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医学
16129300000005

第5章 中医文化(5)

湿敷降温法清代俞震在《古今医案按》中指出:“热证之极,卒未可解者,汲新井水浸青布互熨之为妙”。

凉水浸渍降温法《古今医案按》记述了葛可久治一士人,得伤寒病,不得汗。葛往视,患者正发狂循河而走。葛就摔其置水中,良久乃出之,裹以重棉,得汗解。这病人因邪入里,内热炽盛而发狂奔走,故葛采用冷水浸渍之法,并配以棉被裹身而得汗出,使气血调和,热随汗退而愈。

此外,我国历代医学家在治疗热病时还采用冷饮降温法,汤药冷饮降温法等物理与药物配合的降温办法。

最古的医疗体操

我国奴隶社会的末期,出现了用来驱除风湿、舒筋活络的“消肿舞”。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

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说的是在尧舜时期,一度洪水泛滥成灾,空气潮湿闷人,使人心情不舒畅,筋骨不舒,两腿肿胀。后来人们通过实践,做一种类似舞蹈的动作,能够使关节得到活动,肿胀得以消除,而且还可以使人觉得心情愉快,这种用于治病的“消肿舞”,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医疗体操了。

“黄帝内经”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亦以中央出也”。我国黄河流域下游一带,河流平缓,常发洪水,使人们常患“痿厥寒热”之病,当时主要是用“导引按跷”的方法来治疗。所谓“按”就是指现在医疗上常用的按摩推拿;而“跷”则是手舞足蹈的动作,是指跳舞的意思。这段古籍记载还说明我国最早的医疗体操--“消肿舞”

产生于中原一带。

长寿食疗歌

生梨饭后能化痰,苹果消食营养高;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有成效;紫前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海带含磺消淤结,香菇存酶肿瘤消;胡椒驱寒又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大蒜抑制肠胃炎,菜花常吃癌症少;鱼虾猪蹄补乳汁,猪牛羊肝明目好;盐醋防毒能消炎,韭菜补肾暖膝腰;花生降醇亦健胃,瓜豆消肿又利尿;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菌猕猴桃;香蕉含钾解胃火,禽蛋益智营养高;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番茄补血驻容颜,健胃补脾吃红枣;白菜利尿排毒素,蘑菇抑制癌细胞;

食疗的渊源

远古时代,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常常误食一些有毒的食物,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但有时偶然吃了某种食物,使中毒症状减轻或治愈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人类逐渐获得了辨别食物与毒物的知识,掌握了食物治疗疾病的性能。

我国周代已有食医的分科。《山海经》中曾记述吃各种禽兽、鱼、鸟、草木,除可令人不饥以外,还能治愈疠、疟、瘘、狂等症。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藏令法时论》中指出:“毒物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意思是说,药物的气味都不免带有偏性,只是在人体阴阳偏盛有病之时,药物才能以偏救偏。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当配合饮食来扶正培本,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药疗与食疗对人体的作用,各有所长,但两者都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到唐代,饮食疗法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食治篇,这是现存最早的食疗的专篇。它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类叙述。其序云:“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孙思邈的学生盂铣,集唐以前食疗之大成,编成了《补养方》,后经孟铣的弟子张鼎增补,改名为《食疗本草》。此书把食疗向前推进了一步。可惜全书早已亡佚,只在敦煌发现所存残卷。就残卷而论,内容精审,材料丰富,对食物的鉴定、药性的甄别,都合乎科学道理。

在食疗专着中,元朝的饮膳太医忽思慧编着的《饮膳正要》,对常见食物医病的原理、性味、功效等,更有精辟的论述。明朝李时珍也很重视食疗,他的《本草纲目》,首列水部,认为:“盖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本草纲目》中收藏了数百种药用的果、谷、菜和动物性食品。

18世纪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的基本营养素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现代食物化学的发展,在食疗方面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食疗歌

谷物菜畜养身宝,四性五味任君调。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大蒜抑制肠炎发,绿豆解暑最为妙。

番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营养高。

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

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悦色令年少。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胡椒驱寒又化温,葱辣姜汤治感冒。

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补脾食红枣。

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

生津安回数乌椒,润肺乌发食核桃。

不妨劝君多食疗,定必少提药包包。

针灸传奇

原始社会,无医无药,人们遇到病痛,偶然以小石片刺压,竟取得意外的效果。这就是最早的砭石、箴(针)石,后来发展为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铁针、银针。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00年,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虢国,只见满城悲戚、举国哀丧,原来是太子突然病故。他赶进宫一看,太子所患的乃是“尸厥症”(类似假死),便急忙针刺三阳五会,不多久,太子就慢慢苏醒过来。

