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16102700000005

第5章 蹴鞠的形式

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蹴鞠比赛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有球门的蹴鞠比赛又可分为双球门的直接竞赛和单球门的间接比赛。双球门的直接竞赛是汉代(前206—220年)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于军事练兵。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有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十二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

在专门的竞赛场地——鞠城,球门两相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单球门间接比赛是唐(618—907年)宋(960—1279年)时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

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开展得也最为广泛,有一人到十人场户等多种形式。白打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