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白灵菇
16078500000062

第62章 白灵菇菌袋被污染一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排气、温度达不到,受热不均匀;菌种不纯带杂菌;接种时污染;培养料搅拌不均匀;培养菌丝阶段空气湿度大、不通风、温度过高等原因都会造成菌袋污染。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一般在接种后4~6天便可发现。其具体特征是:杂菌不仅在培养料表面发生,更多的是在培养料内的不同位置出现,即白灵菇菌丝尚未延伸到达,杂菌就在培养料的上、中、下各部位捷足先登了。

若由于菌种不纯污染时,杂菌最初不是在培养料上出现,而是在接种块上最先发生。在种源纯正的条件下,若发现杂菌的始发部位在培养料表面的接种区内,这种污染多属于无菌操作不严,接种时将外部的杂菌带入而造成的,接种污染在白灵菇栽培中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是由于接种操作时马虎大意,或缺乏无菌操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所引起的。

在栽培袋制作过程中,培养料配制时掺和不匀或发酵时夹有干料、块料,即使灭菌过程符合常规要求,也会造成灭菌不彻底而引起污染。接种后发菌期间,发菌场所空气湿度大于70%,通风不良,温度过高等都会造成杂菌乘虚而入,迅速蔓延,造成杂菌污染。菌袋出现微孔也会污染,菌袋被老鼠咬破,也是造成杂菌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