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
16101200000022

第22章 有效教学(3)

按照上文关于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精神,我们从这里起将具体研究有效教学的实践问题。由于教学实践主体——教师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绝对性和多样性,由于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也由于具体教学情境的随机性和多变性,所以教学实践必然表现为复杂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的任何受意识统摄和支配的社会实践,当其由“观念”形态转化为“感性”形态,即付诸行动成为“行为”时,便成为客观存在;而客观存在的事物,因其内部要素及其矛盾关系,便会存在固有的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不管实际发生的具体生动的教学实践如何复杂多变,只要是“有效的教学”,那么“有些因素必须被考虑,有些条件一定要满足,有些过程肯定会发生。”(巴特勒)因此有效教学实践的首要问题,是透过纷纭复杂、变幻莫测的教学实践现象,找出那些“必须被考虑的因素”、“一定要满足的条件”以阐明那些“肯定会发生的过程”。

按照我们在前面阐述的“学习中心论”的基础理念,教学是“教”学生“学习”,是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和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教学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是旨在帮助人们进行学习的事业”,“教学可以被看成是用来支撑学习内部过程的一组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加涅)这些外部事件要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必须与学习的内部过程“相当精确地保持一致”(同上)。因此,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促进学生形成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有效教学的要素就是与有效学习的八大要素(情境、个性、动机、选择、建构、应用、计划、评价)”相当精确地保持一致”的起促进作用的八大“外部事件”。这八大外部事件,即有效教学的八大要索是:

1.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2.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3.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4.引导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5.促进新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建构新知识意义;6.引发和指导应用练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迁移;7.指导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能力;8.指导评价反馈,提高学生自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下面就有效教学的八个要素做具体阐述:

一、剖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学习的客观情境本身是一个系统,从物质构成上看,包括校园和教室;从性质构成上看,包括物理环境(或自然环境)和精神氛围(或心理氛围)。这些因素无疑都是对学生学习起客观基础作用的外部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的情况如何,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学校和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为学生创设和提供适宜于学习的客观情境和良好氛围,这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起基础保证作用的要素。

1.建设优美宜人且富含教育因素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教室环境以校园和教室为主的学校物质建设,是教学和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也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和教育的学校“隐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园及教室的建设及布置装饰不仅要坚固实用,确保安全,整洁优美,宜于身心,而且要富有文化内涵,突出教育功能。要做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努力使每一个墙壁都会说话”。有人将校园环境的建设视为“第二支教师队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2.加强校风、班风建设,营造宜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的精神氛围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曾反复论述过学生学习的社会性和集体性。正常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交往——师生关系及交往、同学关系及交往,不仅是使学生保持正常和良好学习心态的基础和保证,而且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根本机制,同时也是作为学生无意学习对象的“隐蔽课程”的重要内容。当然校风、班风的建设不是个别领导和教师所能包揽的,需要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和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但是重要的是要使每一位教师既从学校整个教育功能综合发挥的宏观角度,也从与自身教学成效相联系的微观角度认识到校风、班风的建设并不就是学校几个领导和几个班主任的事情:认识到通过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的建设,师生间、同学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使学生在良好的精神氛围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是确保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的基础要素和保证要素。那种动辄将课堂中违犯纪律的学生交给班主任的做法,是典型的“教学即教书”的传统观念所支配的行为,是不懂得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包括妥善处理纪律问题,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对于任何一位任课教师都不应视为分外的事情。

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我们在上一章曾讲过学习的发生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体的认知需要无疑是内在的根源和基础。环境的“刺激”,即影响和教育——对于学生主要是教师以教材为凭借的教学,终究是外在的条件,终究要通过个体而起作用。因此学生个体的因素,即通常所谓的“个性”特征,是制约和影响学生能否正常开展学习,并能否形成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的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教师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并能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

1.了解和掌握学生个性特征的有关背景性情况学生个性特征是学生在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影响下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知、情、意、行等综合的集中的反映和体现,教师应力求全面地整体地把握。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几方面:

(1)整体了解并综合分析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背景,看其个性发展在性质和方向上有无偏差。对于诸如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亲情关系失常的家庭子女等要格外关注,尽最大努力做一些心理矫正工作。为学生创设正常的心理发展环境尽可能多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促进工作。

(2)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给以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和指导。

(3)了解和掌握学生平时信息传媒的接触情况,如是否喜欢读书看报?读什么内容的书报?喜欢视听什么样内容的电视和广播?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背景性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的存储情况,如喜欢哪些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哪些知识等。

(4)了解和掌握学生思维状况,包括思维品质状况,如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严谨性等状况;思维方式状况,形象的想像、联想能力及发展趋向如何,逻辑的判断推理能力及发展趋向如何等。

(5)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方法状况,对各种教学方法诸如讲授、自学、讨论和角色扮演等的参与状况及体验状况。

(6)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性向”,即个性和才能发展倾向,如语词的、数字的、艺术的、体育等的“性向”。

