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
16101200000014

第14章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3)

3.观念的转变是儿童观的转变

在分析儿童观的基本理念部分,我们对儿童观的转变作了一些分析。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是缺乏力量,只能接受知识的客体;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需要建构知识、寻求意义。如果对儿童的看法产生了转变,那么,教师就不能再用老一套单向度信息传递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而应关照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个别化、探究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也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

二、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寡,对学生的要求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尽管过去已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种传统教学的稳定性,除了因为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教出发,容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教师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且教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够进入程序化的教学中,甚至还可参照一些现成的教案进行教学,这种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已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肯定是不够他享用终身。如何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未来世界呢?最好的方法,也是根本性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必要知识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这些知识,更重要是从中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计划中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句话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三、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

1.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

新课程的实施将导致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活动的动态过程。此生态模式强调在课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一种互惠沟通的关系。每一个要素如果用一个小岛来表示,四个要素一起则形成了一个既有动力又很坚实的课程领域大岛屿群。

2.新的课程结构

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根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人的素质需求以及儿童的认知方式而提出的,她主要涉及在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中以何种方式和怎样的程度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潮流。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1)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这些差异在我国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她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

(2)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根据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而提出的,即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人。因此,在课程结构中,在考虑课程的持续性的同时,又考虑了课程的均衡性。

3.新的课程环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为了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师需要了解这一新的课程环境。它由教师、内容、学生、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沟通诠释的活动环境。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环境的区别有:

表现方向传统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环境

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学生发展关注的范围单方向发展多方向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反应被动学习有计划的行动

学习活动的内容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的学习教学的背景孤立的人工背景仿真、现实生活背景教学媒体单一媒体多媒体

信息传递单向传递(双向)多项交换

4.新教材的不确定性

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来看,课程所给予教师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存在明显差别。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十分明显,其主要标志有:统一内容、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教参、统一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如出一辙。这种机械的教学活动,是靠内容的精确性作保证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但同时,这种情况也让我们相当一部分老师养成了不深钻教材,不吃透教材,一味依靠教参、教辅资料的惰性。而在新课程中,却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教师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

四、对知识储备的挑战

大部分教师存在知识遗忘,基础薄弱问题,教师的学科素养低,严重地影响他们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教师存在教什么懂什么,不教什么,就不懂什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知晓教材的内容,而与教材相关的内容知之甚少,无关的内容一说就茫然”现象,而新课程计划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又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教师也不会处理的;探究的结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可能是教师也解释不清的。传统的教师只需懂得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就能胜任教育工作的状况在新课程逐步实施的背景下显然已不适应了。教师即使自己有一桶水,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迫使教师要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习、研究、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新课程中,小学以综合课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教学为主,从小学到高中都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综合实践课。这就要求教师去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会合作,学会依赖群体的智慧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发课程资源,等等。其中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更新师生观与质量观,在教学实践中建构互动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感受,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校长、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

五、信息技术的挑战

在众多影响未来教育的因素中,信息技术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介入,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正在发生重组或置换,并按一定的相互关系重构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为其教育教学服务。

简单来说,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特点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在信息的储存、传递和呈现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使教学活动在极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2.高新信息技术可以将优秀教师编排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集中起来,从而优化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信息高速公路能通过对大量信息的选择和编排和教学实录聚集起来,让所有需要的人共享,从而使最佳的教学实践得以推广。

3.多媒体技术使整个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自我操作性。易于使学习者“卷入”信息交换过程,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

4.高新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提点来设计学习过程或方式,使学习方式、进度和过程变得相当的个别化,从而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另外,信息技术将使学习过程更易于监控和评估。

同时,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外部资料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

六、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一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地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计划中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教师要转变角色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而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

一、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形容,即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调知识的灌输,相对而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要,这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这是必须进行改变的。

1.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中的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如下变化: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在工业社会封闭式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由于教师被定位在学校这个“围墙”内,由知识的拥有者和惟一源泉——教师向知识的需求者——学生输出知识的活动,教师就必然承担着把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知识通过输出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的职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单向输出”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考察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21世纪已经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本位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知识的输出者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