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白灵菇
16078500000063

第63章 防止白灵菇菌袋被污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菌种保藏室、接种室、培养室、冷却室应与原料仓库、菇房、配料场保持一定距离,或有良好的防污染隔离障碍物。周围环境应尽量减少污染源,如畜舍禽棚、化粪池、污水坑、垃圾场、废料堆等,并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和定期消毒。生产环境净化程度愈高,控制病虫侵染的措施愈严格,对提高和稳定菌袋的成品率越有利。

培养料配方要合理,使用的原料要求不霉烂变质。培养料发酵好后要及时装袋,间隔时间越长,越易引起杂菌污染,因此,要迅速装袋。

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后,要及时灭菌。生产中常用常压灭菌的方法,当灶内温度达到100℃后,要保持12~16小时灭菌时间,而且中间不能降温。培养料袋子在灶内摆放不能过挤,要留有气道,不能有灭不好菌的死角。

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白灵菇菌种,从母种到栽培种繁殖都应慎之又慎,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认真检查质量,保证菌种的纯度和健壮。

接种室、接种帐、接种工具、接种人员的手臂等都要严格消毒。接种动作要快,达到快解袋、快接种、快扎口。一批未接完,人员不能进出接种室。

发菌场所要提前打扫干净,并消毒杀虫。菌袋放入发菌场所后,空气湿度不能超过70%,温度要控制在25℃左右,经常通风,避免造成高温、高湿和不通风而利于杂菌生长的环境。不使用有微孔的塑料袋,在菌袋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