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探·中外节日
16089000000002

第2章 除夕

正式过春节是从除夕这天开始的。“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这天晚上叫“除夕”,或称“大年夜”,或叫“年三十”。这一天人们都要“过年”,吃“年夜饭”。

关于“过年”还有这样一种传说:古时有一个凶恶怪兽,每逢腊月三十晚上,便出来挨家逐户残食人群,人们叫它“年”。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一个村庄去,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劈里啪啦响声,吓得闻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迎头就看见一家门口挂着大红布酒帘子,“年”一吓,掉头又跑了;“年”再闯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只见炭火盆里亮闪闪的火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从此,人们才知道“年”怕响、怕红、怕火。所以,到过年,户户放爆竹,村村燃烟火,巷巷赛锣鼓,家家贴红联,人人穿红衣,这样“年”就不敢来了。还有一种传说是,“年”有谷物成熟的意思,每岁又是一熟,所以“年”又成了“岁”名。《尔雅》中说:“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后来,历代把过年作为一个隆重的节日,目的是为了除魔驱邪、预祝丰年。

除夕,这一天远在祖国各地的人们南来北往,归心似箭,不顾旅途劳累,不怕严寒风雪,兴冲冲地赶回家过年。家家磨刀霍霍杀鸡宰鹅,户户热气腾腾蒸煮佳食,来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这天,大人们变得和蔼宽容得多了,让孩子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过一个快乐的春节。除夕的晚饭历来比平常丰盛得多。一家人围桌而坐开怀畅饮,桌上布满佳肴美酒,欢乐的气氛真是难以言表。这除夕之夜晚餐人们称之为“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