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书法
16131000000007

第7章 名人名字与书法(2)

毛泽东最灿烂的长调词作,要数他的《沁园春·雪》。1936年2月,红军组织长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作战,由子长县出发挺进至清涧县高杰村的彭家沟一带,部队在此休整16天。毛主席在这里居住期凿,下过一场大雪,可看到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黄河一经冰封,也不再流水滔滔了。毛泽东因之写下了这首万古不朽的名作。毛泽东1945年去重庆谈判,住红岩村,因为柳亚子索句,毛泽东把这首诗书赠给了他。书赠柳亚子的《沁园春·雪》写在印有“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

字样一张便笺上,毛泽东的这首词,上半阙写了空间,下半阙定了时间,写出了毛泽东诗化的宇宙观,和诗化的中国革命的远大理想。他的手书,浑似碑文,铁划银钩,抒写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信念,一种千锤万凿的力量。毛泽东从容书来,是要在中国的时空中,记下一个永恒,呼唤一个伟大的明天。

毛泽东恣肆任情的手书

1957年5月11日,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竖式。这幅作品是毛泽东的书法精品。精就精在恣肆任情,内心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物点是以情纵笔。这是一幅自己过录自己的词,不可谓之不熟,但却发生了以前过录自作诗词没有的现象:错字、掉字和重句。这是一幅1957年上半年作的词,5月份书写的,但考其笔法,却又不自觉地渗入了1955年以前的笔法。因此,可以想见毛泽东当时的心态是不平静的。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是60开外的人了,虽然是伟大领袖,但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老人。怀旧之情,时游心际,再加上当年春节时,接到了老友李淑一女士的信和她在1933年怀念丈夫柳直荀的《菩萨蛮》词。毛泽东此时的心境是“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并有“有游仙一首为赠”。好一个“感慨系之”!有多少种思绪齐涌心底。虽然是时过景迁,但是,与杨开慧的刻骨铭心的情感,又怎能忘记呢?而这些事确确实实地已经过去了20多年,只能以游仙寄之吧。

“我失骄杨君失柳”,开头第一句刚写了“我失”

两个字,不由自主地写了个“杨”。是的,他失去的,是他夫人杨开慧。但,词的文字排列,应先写“骄”字。如果,在“杨”字上另上“骄”字,似为不恭,不如抹去“杨”字,写“骄杨”。但,心潮未平,第二个“杨”字的“日”中间一画,抖动了两次,真是写“杨”惊心了。

“柳”字写完,稍微一停,镇静下来,一笔写了“杨柳轻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桂花酒”三个字特别大,想见忠魂们,接酒而饮,慨然致谢。“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写到这里,他好像被长袖舞空的场面陶醉了,不自觉地又写了一个“忠魂舞”,而且写得是那样的认真。打上句号后,遐思返回大地,他清醒过来,一看多写了,就抹去“忠魂舞”;再看还写掉了“娥”字,就势加上后,这才接写“忽报人间曾伏虎”,在写“泪飞”后,他把浓烈的情思和沉稳的理性压缩在一起,一笔一顿,一画一念,跌跌宕宕。

陈毅与书法

10月,陈毅回到阔别了36年的家乡——四川乐至县,送给县里一位领导一支自来水毛笔,要他加强学习,锻炼身体。陈毅一生爱好书法,造诣精深。他五六岁读私塾时,每天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写50个大字,200个小字。为了不花费更多的纸墨,就用草纸,用笔蘸着米汤在上面写,不到半个学期,一叠厚厚的草纸全变成了硬纸块了。

陈毅说:“打球、跑步是运动,练气功、打太极拳是运动,写字也是运动。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呢!”随即,他拿起笔坐正身子,摆开书写的架势,继续说:“你们看,写字要做到身直、头正、臂开、脚稳,再用刚柔曲直的笔画,浓淡适宜的墨色,把一个个字写得端庄秀丽,或者飞舞豪放。练字,既要静虑思考,又要四肢配合活动,这不是很好的运动吗?”接着,他列举历代书法家多是长寿的,如唐代的柳公权活了88岁,明朝的文徵明活了90岁,现代上海的书法家苏局仙年近百余岁等等,说明书法确是一项练身健心的运动。

碑刻文字

我国的碑刻历史悠久,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历代的书法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清代中叶以后,更有一批以学碑刻书法艺术为主,以篆书和隶书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于世的书法大家,如伊秉缓、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沈曾植、康有为等人。

我国碑刻上的文字,其字体大多是篆书、隶书和楷书,很少有行书和草书。先秦时期,主要是篆书;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是隶书和楷书;隋唐以后即以楷书为多。以行、草书刻碑不多见。以行书刻碑的,最早只见于唐代李世民写的《温泉铭》。在这之后还有唐李邕的《大晚禅碑》、《麓山寺碑》等。以草书入碑的,目前只发现唐代的《升仙太子碑》,据说这块碑是武则天写的。

