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运用教学策略
16089100000014

第14章 课堂学习模式与策略(1)

课堂学习模式

随着科技时代的高度发展、知识的迅猛激增,人类的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等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如何更有效、更快捷地学习,成为目前教育理论领域的热点之一。课堂学习模式正是基于研究不同学习者、或同一学习者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中如何选择学习策略、调控学习过程、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课堂学习模式概述

所谓课堂学习模式(Modelofclassroomleaning),是指在长期课堂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对学习者的课堂学习活动具有范型意义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习结构。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无论每个学习者是否意识到,其活动都是处在一定的课堂学习模式框架下的。关于课堂学习模式的构建,不同的构建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视角。有的从丰富的课堂学习实践经验出发,进行概括和归纳而得出相应的学习模式;有的则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然后经过多次实验而构建出一定的模式。所以,课堂学习模式既是一种学习经验的系统概括,又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

1.课堂学习模式的构成要素

要建立合理的课堂学习模式,就必须了解课堂学习模式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

(1)结构关系。就课堂学习模式来说,模式的结构关系主要体现在阶段序列上。如果学习者要以某种模式作为学习策略的基础。就必须考虑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不同的阶段序列,这种阶段序列就是模式的核心结构。这种结构指导着学习活动的具体操作,是一种类似于计算机软件的要素。它是学习模式中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和纽带。其与主客体的关系正如计算机软硬件的关系,前者类似于软件,主客体类似于硬件。没有了前者,后者只能是一堆散乱的、不能正常运转、不能发挥功效的零件。无论何种学习活动总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来进行,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具体情况,主客体要素可组成不同的学习操作程序。因此,对学习的阶段序列性而言,其最关键的作用是将主客体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形成学习模式的最佳结构。结构关系所要展现的是学习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和揭示的是学习活动的次序,它能使学习主体较容易认清并依循这种内在的逻辑和次序进行合理的操作,从而使学习活动条理化。因而,结构关系是学习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课堂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学习过程中各变量因素既不能、也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要受到精确控制。所以,模式的结构关系只能是处于基本上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某些课堂学习模式虽然按几个步骤依次递进,但其中某些步骤完全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而压缩、省略或叠合。

(2)社会系统。课堂学习模式的社会系统表现为师生角色、师生关系以及激励的各种规范。一般情况下,用模式结构的强弱来标志社会系统的结构状况。师生角色、师生关系及激励规范等受外部约束越多、受学生控制越少,则表明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中自由控制自身的权力就越小,其主体地位也就越低,即社会系统的结构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社会系统分为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学习模式的主体要素即学习者自身。学习者在学习模式中的主体意义是双重性质的:一方面,从学习信息的传递过程而言,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传输的过程,各种知识信息(包括教育者)是信息源,学习者则是能动的接受终端,他要以主体的身份操纵整个学习过程,能动地完成对学习信息的吸收、转换,此时学习者即管理者主体。另一方面,从学习信息的传输目的而言,学习者又是知识信息的认识主体。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是要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围绕上述目的,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组建起所需要的素质结构。

学习模式的客体要素是指学习主体为获得学习信息而必须借助、依靠和使用的各种手段及条件。它主要包括:第一,教育者集体。教育者是学习信息的提供者,是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他们有权利、责任和义务帮助学习者选择信息。第二,学习手段。这是指传递学习信息的各种工具,不但包括各类学习设备,还包含学习者能借以发现知识的各种直接经验、传递知识和情感的一切交往形式,以及各种语言、文字、图像在内的符号编码信息。第三,环境因素。学习模式总要依托于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基础之上,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教学只能在人的环境中进行。而且教育者考虑好的、预见到的、有明确目的性努力的成效,取决于人类的道德成就,取决于人的世界,取决于社会和国家的思想在这个环境中反映到何等深刻的程度。所以,优化学习环境,对学习模式的高效运行、学习者顺利接收各种信息有着重要作用。

课堂学习模式的“客体要素”实际上可称之为课堂学习模式的操作策略。即学习者运用课堂学习模式的策略性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操作策略有的是学习者必须遵守的,有的则仅为学习者提供参考或导向。它给学习者提供运用模式的必要依据的同时,又为学习者对模式的运用留下了发挥和创造的余地。操作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教师方面。主要指教师在课堂学习模式中的角色、作用及对教师的要求等。这等同于“客体要素”中的“教育者集体”因素。二是学习手段方面。除平时课堂学习所需的学习手段外,还包括运用某种具体模式所需要的特殊学习手段。三是使用范围方面。包括某种具体模式所适用的学科性质或年级层次等,属于“客体要素”中的“环境因素”部分。

(3)反应原则。反应原则要求课堂学习模式必须能引导学习者对教师的教学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它是课堂学习模式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一原则能对具体的课堂学习活动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因而是课堂学习模式的灵魂。课堂学习模式的其他组成部分都在一定程序上受到这一原则的制约。如布鲁纳在其所创立的“概念获得模式”中提倡运用“发现法”时指出,如果学生在认识中一味地依赖教师而不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体”,不能积极主动、敏捷有效地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反应的话,即便采用了“发现法”的操作程序,也不可能真正产生“发现法”的效果。