三国时期,曹操患顽固性“头风”,每次发作,抱头痛吟,虽晓谕天下,追尝百药而不能治。后请华佗延医,取针灸治疗。骤获冲功。

宋朝仁宗皇帝病危,百官手足失措,百医无策。一位叫许希的医生“针心下包络之间”,群臣大惊面帝愈。

可是。到了清朝,宣称:针刺、火灸,实非奉君之所宜。并于1822年下令太医院停止针灸和取消对医家的针灸考试。而日本也曾在1868年推行明治维新,主张西化的浪潮下,冷落过针灸。只是针灸在日本国民中扎下根,政府未能完全禁绝。

1900年,法国驻华领事粟理,把针灸介绍给法国人民。后来,他干脆辞掉官职,一心学习和钻研中国针灸,并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和专着,在欧洲有着广泛的影响。

英国人倾向保守,直到20世纪60年代,剑桥大学医学博士菲利克·曼发现针刺的神奇疗效后,才急忙赶到维也纳、巴黎、东京、北京考察、学习和竭力推广针灸。

美国医学界长期轻视针灸,直到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才大开眼界,很快在美国掀起了针灸热,成立了4000多人的“针刺研究会”,开展了多项科研,其中以针灸消除面部皱纹法轰动全美。

针灸的历史

针灸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古代关于针灸起源的说法,往往与“伏羲氏”、“黄帝”相联系。说明针灸学的起源已经很早了。

针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比较普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名医,最着名的是扁鹊。有许多古代文物记录了针灸医术的发展进程。针灸学的发展必然导致针灸工具的改进。在金属针出现以前,针灸是用石或骨做的。目前见到的最早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9根金银针。针灸工具的改进还表现在针型增多和定型上。《黄帝内经》多次提到“九针”,并对其形制和主要用途有详细说明。“九针”分长针、太针、毫针、圆针、锋针等类型。“九针”的名称和形制,后来虽有些变化,但一直被沿用了两千余年。

针灸学发展到汉晋,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一些总结性的针灸着作也出现,其中西晋人皇甫谧撰写的《甲乙经》是一部重要的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针灸着作。该书对针灸治疗及穴位都记载详细而有条理。

唐代开始太医院中设针灸科,有针博士、针助教进行针灸教学。宋代是针灸学大发展时期,不断发现新的穴位。1026年,翰林医官院医官王唯一科学地总结了古代针灸学成就,整理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并铸造了两个人体铜模型,全身有穴孔。按针灸学的传统观点,《黄帝内经》不载的穴位叫“奇穴”,《图经》不载的穴位叫“别穴”,合称“往外奇穴”。铜人穴位是当时的范本,铜人则被用来指导医官院针灸科学生学习和考试。明代铜人有666个针灸点。

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元、明、清三代都整理和编纂了一些针灸学专着。

这无疑对针灸学的总结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推动针灸发展的主要是针灸医疗实践活动。

解放后,发现的新穴位已在100个以上,此外还有耳针、手针穴位等,丰富了针灸医疗的内容。

古代的针灸

针灸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铁针出现以前,针灸主要是用石针来进行的,这种石针被称作针砭或针石。铁针流行以后,针砭仍然流传了一段时间,直到宋代才失传了。

针砭始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针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韩非子·喻老》说:“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淮南子》也记载,“病者寝席,医之用针石”。这里指的针石,就是“砭”。

到了战国末期。铁针出现,但石针仍然被人们用来治疗疾病,经久不衰。

针砭主要是利用按脉络、刺穴位的方法来治病,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治疗中风、小儿麻痹、后天性聋哑等疾病。宋朝时,有个叫李行简的人,他的外甥女偶然得病。有如中风,名医曹居白看后,立即取出石针在其脚踝外二寸许的地方扎一针,此女当时就苏醒过来了。在宋朝的扬州地区,有一个着名的医生名叫张总管,针砭就是他的看家本领。有一次他外出行医,恰巧扬州的一个妇女突然得恶疾。只好叫他的徒弟诊治。谁知该徒只是粗通医术,虽然找到了穴位,但针却被血气所吸不能拔出,后来通过急星马铺找回张总管,取出石针,才挽救了这妇女的性命。