(7)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神经类型及气质特点。是偏于胆汁质的外向好动或多动?还是偏于粘液质或抑郁质的内向胆怯、孤僻?抑或是趋于中性的多血质型的开朗、活泼等。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心理状况及其变化对于有碍于学习的心理发展趋向和苗头,要通过教学,及时加以点拨和纠偏。须知,学生学习的每一环节都需在正常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基础上进行,心理常态的微小偏离都会影响学习的动机、注意及建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动态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是有效的教学不可缺少的要素。

上述对学生个性心理了解和掌握的两个方面是紧密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背景性的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化提供基础,而综台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大量和经常发生的个性心理变化也是全面地整体地把握学生个性背景情况的主要内容和根据。

三、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我们在前面讲过,学习发生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主体的认知需要,然而学习的实际发生则常常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就是说根本缺乏认知内需,学习无法发生;但是没有环境的外在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尚待发展的中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依靠教师去激发和调动。

1.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发自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爱好的内在动机,毫无疑问是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好奇是儿童的天性,由追逐新奇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兴趣动机形成的心理规律。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每门课程及每本教材,无疑都是孩子们面向未知世界的窗口,要为孩子们打开窗户,被外面的精彩世界所吸引,从而产生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欣赏那无比生动多彩的完整“画面”,而诸如传统语文教学那种千篇一律的繁琐的讲解、支离破碎的分析,数学教学那种千题一样的教师独揽包办的演算,常常萎缩了学生的视野,久而久之,令学生对学科教育兴味索然。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出于提高在班集体中的地位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班级是学生现实的社会化环境,希望在班集体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这是正常的需要,为此而产生努力学习的动机,也是应该给以肯定和鼓励的。但是这种动机终究不是发自学习本身的,如果不能与认知内驱力结合起来,必然会随着事实上个体在班集体中地位的变化而波动。所以教师要正面引导,谨慎运用或尽量避免运用学习竞赛和排名次等学习成绩与集体中地位显性挂钩的办法,避免人为地强化学习成绩在班集体社会地位中的作用,将学生间的竞争心理引导到对学习内容的实质性的理解和掌握上,弱化通过学习成绩的优劣以争荣辱的心理。这不仅是维持正常持久的学习动机所需要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至于由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奖励而产生的附属内驱力,更是一种外部动机,对于低年级小学生,适当运用是必要的,也是可以产生激发学习动机效果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动机绝不能长久地依赖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和批评,这不仅不能长久维持,而且长此下去,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和发展。应随着年级的增长,尽量减少贴“小红花”和让家长签字的做法,把学生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上来。

2.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的目的由于人的社会性的客观存在,反映在学习动机和目的上,不能不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两个侧面,当然这两个侧面的具体内容和性质、方向,对于个体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有从模糊到明确,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学习目的的这两个侧面,却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低年级小学生也不会例外,只不过他们对学习目的的理解常常表现为多得几个“小红花”(在班中受表扬)和受父母夸奖而已。事实上,个体从出生起,身体、心理,心理中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品德都是共同成长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最终形成需要一定的阅历、经验,一定的学习和教育,但是其形成过程却是靠从懂事起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空洞的政治说教和灌输,由于脱离中小学生心理实际而常常是无效的;但是从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心理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活泼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有机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永远都是必要的。不是应该不应该向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社会学习目的教育问题,而是怎样进行,怎样进行才有效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从根本上讲,只有在合理整合和融会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学习目的,才是最具持久不变动力的学习动机。伟人周恩来从小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便是最好的证明。

3.循循善诱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通过学习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以至人生的境界,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的根本途径。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并非一定须体现在轰轰烈烈的斗争之中。任何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一道富有挑战性的难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完成和克服,都会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这种克服困难、终获成功的快感,有如登临高峰后“一览众山小”的畅快淋漓,经沉淀积累至情感体验的深层,历久弥鲜,会成为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切忌急躁督责,更不要越俎代庖,一定要循循善诱。耐心点拨,使学生自己克服困难,获得自我成就感。如果每问教师,就给现成答案,久而久之不仅造成依赖,而且最要紧的是会丧失自信心。一旦自信心丧失,则将视学习为畏途,何来动机?

4.教师要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因为并非学习的开始阶段需要动机以启动,整个学习过程都不能离开动力的维持和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节奏,使教学疏密相间,难易交替,快慢相隔,张弛交锫,跌宕起伏,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随时留意洞察学生心理活动及萁变化,用对学生高度的负责、真诚的关怀去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每一微小的进步,细心呵护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妥善地艺术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使课堂始终充满良好的教学氛围。要特别提出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自身必须激情满怀,全身心地进入角色。我们多次讲过,教学是师生之间精神的交流和对话,生命火花的碰撞和交融;教师用心灵,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开启心扉,产生并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我们在上一章论述有效学习的“选择”要素时讲过,学习是从有选择的注意开始的。注意就是学习的心理指向,明确的心理指向是对学习进行选择性感知接收及选择性思维加工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