慈善捐赠占GDP总量0.35%的现状来看,粤东地区社会诚信友爱的程度不容乐观。希望统计部门在今后能够积极统计有关数据,加大诚信友爱的宣传力度,共建和谐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