为什么我国碑刻上的字体大多是篆书、隶书和楷书,而很少有行书和草书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和碑刻的内容有关。碑刻有庙碑、墓碑、墓志、造像记(造好佛像、人像后立碑记其事由、经过等)和经幢等。另外还包括天然岩壁上的摩崖题刻。碑刻文字的内容,根据清代末年学者叶昌炽在《语石》一书中的考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述德,就是表彰祖先、圣人或帝王将相的功德;二是铭功,即记载祖先或帝王将相的功劳,为其立传颂功。成语“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三是记事,即在宫殿、寺庙、亭台楼阁等建成后,立碑记载其建造的缘由、经过及有关事宜;四是纂言,就是记载官私文书、古今格言、年号更迭或文人的诗词作品等。这些内容中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值得重视。

这些内容都比较严肃,因此适宜于用篆书、隶书和楷书这样一些笔画比较规整的字体来表现。古人很讲究书写内容和所写字体的和谐统一。曹魏时期的大书法家钟繇擅长三种字体:隶、楷和行草。他写碑文时用隶体;写公文时用楷体;给朋友的信札,则用行草写。可见书写内容和字体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是为了镌刻的方便。大约在元代以前,我国碑刻的写和刻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先用朱笔写在石面上,这叫书丹,然后刻字工匠就在字迹上镌刻。刻时工匠一手拿凿刀,另一手拿槌子敲打,稍为不慎或用力过度就容易刻坏。篆、隶、楷书由于笔画规整,比较好刻,也不易刻坏。

所以,以写草字体入碑的不多。

另外还与字体的演变有关。我国的碑刻文字,始于先秦,极盛于两汉和北朝。

先秦时流行的字体是大小篆,碑刻文字当然写的是篆体;两汉时隶书流行,这时的碑刻字体也以隶书为主,还有少量的篆书碑刻。一些书艺成就极高的隶书碑刻,便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如《石门颂》、《张迁碑》,《正瑛碑》、《礼器碑》、《衡方碑》

和《史晨碑》等。魏晋南北朝时期,虽说篆、隶、楷、行草各体具备,但用得较多的是隶书和楷书,特别是公文的书写和在正规场合中,必须用隶书和楷书抄写。行草则多见于私人信札。在碑刻的历史上,也是隶书和楷书的成就为高,尤以北魏的碑刻为最(因当时南朝禁止私人刻碑,故碑刻的数量不多),如《上尊号碑》、《好大王碑》、《受禅表》、(以上为隶书)、《龙门十二品》、《始平公造像》、《张猛龙》、《郑文公碑》和《张玄墓志》(以上为楷书)等,都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唐代是我国楷书的黄金时代,因此楷书入碑的就更多。宋元以后,碑刻渐少,我们就不谈了。

我国的书法魅力

1961年,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在“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说:“书法一向被中外人士公认是一种最善于微妙地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的高级艺术。”沈尹默还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沈先生所说的世人对中国书法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我国的书法正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绚丽的光彩,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我国的书法能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呢?

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由八个基本笔画横、点、竖、折、钩、挑、撇、捺组成的,但其排列组合的方式却远远超过拉丁字母,因而能造出成千上万个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造型单位,每一个造型单位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并讲究结构布局的美。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以及行与行之间,都能按一定的法则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品。加之我国的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许多字可望形生义,更增加了它的形象性,因此在杰出书法家的笔下,书法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出种种奇妙的意境,给欣赏者以广阔的想像天地,表现出“人类高尚的品质和时代的精神”。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无论字数多少,都蕴含着书法家本人的情趣,个性、风度、气质和学识等。如王羲之所书的“我”字、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林则徐的“制怒”、毛泽东豪放潇洒的诗词手迹等,无不表达了作者内心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都是拼音符号。笔划单调,构不成美妙复杂的图案,缺乏丰富的内涵,因此就不能成为书法艺术。

再说,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一般是用兽畜的毛束成的。它柔软而富有弹性(这是西方的硬笔所不具备的),能写出富有力感的美妙的千变万化的点画线条。因此东汉书法家蔡邕说:“笔软则奇怪生焉。”我国历代书法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十分重视运笔的方法(笔法),因为正是有了灵活多变的笔法,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线条来。毛笔,不是在任何人的手下都能写出精妙的书法作品来的。只有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笔法的人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笔法,是写好毛笔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和结字、布局等构成了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由于汉字和毛笔的特点,构成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几千年来,经过我国无数的书法家的努力,不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来,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因而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瑰丽的光彩。

我国碑刻的拓片、拓本绝大多数是白字黑底,而墨迹影印本却是黑字白底。

把碑刻上的文字,用纸拓下来就叫拓片,装订成册的,就叫拓本。我国古代的拓片、拓本,事实上包括了碑和帖两大类。在古代,碑和帖是有区别的,但不管是碑还是帖,其拓片拓本绝大多数是白字黑底。这是为什么呢?