针砭还被用于孕妇难产。史载,唐太宗皇后长孙氏怀孕,到了第十个月该分娩时却数日没能分娩,于是召宫中医博士李洞玄调治,李通过号脉,指出难产原因是胎儿以手执母心,遇到这种情况,其结果只能是留子母不全,母全子必死,唯一的方法是施用针砭。最后根据长孙皇后的意愿,决定留子,于是李洞玄隔腹针砭,石针穿过长孙皇后的腹部直刺胎儿手心,胎儿手痛才撒手。胎儿因此诞生,而长孙氏却死了,这个胎儿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据说:高宗出生后,有人仍然能看到他手上针砭的瘢痕。由此可知针砭使用之效了。

古人炼丹

我国炼丹的历史很早。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了所谓方士(或称术士)为满足统治阶级求长寿、求多金的愿望,搞起炼丹的方术,企图炼出长生不老的“仙药”,炼成人造的金银。司马迁的《史记》里,就提到战国时期燕国方士的姓名和事迹。

秦始皇为了长生,多次派人到处寻求不死之药。汉武帝更是大规模地寻仙求药。因此,炼丹术在秦汉时期有了发展。

东汉末年,新兴的宗教--道教产生了。初期道教是用符咒消灾、药物治痛和诵经纳福来进行活动的。这就使道教和炼丹术发生了联系,使炼丹术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晋朝,炼丹术基本上被道教所垄断,炼丹的方士也就被道士所取代。

炼丹术士(道士)故弄玄虚,或在人烟稀少的深山中,或在外人不得进入的密室里,摆设一些炉、鼎、罐、筛(箩)、坩埚、蒸馏器、研磨器等,并造成一种烟雾缭绕、寂寞神秘、玄妙莫测的环境。他们用汞、硫黄、铅、砒霜、硝石、云母等以及一些植物性的药材,炼制红色的丹丸,称为灵丹妙药。1965年在南京象山东晋王氏墓中,出土了200多粒丹丸,大小如绿豆,据化验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含硫13%,含汞60.9%)。1970年,西安南郊出土的唐代窖藏文物中,发现了炼丹用的金银锅、金银铛、银石榴罐(简单的蒸馏器)等多件,炼丹原料丹砂7500多克,白石英、紫石英2600多克。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炼丹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炼出的丹丸被宣传得神乎其神,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实际上,由于丹丸中有大量的汞、铅等有毒物质,吃了以后非但不能长生不老或成仙,反而会中毒更快地死去。唐朝的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等皇帝。均因服了丹药中毒而死。追求长生不老之药,而适得其反,是历史对这些想入非非的封建帝王辛辣的讽刺。至于幻想用普通的金属炼成黄金、白银,也是办不到的。但是,有些术士却从中摸索到一些冶金原理,冶炼出含锌的貌似黄金的黄铜,及含镍的类似白银的自铜,在当时人们不掌握什么检验手段。又在迷信色彩笼罩之下,这种伪金假银也着实骗了不少人。

在古代,炼丹术也曾引起不少进步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的怀疑和反对。西汉时期,就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诗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批评炼丹术“惑世以害生”。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认为长久吃水银可以成仙的说法是“妄说”。

炼丹求长生是唯心的。但是炼制丹丸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的技术成就,必然对炼丹家有所影响。这就造成炼丹家们在长期炼丹活动中,认识了很多物质的特性,积累了不少药物、冶金、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无论在实验操作技术的发明方面或是无机药物的应用方面都替医药科学的化学实验,做了一些开路的工作。火药的发明,就是来自人们长期的炼丹的实践。炼丹术确是近代化学的先驱。

炼丹家们通过实践,观察到许多物质的化学反应,在一些炼丹的着作中,对于氧化、还原、金属置换、酸碱相互作用等都有很多的记载。例如葛洪成功地总结了“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化学手段,得到了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的物质,真是一项伟大的创造。

我国炼丹家对医药方面的贡献也是十分杰出的。炼制的一些无机药品及对这些药品性能的认识,都走在世界前列,如用水银、猪油合剂配制软膏,比欧洲要早800多年。用水银制剂作利尿药,比欧洲早1200多年。唐代已懂得用水银、锡和银制牙齿填充剂,欧洲人采用这一方法则是1000年以后的事了。

我国炼丹术在唐代传到阿拉伯,12世纪传至欧洲,对近代化学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炼丹术与化学药物

炼丹术是古人为求“长生”而炼制丹药的方术。远在战国时期,一些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奢望能够长生不死,永享人间荣华富贵,派人到处访求长生之方和不老之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这一需要,当时出现了不少专门从事炼丹的方士,他们把不同的矿物合在一起炼成各种丹药。在他们看来,丹药是金石所炼成,人服了丹药之后,就能像金石一样,永不败坏。秦始皇、汉武帝都很迷信丹药,于是,炼丹术就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