课堂学习模式的结构关系、社会系统和反应原则等构成要素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课堂学习模式的整体系统。

2.课堂学习模式的特点

(1)系统性。课堂学习模式受课堂环境和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影响,是学习者为控制自身对外来信息的支配、接收、消化、反馈而采取的系统化方法。虽然各种课堂学习模式在指导思想、实施步骤、操作程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每种模式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系统。几乎完全可以把课堂学习模式称为“微型学习论”。因而,应从整体上系统地对各种模式予以认识、分析和把握。

(2)简明性。课堂学习模式是对课堂上学习者学习流程的概括性反映,是对学习流程的提炼和浓缩,并可以用形象的图表形式将抽象、繁缛的学习流程展现出来,使之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和运用。

(3)互补性。任何课堂学习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课堂环境中,很难将其与课堂教学模式之间划分出明确的范围或界限。毋庸置疑,“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而课堂学习模式研究的正是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从这一点来看,课堂学习模式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着其基础子模式的地位。但从“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而教学理论是处方性的和规范性的,所以教学理论是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推衍”这一观点来看,课堂学习模式则是客观存在的,是属于课堂教学模式的上位概念,它虽然受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它左右着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可见,说某些模式一定是教学模式、某些模式一定是学习模式是不恰当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是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有清楚地了解了课堂学习模式,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反过来,各种教学模式的具体指导和制约也会给课堂学习模式的构建作出定性规范,从而丰富课堂学习模式的类型。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互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两者简单地相加。也不能把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截然分开。

(4)层次性。课堂学习模式的多层次性是指课堂学习模式具有多向度的特殊属性。课堂学习模式是对多个学习者学习流程中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同的学习者必定会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的、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该种课堂学习模式达成所定目标。这就规定了课堂学习模式中所包含的学习目标的多向度即多层次性。同时,也反映出了课堂学习模式适应性强的特质,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及具有不同年龄、不同思维特征等状况的学习者,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习者达到相应层次的学习目标。

(5)发展性。学习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地点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必须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课堂学习模式。当今世界,随着信息量的激增、社会发展对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活动正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转向主动的、分类加工的信息处理学习模式,这也是课堂学习模式发展性的体现。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教学技术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出现、电脑的应用、标准教室的扩建等,也推动了课堂学习模式构建的深刻变革。那种企图找到一种“最优学习模式”、一劳永逸地适用于一切学习的想法已成为不现实的了。

3.课堂学习模式运用的基本原则

(1)因人而异原则。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普遍有效的学习模式,也不存在最优化的模式。学习活动涉及态度、基础、能力、身心因素、环境因素诸方面,而每个个体在这些方面是存在着差异的。因而,课堂学习模式应力求有普遍的适应性,不能成为“把所有学生都当作完全相同的人来对待”的工具。实行因人而异的原则,首先就是要切合学习者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知识和能力水平等对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实际的甄选,即根据“学情”来选择课堂学习模式。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思维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学习技能不熟练,就要选取侧重于学习技能培养的课堂学习模式;高年级的学生则不同,他们知识面较广,理解力和思维能力较强,学习技能相对熟练,就要选取侧重于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式。其次,要针对学生本人学习的类型进行课堂学习模式的选择。学生学习的类型大致有四种:①全优型。即双基扎实、学风踏实、学习有法、智力比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上的学习类型。②松散型。即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风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习类型。③认真型。即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跟不上的学习类型。④全劣型。即对学习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的学习类型。对于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选择的课堂学习模式也不应相同:对于第一种学生应侧重于帮助他们进行学习模式的总结及自觉地运用,对第二种学生主要应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学生主要应解决模式选择问题,对第四种学生主要应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模式选择问题。再次,要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选择适当的课堂学习模式。对条件好的学习者应促使他们采用高效、优质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条件较差的学生,则要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前进,创造条件来运用符合自身的学习模式。另外,因人而异的原则的真正实现还需要在选择课堂学习模式时注意到学生当前生理、心理状态的差异。

(2)综合运用原则。在课堂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只采用某种单一的学习模式的情况是很少的,经常是需要综合多种学习模式。其原因在于,每种课堂学习模式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兴趣、爱好等方面是各有侧重和利弊的,而每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要完成的任务是多样的、复杂具体的。另外,学习活动不仅是让学习者在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上有所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兴趣、爱好、感情、意志等)。单一模式的运用,往往只能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对学生起到培养作用,而很难圆满完成学习活动中各项具体任务要求。因此,只有把各种学习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要求学生采用接受学习的模式,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在学习知识的中级阶段,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积极地把输入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图式建构起来;在学习知识的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运用创新性的学习模式,以解决疑难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此良性循环前进,达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综合运用原则要求必须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纵向方面,必须获得教学模式的支持,并从中获取方向性的指导;二是横向方面,各种学习模式之间应在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发挥整体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