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探·中外节日
16089000000025

第25章 白族的祭鸟节

云南鹤庆县西山区的白族,到了清明和冬至这两天,都要欢庆传统的祭鸟节。

清明前后,黄郁坪的茂林中,千万棵野枇杷树上,坠着琥珀样的花絮;殷红和雪白的杜鹃花,也破蕾怒放。这时,鸟雀都飞来了。有的歌唱,有的跳跃,有的在戏水……而白族人民都穿上节日盛装,带着包谷花、荞籽花、剥了壳的松子仁、橡子果、剁碎的洋芋末。

切细的萝卜丝,现捕的各种昆虫,陆陆续续汇聚到黄郁坪来。此时,由一位远近闻名的老歌手一声召唤,男女老少便汇集到老歌手身后。老歌手从背包中,抓出一把松子撒向天空,接着便唱起西山区特有的民歌“哈植哝”,其他人也边唱边舞,同时把各种食物,合着歌舞的节拍,抛撒在花间树丛,或者草坪上。吃惯了这种食物的鸟雀,竟飞到人群中来争食。直到太阳当空,人们才陆续回去;让百鸟尽情地享受那些美味。

关于祭鸟节的来历有个传说:在古时,黄郁坪村有个白族妇女,生了36个儿女。儿女们长大了,她把12个姑娘嫁给了西山区12个部落的首领。母亲怕出嫁后的姑娘不好好盘田种地,便派身边24个儿子,每隔15天由一人去催促她们做农事。后来,24个儿子变成了24只候鸟。它们仍不忘自己的职责,轮流着飞遍各地,呼唤人们烧荒、翻地、播种、除草、灌水、追肥、收割。人们按照它们的鸣叫作着相应的农事,于是年年获得丰收。

后人便把候鸟出现的不同时间,定为山区的24个节气。由于候鸟对山区人民有功,山区人民也特别爱护鸟雀,不仅不去捕捉它,而且每到清明前后,当百鸟在黄郁坪的林中求偶、繁殖时,人们反而去抛撒食物。

到了冬至时,百鸟南迁,各家各户又炒了包谷花、荞籽花,抛撒在屋前屋后、坡地四周,让过往的鸟雀啄食。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清明和冬至这两天定为祭鸟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