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掌握教育科研方法
16090700000004

第4章 教育科研的步骤、性质与特点(2)

从研究的层次划分,中小学教育研究可分为阐释性研究、综述性研究、创造性研究。阐释性研究是指将中小学教育的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和解释。这种叙述和解释具有验证性质,在整个研究类型中层次较低。但是,它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研究形式,有利于教育科学的普及。综述性研究是把分散的不全面的观点综合在一起,以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它是对信息资料进行加工,通过贮存、分析、鉴别、整理,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例如国内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特点研究、国内外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比较研究等。综述性研究的特点是对教育现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既有系统的介绍,又有系统的分析,形成系统的结论。创造性研究是用已知的教育信息,探索、创新,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成果,具有改革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所谓“新颖”,是指不墨守成规,而是除旧布新,前所未有的;“独特”是指不同凡俗、别出心裁,能探索教育的新规律,开辟新的教育领域,扩展教育的新天地,对教育科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从研究的时序划分,中小学教育科研可分为历史研究、现实研究与超前预测研究。历史研究中以总结教育史上的经验,继承优秀教育遗产为主线,批判性地探究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现状研究是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目前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超前预测研究是根据对象的发展规律及现实情况,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从研究的方式划分,中小学教育科研还可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追因研究与调查研究。理论研究是指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思辨的方法,从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分析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的规律。实验研究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教育规律的活动。追因研究是不直接控制自变量而追溯某些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它是从结果求原因。如学生学习态度、父母的文化背景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家庭环境与个性品质的关系等,都需要进行追因研究。调查研究则是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或教育对象的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性的成果。

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1.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也称基本理论研究。理论是一定知识领域里的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的认识。理论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本质性、体系性、效益的长期性和研究的连续性。基础理论研究,是以建立和发展理论体系,系统阐述并检验各种假说、原理、法则为最终目标的。理论的逻辑结构体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基本概念、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和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所谓基本概念,就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出发点和起始点的概念。一般说来,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专业术语。表示该学科对象中的客体及其属性和关系的各种具体定理、推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

基础理论研究,往往是先有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通过研究找出其本质规律予以确立和验证。其成果一般表现为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学说、新理论、新观点。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是认识各种中小学教育现象,探索其本质与规律,阐述其根本原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就是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在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构建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范畴、逻辑结构体系以及素质教育模式。

当今世界科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注重基础研究。教育基础研究的视野已从课堂扩大到整个社会:在向宏观层拓宽的同时,向微观层深化;由定性研究为主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由单学科、单部门的研究向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的形势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研究。

2.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运用关于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工作实际问题的研究。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应用”的是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践效益。这两层意思合起来构成应用研究,两者缺一不可。应用着重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这些实际问题,可以是宏观的、中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应用研究,是对教育原理的尝试性应用,是联结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和桥梁。例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应用认知学派的基础理论研究出教育目标分类方法,建立了一种应用模型。凡是与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联系紧密的专题和学科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的研究,中小学领导管理体制的研究,课程教法的研究,教学技术、手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教育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的研究,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等,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学、学科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研究,都属于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一方面是使基础理论的成果具体化和实用化。另一方面,还应看到,在当代,应用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具体化和实用化,也不仅仅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验证,教育改革实验已逐步成为应用研究的主流。通过教改实验,为国家制定教育方针、政策,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决策提供实践的依据。

应用研究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应用性。它的研究目的和任务是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为教育实践服务。第二,效益性。应用研究能够产生实践效益。这种效益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育效益、社会效益,也可以是经济效益等。效益是衡量一种应用研究取得成果的主要标志,也是应用研究达到推进教育实践的主要指标。所以追求最大效益,是应用研究的主要目标。第三,灵活性。与基础研究比较稳定的特点相比,应用研究则比较灵活。这表现在应用研究的选题灵活,完成一项研究后,可以迅速转移,去探索其他的课题。它也可以因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灵活的变动。

3.开发研究

教育科学的开发研究,是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寻求更明确的具体技术的表现形式为目的,以具有实施价值的规划、对策、方案、方法、程序等为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教育实践。例如上海市表浦县顾冷沅数学教改小组进行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成果的推广研究,就属于开发研究的范围。与应用研究相比,开发研究是探求理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方法和途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在现实教育实践中的可行性、适用性研究。应用研究是探求已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开发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展开知识,是将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只有通过开发研究,才得以真正实现。

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者的关系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然而三者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一方面,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依据和指导。基础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指导教育实践,离开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就会产生盲目性,以至失去方向。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设计、构想,对结果的分析、评估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又是对基础研究的验证和丰富。基础理论研究是否科学,是否是真理,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应用、开发研究,对基础理论加以鉴别、选择。基础理论也正是通过应用、开发研究而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

总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研究对象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经历的中小学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等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又具有教育性、应用性、群众性、迟效性等自身个性的特点。中小学教育科研类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有多种划分,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构成了多元化的教育科研类型结构体系。

三、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

1.宏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