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白灵菇
16078500000008

第8章 白灵菇对培育基有什么要求?

人工栽培白灵菇,生长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基是“土壤”。这种“土壤”应具有支持功能、营养功能、保水功能、透气功能和合适的酸碱度。

(1)生长基质内的营养。白灵菇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素、氮素、无机盐和生长素。在生产中,主辅料中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要能满足其生长需求。

(2)生长基质的含水量。白灵菇菌丝在培养基中生长需要合适的水分,培养基的含水量在60%~70%时,菌丝生长最快。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基的含水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接种后随着菌丝的生长呼吸加强和外界气温升高,培养基中的含水量都会不断蒸发减少。因此,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不要选用太细的原料,原料颗粒大一些,保持水分的能力强。必要时还要进行补水。

(3)生长基质的透气性。白灵菇菌丝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要进行呼吸,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空气中含氧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随着菌丝生长数量增加,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因此,为了增加氧气含量,培养基内部要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这就要求培养基有一定的透气性。为了保持培养基的透气性,培养基原料的颗粒不宜太细,含水量适中,装袋时培养基松紧度也要合适。

(4)生长基质的酸碱度。据试验,白灵菇菌丝在pH值4~9范围内均可生长,但是最适范围为pH值5.5~6.5。应该注意的是,培养基内的酸碱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培养基灭菌前和灭菌后相比,灭菌后pH值下降;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由于分解物质,产生代谢产物,pH值也会下降。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往往添加石灰,使酸碱度提高一些。

许多农林副产品、下脚料均可用来栽培白灵菇,如棉籽壳、木屑、甘蔗渣、稻草等,这些原料必须新鲜、无霉烂,使用前须经日晒,稻草要切成3~5厘米的短段。这些原料主要供应碳源。为了补充氮源,还需要添加麸皮、玉米或米糠。除此以外,石膏粉、碳酸钙、过磷酸钙和酵母片等可作为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添加剂。培养基的碳氮比大约在(13~20)∶1时均可顺利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