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16102700000013

第13章 古代马球的比赛形式

马球运动是我国民族体育百花坛中的一朵奇葩。在内蒙古,每逢“那达慕”盛会,草原上一片喧腾,摔跤、赛马、射箭及各种文艺节目竞相表演。然而压轴的好戏,往往是精彩纷呈的马球赛。参加马球比赛的运动员,全是各部最骁勇、剽悍的骑手。他们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跨上精壮的坐骑,各执一杆长约四尺、头形月牙拐的藤柄球杖,策马扬鞭,你追我赶,争击一枚朱红漆的小圆球。来如云坠,去如疾风,蹄翻尘卷,风驰电掣。惊险处令人屏息凝神,引颈翘望,中彩时满场欢呼雀跃,笑语飞扬,整个“那达慕”盛会都被它推向最热烈的喜庆高潮。

我国古代马球赛有两种场式:一为单球门,先于球场南面立双框置板,板下开一孔为门,门内加网为囊,击球入囊多者为胜,另一种为双球门,南北各设一门,网囊装置同上。当时规则不定,参加比赛的人数亦无严格限制(如唐玄宗时四骑对十骑)。球场很宽广,外插二十四面红旗,“唱筹”(裁判员)主持比赛,进一球者得一筹,增插一面红旗,失一球者拔一旗,插旗多者为胜。也有规定每队十二骑的。1936年以前,马球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规定马球场长300米,宽160米,在两端线中间各设8米宽的球门。双方各有四名队员上场比赛,手持带木拐的丁字形球棒击球,每进一球得一分。每场比赛共分四局,每局八分钟,局间休息三分钟。上半场结束(两局后)休息五分钟,并交换场地。但因不能普及而被取消。我国全运会马球比赛多依国际规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