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是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石簋(guǐ,古代食器)断耳,有12个字。战国时代秦国的十只石鼓,在圆形的石头上四面刻字,是一首颂赞功业的叙事诗。到了汉魏南北朝,碑刻大盛,成为我国书法艺术一份珍贵的瑰宝。

古代在碑石上写字和刻字的程序是这样的:先用朱笔写在碑石上,称为书丹,刻工就在字迹上凿刻。刻时左手拿着凿子,右手用小锤凿送,凿刀斜入斜削,把字的笔划凿凹进去,称为字沟。刻好的字因为是凹进去的,称为阴文。拓碑的程序是这样的:将碑石洗刷干净后,用白芨水(有粘性)涂在碑上,将拓纸(一般为宣纸,夹连纸或绵连纸)平帖在碑石上,用排笔沾水刷纸,把纸刷平,纸干后,在纸上着墨,着墨的工具是扑包(又称拍包、拓包、墨包),着好墨,待拓片干后便可取下。由于碑石上的刻字是凹进去的,故拓下来的拓片是白字黑底,如同现在印章的阴文印字一样。古代的拓片,也有黑字白底的,现在看到的,仅有《始平公造像》一种,因这块碑石刻的是阳文,字是凸出来的,故拓片是黑字白底,如同现在印章的阳文印字一样。因为在碑石上刻阳文比刻阴文难度大得多,所以我国的碑大多刻的是阴文,加上刻阴文的字比较不易损坏,故阴文碑刻多,拓片也就白字黑底的多了。

再说帖。帖和碑的不同之处在于:帖是专门为学习和欣赏书法家的作品而刻的,是书写在纸帛上的简札和诗文手卷及其制品。就字体而言,碑的字体大多为篆书、隶书和楷书;而帖的字体以行书、草书和小楷居多。碑和帖的拓片、拓本制作方法也不同:碑上的字是先在石碑上写了字然后再按字迹凿刻的;而帖上的字是将帛上或纸上的墨迹摹下来,然后再复印在石板和木板上刻出的。为了镌刻的方便,刻字也是阴文,故其拓片、拓本也是白字黑底。

墨迹影印的字帖则不同,影印的字帖因为是原件的复制品,与原件一样,故是黑字白底。例如,同样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定武兰亭序》的拓本为白字黑底,而《唐摹兰亭序》却是黑字白底。因为前者是从帖上拓下的拓本,或根据拓本制作的。而后者是依摹本(也是墨迹,是别人依原本摹下来的帖)复制的。摹本是黑字白底,影印本也便是黑字白底了。这便是同为《兰亭序》,却有白字、黑字之别的缘故。这也正说明拓本和影印本的不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东晋时的王羲之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大书法家。他的一生,写下了无数精美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则是他最成功的杰作。这篇作品不仅文章美,字写得更美,是我国书法史上无价之宝。

《兰亭集序》原文28行,一共有324个字。凡相同的字,写法都各有不同。其中有20个“之”字,更是出神入化,没有一个相同的。

这幅作品的产生距今己有1600多年了。在公元353年,即晋穆帝司马聃(dān)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天,王羲之和一些至亲好友在会稽(今绍兴)城南兰渚山中的兰亭相会。

这里青峦叠翠,溪水潺潺,风景十分优美。他们在流水旁放上许多小杌(wù),杌上放着纸墨笔砚及菜肴。王羲之和四十几位亲友坐在溪水边看着家童们先在酒杯里斟上酒,然后轻轻放入水中。

杯子就随着溪流慢慢向前淌去,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饮酒,饮毕还得吟诗,若诗做不出,再罚饮酒。酒助诗兴,当即众人吟成了许多妙诗。事后,王羲之把众人写的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自己再作了篇序文,用鼠须笔写在蚕茧纸上。这就是后来古今闻名的那篇《兰亭集序》墨宝。

《兰亭集序》一问世,立刻引起轰动,人们争相传抄、临摹。王羲之自己也十分喜爱这幅作品,他曾多次重新写过,只是始终不及原书。于是这本《兰亭集序》就由王家世代精心保存、代代相传。

传说过了200年,此宝传给了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智永是南北朝时期的大书法家。他死后,就传至徒弟辨才手里。