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16102700000014

第14章 现代马球运动

13世纪时,马球传到印度。英国种植园主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发现了这项运动,并将其带入英格兰。在阿萨姆邦,马球比赛所用的马是当地的曼尼普尔小型马,有些马仅有12手宽(一手之宽相当于四英寸),称作kangjai。在波斯,人们把这种马叫作chaugan(一种槌棒,现在美国马球球棒就是以此命名的),它还有一个藏语名叫pulu,意思是一种根茎,木制马球就是用这种根茎制作的。

很快,马球在英国军队中流行开来。成立于1859年的Silchar成为现代马球的发源地。成立于1859年的Sichar俱乐部也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球俱乐部。现代马球比赛的规则就是依据这个俱乐部当年的规则制定的。最早时选手有九人,随着坐骑逐渐变大,速度也逐渐加快,人数慢慢减为七人,最后变为四人。1876年,印度马球比赛中马的身高不超过13.2手宽,英国是14手宽。二十年后,这个数字增加到14.2手宽。

1919年,高度的限制被取消,现在马的平均身高是15.1手宽。

1869年,皇家骑兵队的一些军官将马球运动介绍到英格兰,惠林汉姆俱乐部成为英国马球中心。

1875年制定了英国第一部马球规则,就在同时,印度马球协会也宣告成立。

1876年,詹姆斯·戈登·本纳特将马球传入美国。

1878年举办了首届马球(军)团内锦标赛,1893年,旨在推动马球用马繁殖的全国小型马协会也宣告成立。这项运动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英联邦各国、美国以及阿根廷,其中阿根廷已成为马球用马最大的培育国和出口国。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美国马球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汤米·希区柯克、塞西尔·史密斯等著名选手。现在美国的马球运动主要在俱乐部进行。马球曾在1908、1920、1924、1936年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英、美、阿根廷、印度、中东等国至今仍喜爱这项运动。

马球被称为贵族运动,马球和马术似乎已成为欧洲绅士的奢华专利,可它究竟“贵”在何处?如果你驾驭的坐骑是世袭纯血马,那价格自然是天文数字,仅是坐骑的那一套装备就价格不菲,当然还有场地、骑士服装等等,都少不了花钱。马球运动的费用比较高是因为马的使用成本很高,国外马球使用的马种都非常昂贵,并且一匹纯种马要训练成合格甚至出色的马球坐骑基本需要四到六年时间,打马球时骑的马要求不能躲闪球杆。再就是场地,目前马球场地有草地、土地、沙地三种,草地球场不但平时要维护,进行比赛时也要进行修整,所以维护成本很高。马球杆基本是藤质的,要求粗细均匀,有韧性,可租可买、费用不算高。而国内马球的消费要比国外的低,因为马种和人工都便宜,中国马种基本在1.5米—1.6米之间,适合打马球,也不贵。

(一)马球的基本规则

由于马球比赛的激烈程度与危险性相对较大,因而其规则大多是出于保护运动员和骑乘马匹的安全考虑。这里我们仅对比赛中比较重要的几项规则做一下简单介绍:

1.运球路线

比赛中,裁判主要依靠运球路线和球员进攻权来进行处罚。运球路线是指球被击后的运行轨迹。

2.球员进攻权

进攻权是指击球后的球员有策马接着在运球路线上追逐再次击球的权利。谁最后击球,谁就拥有进攻权。比赛规定,对方球员不可在进攻球员前横穿运球路线以干预进攻或者将他撞离运球路线。但是,在进攻球员没有被阻挡的前提下,并排侧面阻挡或使用球杆干扰是允许的;角度小于45度的冲撞也不算犯规。冲撞接触点仅仅限于马的臀部和肩部,球员间的故意碰撞则视为违例。

3.球员不可用球杆有意触击另一球员以及他的坐骑。比赛中规定右手持球杆。

4.每匹马最多可在一场比赛中参加两局。

(二)比赛暂停规则

以下情况中,比赛铃声会示意暂停:

1.犯规。

2.人、马摔倒或者受伤。

3.马具设备断开,球员头盔撞落,球滚出边界。但是,球员在比赛中换马、以及球杆折断更换时,比赛继续进行。

(三)马球的参赛球员

马球比赛两队对抗,每队四人,1号和2号为前锋,3号、4号为后卫。一般来说,1号是主要的射门手;2号球员要求击球准确,主要负责组织进攻,传球给1号得分,也可以自己射门得分;3号球员一般比较强壮,在阻止对方传球的同时还要传球给队友,所以必须攻防兼备;4号球员是场上的组织后卫,主要通过用球杆干扰对方球员射门得分。对于经验丰富的球员来说,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战术与策略。当然,在具体比赛中,每个队员的角色必要时要进行替换,以保证准确把握战机,射门得分。

运动员头戴马球帽,腿着皮制护膝,脚蹬棕色皮靴,身穿白色马裤和本队颜色的上衣。比赛以中线争球开始,运动员用球槌击球,每个人在场上不受位置限制。在争球过程中,对方队员必须与领先抢球队员的跑动方向保持一致。如形成角度或迎面而来则判犯规。由于马球运动对抗性强,故规则细而严格。裁判员可根据情况判罚点球。比赛过半或每攻进一球(点球除外)双方交换场地。球进入两球门柱之间即得一分。一场比赛为八小节,每节七分钟。节间休息三分钟,半场间休息五分钟。马球场地长275米,宽183米。两端线有白线和旗子做标志,各设一球门。门柱高3米,用布包裹,以确保安全。两柱间距为7.3米。球槌为木制,柄长1.2米—1.4米,厚1.9厘米。槌头呈雪茄状,长22.8厘米,直径5.1厘米。球为柳木制成。最大直径8.3厘米,重120克—135克。马的身材和年龄不限,但需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特别是脾气温顺,否则易在激烈对抗中受惊、失控而引发事故。比赛设两名裁判员,一名仲裁,一名记录员。重大比赛在两个球门旁增设两名裁判员。

(四)马球运动装备

马鞍:马球的马鞍与综合马术的马鞍有所不同,马球的马鞍比综合马术的马鞍多一条固定带,以加强稳定性。另外,马球马鞍的脚蹬是弯的,让运动员的脚更舒服、灵活。

马腿:马球比赛中,参赛用马的小腿都要用布缠起来。因为在混战中球杆经常会打到马腿,这样做可以减少马受伤的几率。而且正规马球比赛也要求选手的腿要用布缠起来。

马靴:马球靴是专用的高筒皮靴,靴长一般到膝盖,靴子里面有防护板。

头盔:头盔的壳用硬塑料制成,外层包着的是皮革,里部则是柔软的棉织物。头盔配有一个金属质的防护网,这主要是防止球打到脸上造成伤害。球杆:球杆的柄既不是木头的也不是竹子的,而是用藤干制成。杆头也不是一般的木头,是由硬杂木做成锤形。球杆的杆头一般都标有号码,这个号码表示该球杆适合多高的马。马越高,球杆的号码就越大。球杆的顶端是护绳,握杆时要先把大拇指放在护绳里,护绳绕过手背后再握住球杆。

护膝:马球比赛中,球员的腿部与球杆或球碰撞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厚厚的护膝则会让球员免受皮肉之苦。马球护膝是皮质的,要比一般的护膝厚得多。护膝的正面有一个凸出来的圆形小垫,其直径与球的直径大小相仿,也是针对马球运动专门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