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
16101200000015

第15章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4)

高新信息系统在信息的质和量方面的优越性,使之成为教学信息交换过程中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而教师则转为组织和辅导学生去跟信息系统进行交换,使之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去获取知识、求解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还很不成熟,他们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是很有限的。

(2)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也应以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

要相信学生的学。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体现于他的活动之中。我们要培养人的智力与能力就应通过相应的学生主体活动来进行。同样,要训练学生阅读、思维、操作、记忆和想象等诸种能力,甚至是学生的求知欲、意志、兴趣等诸项非智力因素也必须通过学生相应的主体活动来进行训练。因此尽可能地给学生以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探索的态度,引导学生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大胆让学生独立实践、独立思考、自我总结,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具有积极意义。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如果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都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究,其所放出的能量是任何个人所无法比拟的。

在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且会快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作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素材,方法才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特别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使学生成为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的人;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揭示规律、点拨思路和提示方向,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触类旁通的关键点,具备进一步学习探索的能力;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多种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或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有效地学习和探索。

因此,一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和学都会变得生动活泼。对学生的兴趣、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及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群体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我们不禁锢其思维,不包办代替,在教学中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大胆的去想、去做。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实实在在的得以实施。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式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同时,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提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虽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所以说,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他们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发生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此外,学生对“概括一应用”这个基本环节也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对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显然,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4)由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砾;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个学生。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会找到能适合所有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说,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培养。目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以及教学质量的低下,就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关。

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同时,信息社会为每一个教师都提供了进行个性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教育理想的现实可能性。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适应新的个性化教育的转换,变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学生观,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进而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正确使用网络教学系统来实现由教学网络进行的“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网络学习,即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以我为主”的二次学习。

传统的教学强调预设和封闭,教师被要求严格按教案上课,每节课的内容和进程都具体的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室里面,课堂教学就是教案的展开过程,而着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师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的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不能让活人围着死的教材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的特点为:

(1)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际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他(她)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一个好的旁观者是积极的旁观,而不直接参与所观察的事件之中。直接参与就意味着干涉,而积极的旁观者应该遵守“不干涉”原则。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不干涉原则并不是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控制,而是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机盎然。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气氛,使他们乐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是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气氛就形成了。

(3)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存在以下四种主要信息交流方式。

——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施,学生受。

——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相互问答。

——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好,尤其是以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为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强调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综合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主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始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4)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所以说这种传统的师生观一定要发生改变。因为,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学生已经能够从课堂之外,不依赖教师获取知识,课堂之外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递。使学生获取知识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渠道之便利,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已经超过教师。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仍坚持课堂上一言堂的权威阐述,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应由权威者变成学生的朋友。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的角色一旦发生改变,就很容易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和教师都处于愉悦状态。很容易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其他媒体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提倡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问题。

2.教师即促进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变化过程中一个飞跃与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